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戊鼎丹途》最新章节。
话说陆易自从离开山门后,一路晓行夜宿、骑马逶迤而行,并不急于赶路。
他虽不急于赶路,但二十多天过去,也走了三千多里的路程,且饱览了沿途风景。
陆易的家在赵国常宁府、太平镇,这一日便来到了常宁府的地面之上。
虽然离家还有三四百里的路程,但陆易已然生出一种“近乡情怯”之感。
这个近乡情怯的“怯”字用的极妙,就是那种既有点激动,又有点惴惴的感觉。
来到常宁府后,先不能直接回家,依照常例,先要去拜见一下驻扎在此的师伯。
宗门在常宁府是有办事人员的,不过不在府衙或者县衙之内,而是在山上。
此处山上有一座平安观,里面驻守的就是宗门办事人员,乃是筑基修士和他的弟子。
所谓常例,就是说并非宗门制定的规矩,但出于人情世故,已经形成了的规矩。
陆易虽不喜这些繁文缛节,但当初能够加入宗门,也是受了平安观的遴选。
何况大家都这么做,他也没必要另类,所以回来后打马先去平安观。
很快来到平安观内,递了拜帖进去,拜帖上写明了自己的一应信息、回来的缘由,同时递进去的还有身份牌。
此处平安观里坐镇的是宗门一位姓马的师伯,很快马师伯的弟子拿着条子出来了。
这马师伯的弟子已有三十多岁,却只有练气三层的修为,不过对陆易倒是挺客气。
这人请陆易到知客堂坐了,重新换了热茶,然后才笑着说道:
“家师正在坐关,不便见客。
说师兄一路鞍马劳顿,就无需给他行礼了,早些回家歇着即可。
又叮嘱师兄在家的日子里勿忘修行、切莫生事,待事情办好,早日回转山门……”
一应云云,陆易都起身仔细听了,待听完后这才恭敬回道:
“弟子陆易定然谨遵师伯叮嘱,不敢妄为生事,惹师伯劳心。”
之后陆易也不多坐,便即请辞。
此番过来虽然没能见到马姓师伯,倒也免去了许多麻烦,却也省事儿。
这便直奔家中,剩下几百里路,陆易两匹马轮番换乘,不消两日,已至家中。
他家在太平镇上倒也算小有家产,不但在正街主道上有铺面,还有三所相连的院落。
当然太平镇只是个小镇子,这边的房产也不值什么钱,凑合遮风挡雨而已。
还不等来到,陆易已经看到写有太平镇的牌楼之下,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在瞭望。
等陆易走近了,早已看清那人正是自家老仆名为“福伯”的。
这福伯本是他本家大伯的儿时玩伴,论年龄比陆易的父亲都大。
当初陆易大伯再创业之时,就是因为有福伯相伴,每每才得平安。
那时他大伯时常需要出门去四邻八乡给人看诊,河下山上说不准都去哪里。
而山间偶尔会有野兽出没,福伯因自小练过些许拳脚,便持棍棒相随。
后来陆家再度兴盛,福伯就成了长随。
虽说是长随,但陆家这些小辈也不敢轻视,需要以家中长辈看待。
这边陆易打马走近,尚未开口,福伯已经手搭凉棚、当先开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