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最新章节。
陶朱公后人站在自家店铺的二楼,看着萧条的街道,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他手里握着一盏精致的玉杯,那玉杯的触感温润,杯中琥珀色的酒液微微晃动,如同他此刻得意的心情。
“陛下想跟我们斗,他还嫩着呢!”他轻抿一口酒,酒液滑过喉咙,带来一丝辛辣的感觉,他早已暗中授意商会成员,集体抵制新的商业政策。
没有他们的配合,京城的商业秩序必然瘫痪,到时候,陛下只能乖乖向他们妥协。
消息传到宫中,李豪并未动怒,反而下令,邀请所有商会成员,包括陶朱公后人,参加一场经济发展研讨会。
三日后,金碧辉煌的宣政殿内,阳光透过琉璃瓦洒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线,气氛凝重。
商会成员们聚集一堂,一个个面色忐忑,不知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陶朱公后人坐在最前排,神情倨傲,丝毫不将皇帝放在眼里,他靠在椅背上,椅子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李豪缓缓走上高台,每一步都像是踏在众人的心弦上,发出沉稳的声响。
他环视众人,朗声道:“诸位,今日请各位前来,并非为了问责,而是为了共商大唐的经济发展大计。”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诚恳,那诚恳如同涓涓细流。
“朕知道,新政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但朕可以向各位保证,新的经济政策,最终会惠及所有人,包括在座的各位。”
他开始详细讲解新政的各项措施,并用大量的数据和案例,论证新政的可行性和长远利益。
当他看到陶朱公后人表现出不屑一顾时,他目光一凛,当场揭露陶朱公后人暗中抵制新政的小动作,展示出自己已经有应对这种抵制的方案,让商会成员看到他的深谋远虑。
然后再详细讲解新政。
他分析了市场现状,指出了旧有经济模式的弊端,并描绘了新政带来的繁荣景象。
他的声音在大殿里回荡,如同敲响的洪钟,振聋发聩。
陶朱公后人原本不屑一顾,但听着皇帝的讲解,他的脸色逐渐变得凝重,那原本傲慢的表情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担忧。
李豪所言,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有理有据,切中要害。
他所说的市场数据,甚至比他们自己掌握的还要详细。
商会成员们也开始认真倾听,他们原本对新政充满抵触,但现在,他们开始思考,新政是否真的能带来他们想要的结果。
殿内的气氛变得微妙起来,原本的剑拔弩张,逐渐被一种莫名的期待所取代。
李豪讲完,走到陶朱公后人面前,看着他,缓缓说道:“陶朱公,以其精明的商业头脑而闻名于世。他的后人,难道只会墨守成规,不敢创新吗?”
此时,周围的商会成员们表情各异,有的惊讶得瞪大了眼睛,有的若有所思地微微点头,有的则是带着一丝看好戏的神情。
陶朱公后人脸色一变,他能感觉到自己的脸像被火烤了一样发烫,手中的玉杯微微颤抖,那颤抖越来越剧烈,杯中酒液洒了几滴出来,落在他的锦袍上,如同点点血迹,那酒液在锦袍上慢慢晕开,留下一片深色的痕迹。
他抬起头,看着皇帝,嘴唇动了动,却最终什么也没说。
李豪笑了笑,转身离去,只留下一句话在殿内回荡:“朕,等着诸位的答复。”
宣政殿外,夕阳的余晖洒在汉白玉的阶梯上,镀上一层金色的光晕。
几个衣着华丽的商人,脚步匆匆地走下台阶,他们的衣摆随风飘动,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他们原本是抱着抵触情绪而来,却被李豪的宏伟蓝图和对经济的深刻理解所折服。
“陛下所言,句句在理!我等真是井底之蛙,目光短浅!”一个商人激动地说着,他的声音微微颤抖,仿佛看到了未来财富滚滚而来的景象,那声音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是啊,陛下胸怀天下,我等若是再执迷不悟,岂不是自寻死路?”另一个商人附和道,他的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他意识到,顺应潮流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这几个商人,代表着京城商会中的一部分力量。
他们被皇帝的理念所打动,决定尝试新政策。
消息传到陶朱公后人耳中,他气得脸色铁青,像一块冰冷的铁块,手中的玉杯被捏得咯咯作响,那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刺耳。
“这群墙头草,竟然敢背叛我!”他怒吼一声,将手中的玉杯狠狠地摔在地上,玉杯碎裂的声音,如同他此刻破碎的心情,碎片飞溅,有一片还划伤了他的手指,他却浑然不觉。
他原本以为,掌控了京城的商业命脉,就能逼迫皇帝就范,没想到,李豪竟然如此轻易地分化了他的阵营。
李豪站在御书房的窗前,看着远处逐渐暗沉的天空,那天空像一个无底的黑洞,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然而,就在李豪暗自高兴的时候,一个不速之客来到了京城最大的商业码头。
那是一个雾气弥漫的夜晚,昏暗的灯光在雾气中摇曳,散发着昏黄的光。
码头帮老大,一个身材魁梧,满脸横肉的男子,站在码头边,他能感觉到脚下木板的潮湿和摇晃。
看着空荡荡的货船,那货船在水面上随着波浪轻轻摇晃,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京城乱了,我们的机会来了!”他粗声粗气地说着,声音如同闷雷一般,在码头上回荡,惊起了一群栖息在附近的水鸟,水鸟扑腾着翅膀飞走了。
他从怀里掏出一枚铜钱,那铜钱带着他的体温,用拇指和食指轻轻一弹,铜钱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落入水中,发出清脆的响声,那响声在寂静的码头上传得很远。
“兄弟们,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