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第149章 反正就在咱们眼皮底下,以后再来测也不迟(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最新章节。

为了不让人对自己的真实目的产生怀疑,

李国助这次出海特意带上了所有天文观测和制图学委员会的成员。

不过林福、李俊臣、杨天生、郭怀一四人并不在其中。

这四人中,前三人老早就接受过李国助的制图学培训,

所以他们也都是制图学委员会的成员。

去年中秋过后,李国助就找李俊臣要了郭怀一到自己身边,也教了他制图学。

所以郭怀一也是制图学委员会的成员。

这小子还真是好学,居然又参加了天文观测委员会和农政委员会。

不过这两个委员会的研究对象倒也是密切相关的。

李俊臣带着媳妇回老家省亲,自然没法跟李国助出海。

就算他人在永明要塞,李国助也不会带他,毕竟是永明学会的主席,责任重大。

出于对老东家的感情,郭怀一这次也跟着李俊臣走了。

不过就算他在,李国助也不会带他去杀鞑子,多半会让他跟着陈勋去建设山蚕场。

林福是永明要塞的守备官,李国助走了,就要靠他带人防守永明要塞。

所以他是最不该离开永明要塞的人。

杨天生跟颜思齐是铁哥们,颜思齐去哪,他肯定要跟着。

此外还有个陈衷纪,也跟着颜思齐走了。

这两人都是武艺高强,要是没走,肯定会被李国助带去杀鞑子。

区区四百个鞑子兵,在陆地上还能蹦跶一下,然而到了海上,那就是待宰的羔羊。

这一点只要看看郑成功的战绩,就很清楚了。

但李国助也不会轻视他们,依然为他们准备了目前条件下最好的装备和最多的兵力。

反正李旦带来的七百人各个都是海上杀伐的好手,

别说跟鞑子兵人数相当,便是只有他们的一半,在海上也够他们喝一壶了。

李旦、颜思齐、李俊臣开走的都是普通商船,

冥冥中把火力最猛的两艘武装商船留给了李国助。

而且他们每人都只带走了30名船员。

对于500吨的古代帆船来说,这是能保证正常且安全行驶最少的船员配置。

正常驾驶帆船最少需要20人,多出来的10人是防海盗的保安。

倘若像来时那样,每条船都带走百余人的话,那永明要塞可就只剩下七百人了。

要是这样的话,李国助这次说什么也不敢带走三百多人出海。

这三百多人里,除了天文观测和制图学委员会的成员,

其余三百人全是李旦带来的海盗好手。

他们就是不用炮,仅凭接舷战也能全歼那四百个鞑子兵。

因为大家都很在意他的安全,所以也没人对他带走这三百人提出质疑。

林福还建议他乘坐一艘武装老闸船。

毕竟这种船无论是体量还是火力都比仁王号高出许多,能给他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不过他还是坚持乘坐仁王号。

因为他知道,那四百个鞑子兵,是造不出什么像样的船的。

能造出救生艇那样的船,对他们来说都算是超常发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终极:绝世武尊
终极:绝世武尊
武铭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身穿到终极世界。不是异能行者?没有战力指数?没关系,激活系统,开局10000点战力指数!没有武功心法?没有神兵利器?没有异能体质?没关系,战斗胜利就能获得奖励!异能体质:遇强则强、无限潜能、混元体质……神兵利器:石中剑、鬼狼刀……武功心法:行天破、盘龙踢、虚弥拳……集合了金时空的刀剑之力,铁时空的终极体质,银时空的绝世武功,最终成为十二时空最强的存在!
不是麒麟啊
大乔尚在,夫人请自重
大乔尚在,夫人请自重
三国,皖城。穿越成濒死流民,庆幸的是,有个可视化地图,可以上帝视角看地形地貌以及人员为位置,并且每天眺望半个时辰,增长一定距离!桥公战死,桥家招募部曲,为能活命,陈石连蒙带骗混进桥府。看着底层人极端的生存环境,陈石燃起从未有过的斗志,凭借能力,帮助桥家斡旋与各大士族的魔爪之下,带着桥府一步步崛起!一年后,看着如日中天的桥府,桥母笑道:“陈石,我这两个女儿,你看上哪一个?”陈石:“要不……两个一起
老婆逼着开新书
大明仙师
大明仙师
关于大明仙师:魂穿元末明初,与刘基一同师承半仙铁冠道人,习天文地理、奇门遁甲、阴阳顺逆、星斗分野。洪武八年,诚意伯刘伯温逝世。锦衣卫奏报刘伯温死前留下一本无字天书,锦衣卫遍寻无果。身负天书的男主季如风出山,怒击登闻鼓,状告皇帝。朝堂之上,怒斥皇帝十大罪……拐走太子一家,气哭皇帝……先天道体的女主登场,借天书推算她的未来,结果天书炸了……从轻工业开始发展,打造强大的大明帝国!逆天改命,扭转大明国祚
如风若云
救晋
救晋
后世灵魂重生到西晋时期,成为晋武帝司马炎的十六子——司马泽。看他如何重拾旧山河,避免汉人悲惨的命运。
追忆汉唐
学名张好古
学名张好古
关于学名张好古:山东济南府,有个大财主。财主有独子,学名张好古。不识字却能中举,还能入翰林,莫名其妙还成了驸马,只想乱世中活下去,可不得不绞尽脑汁早日结束战争,可战争总是存在,挣扎,生与死,国和家。男儿总热血,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待从头,收拾旧山河,重铸锦绣中华。
东溪听水夜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