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镇国公

第3章 有粮了(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镇国公》最新章节。

\"未知诸位欲购多少粮食?\" 陆通心中有了猜测后,决定不再与对方纠缠,直截了当地询问,意图结下善缘。

陆通心想,若能助李世民解决此次赈灾之急,未来必得多方便利。自己粮食充足,以此换取李世民之情谊,实为明智之举。

陆通考虑,若不借粮,恐与李世民结下梁子,届时若被暗中刁难,则颇为棘手。他并非惧怕,只是不喜无故添扰。

\"未知陆通小兄弟手中有多少粮食?\" 李世民见陆通从容不迫,推测其手中粮食定然充足,心中不禁喜悦。

\"灾民人数几何?\" 陆通反问道,试图了解赈灾的具体需求。

\"长安及其周边诸县,灾民人数不下十五万。\" 房玄龄沉思片刻后,给出了一个数字。

贞观元年的长安城,人口约有六七十万。此次灾民达十五万之众,可见长安所承受的压力之大。

按泾阳县赈灾之标准,一万人一月需6000石粮食。若长安有十万灾民,则一月需石。

陆通有能力承担。

\"十二万石粮食,是否足够?\" 陆通略作思量后,提出了自己的提议。

十二万石足以解决长安及他县赈灾之需。一个月时间,亦足够李世民调集粮食抵达。

李世民与房杜二人闻言皆感震惊,陆通竟能一次性提供如此巨额的粮食。有了这十二万石粮食,李世民对解决此次灾情充满了信心。

\"小兄弟此言可当真?!\" 李世民激动地追问,眼中闪烁着惊喜与期待。房杜二人同样激动,对陆通的大手笔感到震惊。

\"自然是真的。\" 陆通一脸疑惑地看着李世民,他心知李世民此时的财政状况并不宽裕。

目前长安粮价已飙升至100文一斗。若按此价出售,李世民需支付十二万贯钱币来购买粮食。

\"未知小兄弟意欲以何价格出售?\" 杜如晦考虑到长安当前的粮价,忍不住询问陆通的出售意向。

陆通沉思片刻,心知若按当前市价出售,李世民恐难以承担。若以灾情前的五文一斗出售,总价则为六千贯。

相较于李世民的人情,六千贯钱财对陆通而言不过是小事一桩。陆通决定将粮食无偿赠予李世民,以示诚意。

\"此番粮食,不收分文,权当为我父积德行善。\" 陆通开口,决定无偿提供粮食。

\"这怎么使得,还请小兄弟开个价。只要价格公道,我们愿意购买。\" 房玄龄急忙回应,坚持要以合适的价格购买粮食。

陆通瞥了一眼房玄龄,心中明了,看来从李世民处获得人情并非易事,给钱与不给钱,所结交的人情分量大不相同。

\"也罢,便以五文一斗出售吧。如何?\" 陆通不再坚持,提出了自己的价格。

房玄龄正欲再次开口,却被李世民及时制止。

\"既如此,便依小兄弟所言。在此,我代大唐百姓向小兄弟致以谢意!\" 李世民开口,对陆通的慷慨之举表示感谢。

李世民明白房玄龄的顾虑,但他身为皇帝,怎能吝啬。他深知患难见真情,对陆通的慷慨与无私表示由衷的欣赏。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茧变化蝶
茧变化蝶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夜雨龙圩
红楼:权倾天下
红楼:权倾天下
“海不开,而寇不尽也!”“古今得国最正者,唯前明与我朝也。昔我太祖皇帝,两蹶名王,追亡逐北,终驱除鞑虏,立不世之功业,复华夏之衣冠。然,前明之亡,乃皆因鞑虏乎?”“陛下赐我此天子剑,便望上斩不臣之臣,下安平民黎庶!”…一朝误入红楼世界,本欲孑然一身,未果,只好提剑放眼四顾,齐家,治国,平天下。(科举入仕,不入贾府,园子戏和事业线并重,嫌者勿进。)
冰冷寒潮
学名张好古
学名张好古
关于学名张好古:山东济南府,有个大财主。财主有独子,学名张好古。不识字却能中举,还能入翰林,莫名其妙还成了驸马,只想乱世中活下去,可不得不绞尽脑汁早日结束战争,可战争总是存在,挣扎,生与死,国和家。男儿总热血,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待从头,收拾旧山河,重铸锦绣中华。
东溪听水夜半更
大乔尚在,夫人请自重
大乔尚在,夫人请自重
三国,皖城。穿越成濒死流民,庆幸的是,有个可视化地图,可以上帝视角看地形地貌以及人员为位置,并且每天眺望半个时辰,增长一定距离!桥公战死,桥家招募部曲,为能活命,陈石连蒙带骗混进桥府。看着底层人极端的生存环境,陈石燃起从未有过的斗志,凭借能力,帮助桥家斡旋与各大士族的魔爪之下,带着桥府一步步崛起!一年后,看着如日中天的桥府,桥母笑道:“陈石,我这两个女儿,你看上哪一个?”陈石:“要不……两个一起
老婆逼着开新书
乾武大帝:君临天下
乾武大帝:君临天下
萧随意外的发现自己竟然穿越成了皇子,不过他这个皇子貌似并不受宠,一起来看他如何从不受宠的皇子一步步成为一统天下的乾武皇帝吧!
小古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