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凌烟志

第103章 唐朝朝廷借力吐谷浑压制李轨凉国势力(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凌烟志》最新章节。

武德二年(619年)闰二月中旬,李渊在御书房召见心腹大臣议事。"李轨盘踞凉州,实为心腹大患。"

李渊指着舆图,"不如借吐谷浑之力……"

裴寂会意:"陛下英明,慕容顺正是最佳筹码。"

前面章节我们讲过,两个月为前,唐朝朝廷派遣张俟德前往凉州册封李轨为王,李轨在张俟德未到达之前,便召集他的群臣在其王府中商议此事。

李轨说道:“唐天子是我的李氏族兄,如今已经在长安京城正式登基。一个姓氏不能自相争夺天下,我想去掉帝号,接受他的封爵,诸位认为可行吗?”

在隋末群雄割据的背景下,李轨于河西地区称帝,建立凉国。然而,面对唐朝的崛起,李轨政权内部因人心不齐,利益矛盾重重。进入619年之后,李轨已感觉道自己在统领一个国家中力不从心,在综合各方考量,他还是愿意去掉帝号,接受唐朝封爵的。

此外,他表态归降唐朝的背后,还有着有着深刻的政治、军事和现实考量。

在实力对比上,李轨虽在河西地区称帝,但其势力范围有限,实力远不及唐朝。唐朝在李渊父子的领导下,已在关中地区稳固根基,并展现出强大的军事和政治能力。李轨深知自己难以与唐朝抗衡,因此选择归顺,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于是,李轨便找了一个与李渊同属李氏家族的理由,提出“一个姓氏不能自相争夺天下”的观点,试图争取凉国众臣支持,归顺唐朝不仅可以避免战争,还能保全自身利益,同时维护家族的团结。这一选择既符合道义,也有助于减少内耗。与其顽抗到底,不如主动归顺,以换取唐朝的认可和封爵。这样,他不仅能在名义上保住地位,还能继续在河西地区拥有一定的权力和影响力。这种政治上的妥协,既是对现实的承认,也是对自身利益的保护。

结合当时李轨的内部统治并不稳固,其政权内部存在反对势力,外部又面临唐朝和其他割据势力的威胁。归顺唐朝成为他应对内外压力的现实选择,,他希望通过归顺能够稳定内部局势,同时借助唐朝的力量抵御外部威胁。

尽管李轨表达了归顺的意愿,但这一计划并未成功实施。其政权内部的反对势力强烈抵制归顺,而唐朝对李轨的诚意也存有疑虑。

在李轨建立的凉国政权中,吏部尚书曹珍是核心成员之一,深受李轨信任。他不仅在政治上扮演重要角色,还在军事和决策方面发挥了作用。

曹珍听了凉王的表态,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说道:“隋朝失去了天下,现在天下人都起来争夺它,称王称帝的,岂止一个人!唐朝占据关中,凉国占据河右,本来互不干扰。况且您已经做了天子,为什么又要自我贬黜!如果一定要以小事大,那就请按照萧瑀侍奉魏国的事情为例。”

隋末唐初,天下纷争。割据凉州的李轨面临唐朝压力,其谋士曹珍以萧瑀侍奉西魏之事劝其勿降,这一历史典故的运用蕴含深刻的政治智慧。

从历史背景对比来看,萧瑀身为梁朝宗室,国破后入魏;李轨割据一方,面临唐朝压力,二者处境相似。当年西魏、北周与南朝对峙,正如唐朝与各割据势力并存,政治格局如出一辙。

曹珍以萧瑀为例,意在说明三方面的问题。其一,萧瑀虽仕魏,仍保持梁室尊严,暗示李轨应维持凉州独立;其二,萧瑀在魏国积蓄力量,建议李轨静观其变;其三,萧瑀以华夏正统自居,强调凉州的文化独立性。

从实力对比看,凉州兵精粮足,可效仿萧瑀周旋;地理位置上,凉州相对长安地处偏远,易守难攻;民心方面,凉州百姓支持李轨,投降恐失民心。这些现实条件为李轨保持独立提供了可能。

而且萧瑀在魏国保持影响力,最终促成隋朝统一,这一经验值得借鉴。曹珍以此警示李轨,过早投降恐失主动权,保持独立可待价而沽。

最终,李轨听从了曹珍的建议,派遣他的尚书左丞邓晓前往长安城入朝觐见唐朝皇帝,临行前,李轨叮嘱道:"你此去长安,务必探明李渊真实意图。"

邓晓领命,于武德二年(619年)五月携西域宝马、美玉等贡品启程,使团百余人经秦州(今天水)、凤翔等地,避开薛举控制区。七月,邓晓抵达长安。

七月十五日,长安城太极殿朝会之上,鸿胪寺卿郑元璹向皇帝李渊汇报了李轨派遣使臣前来觐见一事。

唐初,负责接见其他割据势力使臣的主要部门是鸿胪寺,主管官员鸿胪寺卿为正三品,总领事务少卿为从四品上,协助处理相关事务。下属机构典客署负责接待事务,司仪署掌管礼仪

武德二年由郑元璹担任鸿胪寺卿,他在接待外交使臣时,重要使臣由宰相陪同接见。日常事务由少卿处理。首先便是查验使臣身份文书,安排馆驿住宿。使臣先至鸿胪寺报到,由典客署官员引导入宫。

程序走完之后,在朝廷朝会上,皇帝接见使臣,使臣献上国书、贡品等,之后,皇帝一般会赐宴、赏赐使臣。后续会安排使臣参观长安名胜,进行贸易洽谈。

但是,使臣要绝对听从唐朝朝廷采取的安全措施,使臣出入有禁军护送,还要限制活动范围。礼仪要求也非常严格,必须着正式朝服,严格遵守朝会礼仪。在两国文书管理上,国书需经中书省审核,副本存档鸿胪寺。

皇帝李渊听闻小老弟李轨派来使臣,非常高兴,批准第二日在朝会上接见邓晓。

七月十六日,太极殿上,邓晓跪伏在地,双手高举漆盘,盘中盛着李轨亲笔书信,殿中群臣屏息凝神,大殿内静的连心跳声好像都能听到。黄门侍郎陈叔达上前双手拿取书信,转身沿殿中御道双手捧持,保持书信高于胸口,快步至御前交给内侍监(朝堂上的太监),内侍监接到书信后,双手举托书信,毕恭毕敬的呈献给端坐在龙椅之上的皇帝李渊。

李渊展开信笺,只见上面写道:"皇从弟大凉皇帝臣李轨,谨拜表于大唐皇帝陛下:

“自隋失其鹿(鹿意指“天下”),天下鼎沸。轨承凉州父老推戴,不得已而称尊号,实为保境安民之计。今闻陛下已正大位,不胜欣忭。然凉州僻处西陲,与关中相隔千里,本不相扰。轨虽不才,亦知'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之义。愿与陛下永结盟好,共保太平。

至于官爵之授,轨窃以为凉州百姓,皆隋之遗民;轨之帝号,亦隋之旧制。若遽改之,恐失民心。伏惟陛下明鉴。

谨遣尚书左丞邓晓,奉上西域良马十匹,美玉二十方,聊表寸心。伏愿陛下龙体康泰,国祚永昌。大凉皇帝臣李轨顿首再拜"

李渊读罢,脸色骤变。他猛地将信笺掷于地上,怒喝道:"好个李轨!既称臣,又妄自称皇帝,这是何意?!"

裴寂赶忙上前拾起书信,细看后进言道:"陛下,李轨此举,分明是阳奉阴违。既想与大唐修好,又不愿放弃帝号,实乃首鼠两端。"

萧瑀也道:"李轨以'皇从弟'自居,却又自称'大凉皇帝',这是要与我大唐平起平坐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七零,她带着空间下乡致富了
穿七零,她带着空间下乡致富了
江篱在精神病院待了十年,总算混出了名头,准备去找为了吃绝户设计把她送进精神病院的大伯一家子算账,可是她刚出了精神病院门口,就因意外穿越到了七零年代。事实证明,不管在任何年代,极品都是存在的。不慌,面对极品,她只要把精神病人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就可以了,这是她的强项。收拾了养父母一家后,她主动报名下乡去了。江篱看着穷得叮当响的小山村,只好撸起袖子加油干,立志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可是:一不小心,她
一盏白月
王牛牛出生后的1000天
王牛牛出生后的1000天
你的所愿,我愿赴汤蹈火以求之;你所不愿,我愿赴汤蹈火以阻之。如果不是如此,又怎么能说我爱你呢?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莫不如此。“牛牛时间胶囊:写给未来的你”,逗比爸爸用最真诚、细腻、接地气的语言,真实记录高质量陪伴逗比儿子成长的日常。时间太瘦,指缝太宽,陪你长大,是我最幸福的事。
泛水的沙
四合院:我能书写未来
四合院:我能书写未来
我能书写未来:因为无人机,金力穿越到了四合院的世界。你看,我还有AI,能咨询,能书写故事走向,哈,还能指引我获得……来就来了吧,有着未来大势的预知,怎么能不在时代的潮流里站稳潮头。只是这开局真是无语,“禽满四合院”啊,咦,好像,似乎和同人文不太像啊……
聆听天籁的鹰
秘纹衔尾:巨蟒守护的永恒之战
秘纹衔尾:巨蟒守护的永恒之战
这一切都源于他白月光的出现,让他对我改变了态度,甚至将想把我弄死推向无尽深渊,幸好我被水库里面的蟒蛇救起,然后蟒蛇助我开启了一系列的复仇之旅.........
一棵小小小小草
四合院:一切从劳改贾张氏开始!
四合院:一切从劳改贾张氏开始!
一切从劳改贾张氏开始!:我,郭绍华,魂穿,冶金专业优秀毕业生!开局在东北大学留校任教和返回轧钢厂两个选项中极限二选一!这还用选?985大学的教师工作傻子才不要!!!但是人贵有自知之明!学校看上的是前身郭绍华,而不是我这个黄袍加身的秋名山车神郭绍华!为了防止自己被学校发现打靶,所以我选择了轧钢厂!1960年,风云际会,百废待兴!可这满院禽兽,竟想霸占我家产?易中海、贾东旭,你们的算盘打错地方了!金
牛熊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