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91海岛悠然岁月》最新章节。
原因很简单,一是美味,二是昂贵。
照理说美味也不一定昂贵,可它因为第一个原因从而遭到了渔民的大肆疯狂捕捞。
很快,野生大黄鱼终于被干成了极危物种。
这就仿佛陷入了一种怪圈。
你越是数量少,价格就越能水涨船高。价格越高,就更会刺激渔民的捕捞行动。
还好这个年代的野生大黄鱼资源还算丰富,不至于炒到万元的天价。但与六七十年代对比,两者还是有很大出入的。
林涛记得阿婆曾说过七十年代的渔民生活,他们那时候捕获野生大黄鱼甚至没有吃的欲望。
只怪那个年代大黄鱼多的船舱也放不下,贱卖几分钱一斤还大批发臭只好用来喂鸡喂鸭。
老太太曾讲述过野生大黄鱼卖出白菜价的局面,离不开特殊捕捞方式“敲罟”法的大面积推广。
敲罟,也可简称敲竹杠,可追溯到明清时期。
敲罟法捕鱼,即两条母船和几十条小船,围成一圈,不断敲击绑在船上的竹板,缩小包围圈到一定距离,再加大敲击力度,震晕黄鱼后,再一并捞起。
这种成本低、效率高的捕捞方式被江浙地区的渔民学会之后,当地黄鱼产量大增。
巅峰时期属1974年,浙省数次组织深入远海大黄鱼越冬地进行大规模捕捞,仅东海区的大黄鱼产量就达到19万吨。
敲罟法保证了廉价而充足的大黄鱼供应,却付出了“灭绝式捕捞”的沉痛代价。
在使用敲罟法捕鱼的海区,黄鱼无论规格大小全部晕厥,野生大黄鱼资源开始经历断崖式衰竭。
在强大的捕捞压力之下,1988年全国大黄鱼实际产量不足2万吨,1990年以来已难以形成渔汛。
物以稀为贵。从此,曾经便宜如白菜的野生大黄鱼,近些年常常卖出几千元/斤的高价。
想到此处,林涛不由叹了口长气。
“小胖,你看这大黄鱼的身子。它现在虽然是银白色,等到晚上就会转换成金色的黄金鱼了。”
大黄鱼之所以在白天是银白色的,这跟它皮肤中的黄素体有关。
在黑暗环境中,黄鱼皮肤黄素体扩散,鳞片自然呈金黄色。而在光照条件下黄素体聚集,鳞片会呈透明色,体色自然会转变成银白色。
因此大多数渔民若有心捕获大黄鱼都会选择在夜晚进行。
在夜晚捕捞有个好处,倘若撞大运捞上几条野生大黄鱼,他们会立即把鱼运到市场给客户验货。
尽管鱼还是同一条,但白天的银色皮肤色调绝对不是夜晚的金黄色可比的。
说句大白话,黄金可得比白银值钱啊!
至于这条大黄鱼究竟能卖多少钱,还得看收购商张富如何说。
“我认为这鱼至少也得卖个七八块一斤,少了不能卖。”东子乐呵呵道。
七八块的价格属实不低,但与二十年后的千元一斤还是没有可比性。
林涛沉声道:“七八块那是个头小的大黄鱼,这条鱼足足有四斤多,我想应该可以卖到十五元一斤的价格。”
“行啊涛子,一会讲价的任务组织上就交给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