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兴大汉之荆南刘贤》最新章节。
话说回来零陵郡,随着刘巴、董奉的到来,零陵医学学宫也终于开始步入正轨。
但是医者,自古乃是贱籍,招募了四五日,却没有一个人来报名的。
想要学医,必须习文断字,但是能习文断字的百姓,又哪有肯学医的?
无奈之下,只能各个县城从村落中挑选了一些十五六岁的少年,先从学习文字开始入手。
为了鼓励百姓积极入学,不仅学费全免,还补助伙食费,一年两套换洗的衣物。
即便是这样,应者仍旧是了了,只有一些有眼光的富裕之户才主动应响应。更多的则是村中抽签、抓阄等方式,这才有了一些生源。
为什么待遇如此丰厚,却没人来?
只因为零陵穷困,十五六岁的半大小子,已经是家中的壮劳力,可以跟随家中长辈务农了,所以这才推三阻四。
不管怎么说,医学学宫的架子也算搭了起来,无论是打造一批赤脚医生,还是培养一批军医,都是应有之义。
而刘巴和潘浚二人,也分别作为诸葛亮、桓阶的副手,开始处理两郡事宜。
随着第一批退伍将士返乡,刘贤的手终于伸向了乡间。
自古皇权不下乡的说法是个伪说法,先秦的时候就有保甲制度,到了两汉又有三老制度,这种言语不过是后世乡绅妄图维护自身的权威罢了。
将退伍老兵安置到地方上,充当亭长、里长,不光能增强对地方的把握程度,还能塑造民间的尚武之风,也取尊崇这些保家卫国将士的想法。
把将士放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不光能增强他们的荣誉感、道德感,也能让大家踊跃参军。
如宋廷那那般,拿着作奸犯科的贼人充军,那么军队也跟贼没有区别。
而且退伍老兵长期在军营生活,服从性比较强,又有诸多袍泽相互照应,也做出来不少造福乡里的事情。
就这么一转眼,建安五年就过去了。
这一年天下大乱,年初就有袁曹交战,曹操先后在白马、延津、乌巢三地连破袁军,直接将袁绍的骨头打断。年中的时候,又有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位。
相比较之下,荆南张羡谋反反而像是一桩小事一般。
过了年来,培训的退伍军官也开始走向了仕途,加上诸葛亮、桓阶这段时间对吏治的甄选,刘贤到此才有了第一批施政人员。
各种事情也开始走向正轨,尤其是填埋臭水沟,大家都有一种建设家园的感觉,因此具都对比包含热情。
见民心可用,诸葛亮又趁势修建了不少水利工程。
其实荆南这一块的潜力很足,后世就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若是能潜心修养几年,或许也能种出来一个大粮仓。
年后二月份,潘浚也来到了零陵,他兼任零陵郡监,负责监察两郡官员。
潘浚下手狠辣,刚到零陵一个月,就处死了一个县长,一个县令,令郡中官吏一个个的都有些提心吊胆,生怕被潘浚抓到了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