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最新章节。
胡惟庸的脑子,都出现了片刻的空白,被朱元璋的反应给整懵了。
最为得意,自认稳操胜券之时,却突然听到这样的消息,就算是他自认心机深沉,谋略惊人,也一样是招架不住。
朱元璋的反应,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
为了除掉刘伯温,自己早就开始借机,不着痕迹的在朱元璋这里上眼药。
第一次与朱元璋说廖永忠大规模贩运私盐,破坏开中法时。
就向朱元璋暗示了,小明王之死,廖永忠确实是听了杨宪的话,才干出来的。
但杨宪也不过是浮于表面的人,真正出这个主意的,是杨宪的老师刘伯温。
而刘伯温出这个主意的原因,是为了让皇帝继承不了宋朝的法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元朝法统。
原因也给暗示了,认下宋朝这个汉人王朝正统的法统,对皇帝,对他们这些跟着皇帝打天下的人,并没有什么影响。
但是对于以刘伯温为代表的,众多曾经在元朝做过官的人来说,影响可就大了去了。
继承宋朝的法统,元朝势必要被打成伪朝。
刘伯温等众多在元朝时考取过功名,做过官的人,身上都有了洗不干净的污点。
相反,要是继承了元朝的法统,承认了元朝的正统,这些往昔的经历,就还是荣耀。
这些自己虽不曾说的太直白,但他相信依照皇帝的聪慧,肯定能将之想明白。
而胡惟庸又知道,小明王瓜步沉舟的事,是朱元璋的一块心病。
杨宪的暗自揣度圣意,以及廖永忠的胡乱行事,不仅断绝了朱元璋让小明王禅位,他体面的继承宋朝法统的打算。
也让朱元璋背负上了杀小明王的罪名。
可谓是黄泥巴掉进了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洗不干净。
哪怕后面皇帝处死杨宪,公布杨宪的这个罪行,并明确说了廖永忠勾连儒生,妄自揣度圣意,害死小明王。
但这根刺,必然还在朱元璋心里深深的扎着。
朱元璋又是一个很多疑,爱记仇的人。
且对刘伯温的态度,一直都显得很别扭。
想重用,又总担心刘伯温和他不是一条心。
自己借助着小明王之死,不断上眼药,朱元璋心里,只怕早就对刘伯温恨死了。
这次又有从廖永忠府上,搜出来的这三封烧毁了一部分的信。
刘伯温必死无疑!
而且,昨晚正旦宴会时,上位也明确的说了,要派遣御医给刘伯温看病。
这等于已将是宣布了刘伯温的死刑。
按照自己对朱元璋的了解,发生了这一连串的事情后,他必会杀刘伯温。
完全不用担心,会将刘伯温召来,就这三封信来询问刘伯温。
自己已经完成了对刘伯温的绝杀。
可谁能想到,最后关头,朱元璋居然来了这么一手!
这如何不让胡惟庸懵逼?!
“上位,诚意伯常年有病在身,今年入冬后,肺疾愈发严重。
听说已经一个多月不出门了。
现在天寒地冻,走上这一遭,怕不是容易遭不住?”
胡惟庸努力压下心中惊涛骇浪。
一心想要刘伯温死的他,破天荒的开始关心起刘伯温的身子了。
这可真不敢让皇帝,将刘伯温给召过来问话啊!
朱元璋将胡惟庸反应收入眼中,不由的暗自笑笑。
狗东西,汗流浃背了吧?
“没事,刘伯温这家伙,整日不是头疼就是屁股痒,年年说有病,时常告病假,年年都能熬过来。
谁知道他是真病,还是假病?”
从朱元璋的话里,胡惟庸听出了皇帝对刘伯温的不信任和有意见。
若是在以往,他必然十分开心。
可现在,他是真一点都开心不起来。
“上位明鉴。”
胡惟庸除了说这话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肯定不能再劝说皇帝,不让刘伯温来了。
这样的话,只会让事情更糟糕,让皇帝对自己起疑心。
这就更加的得不偿失了。
朱元璋低头接着看书信,脑海当中,关于胡惟庸的诸多消息不断浮现。
若不是重活一世,他还真想不到,眼前这个看起来能力很强,对自己很忠心的人,居然在今后有那样大的胆子,敢造自己的反!
自己因此,让蚊子咬死了胡惟庸,废除掉丞相制度,以及中书省。
前后两次胡惟庸案,处理掉了那样多的人。
第二次胡惟庸案,虽没有在现代时看到的记载,直接牵连斩杀几万人那般夸张。
但因此而被诛杀人,也是真不少,高官显贵特别多……
胡惟庸显然并不知道,朱元璋在想着什么,此时的他还在想着,接下来该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来把事情给弄圆满了。
不让刘伯温活的同时,还能让上位继续恩宠信任自己……
……
“父亲,这……这陛下是何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