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局穿越狐妖,系统卡在凡人修仙
- 一朝穿越,孟轩绑定凡人修仙传游戏。完成游戏任务,可以提取功法和物品到现实。掌天瓶,天灵根,长春功,黄龙丹,大衍诀......正当孟轩准备大显身手时,开局遇到的两个狐耳小兽娘却让他陷入沉思。“不是凡人世界吗?涂山红红是什么鬼?!”
- 香甜的麦穗

- 他的生命在石磨上终结
-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 像一棵橡树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那个大龄汉子,你要夫郎不要?》最新章节。
早上起来发现郑则不在,周舟还有些不习惯。这会儿见到人,脸上的笑容是真心实意的,他左看右看四下无人,忍不住伸手抱了一下郑则,脸蛋贴到对方热乎的胸膛后就放开了。
郑则心情愉悦,不计较拥抱短暂,亲昵地捏了捏他的后脖颈便作罢。
嘿嘿,抱到人后周舟笑意更是明显,他好像越来越喜欢郑则了,嗯,不过这绝对不能让郑则知道,周舟偷偷想,不然他就更加得意了。
郑则是一直挺得意的,越临近婚期就越得意,连郑老爹都说他整日笑得令人发酸,郑大娘说是发傻,笑傻了。
郑则并不反驳,随二老怎么说,谁家娶夫郎不得意?反正他就得意。倒是周舟,听到爹娘这么说他不仅没有反应过来,好似真怕他傻了,还颇为认真地凑过来问“需不需要看大夫?”
一时之间不知道他是真的不懂,还是假的不懂。郑则真想抓他来咬上两鼻子。
郑家父子一大早驾着牛车,去了河尾村收猪。这一收就是两头,都是前段时间郑老爹走村探乡找到的猪源,今早带着儿子又去细细看过,双方都觉得没问题,便拉回来。
郑老爹心里有打算,一头猪再养个十天半月,留在孩子成亲摆酒时杀,一头这两天就杀,毕竟收猪三四两银子给出去,得挣回点本。
郑家田地不多,两亩水田两亩旱地的收成缴了税后,粮食卖不到什么钱,只够自家吃用。他们家挣钱大头都在杀猪生意上,收猪一斤十一文钱,猪肉卖出一斤十八到二十文钱,好的部位卖得更贵一些,郑则脑子灵活善于经营,杀一头猪,出肉虽比称重少二三十斤,但肉摊卖完能赚八九百铜钱到一两多银子,利润很是可观。
加上平日里会有其他村的人来请父子俩去帮忙杀猪,一般一人给几十个钱,看着不多,日积月累也是笔收入。
屠户挣钱也并不十分容易,日晒雨淋来回奔波不说,郑家也不是日日能寻到猪杀,不管有没有猪、开不开摊,镇上摊位每月四百个钱也得按时交。
郑家的优势就在于,有牛车,去村里收猪方便,村民省了钱拉猪去镇上,也乐意卖给他们;郑老爹干这行当已久,积累不少熟识的养猪人家找他卖猪;郑则也争气,猪肉摊自他接手以来一直都有赚头。
两头猪被安放进猪舍,和怀崽的母猪隔开。
郑大娘也有事忙,郑老爹一回来,她就催着人换身衣裳跟她一起出门找人。
郑则成亲席面要请人做,成亲当日人多事杂,到时郑老爹夫妻忙着招呼客人,怕许多事情顾不上,还要请几位女娘来帮忙,摆摆桌子椅子,洗菜端菜等。
郑大娘前些日子和林秋细细探讨过,又和郑老爹商量后,决定就请村西头的林辉家来掌勺做席面。
这林辉说来也是个奇人,他年少时主动跟爹娘商量,说家里若是出钱让他去镇上饭馆子跟着掌勺师傅做学徒,将来分家,家里的田地他一块都不要,林辉家田地不少,他大哥闻言便同意了。
林辉做学徒出来后,倒没好高骛远做梦在镇上开饭馆,他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况且身上一文钱也没有,他便先在镇上饭馆打工,攒了钱回村建房,娶了夫郎,带着夫郎一起在各村跑,接做红白喜事的席面,日子倒也过得不错。
夫妻二人去到林辉家时,只有他夫郎和孩子在。
“阿辉出去了还没回,”林夫郎林青见郑屠户二人似乎有要事谈,又说:“不如我现在去找他,你们坐着等等。”
郑老爹阻止了:“和你说也是一样的。”便把来意说了,并询问五月十四十五两日林辉是否方便,林青很是高兴,夫夫二人这段时间都没有接到活,自然是有空的。
做席面工钱一日一百文,郑老爹避免节外生枝,先掏出五十文钱让林青收下做定金。
林辉回家听闻此事,屁股还没来得及沾凳子,二话不说就带着夫郎上郑家去了,这么大方的雇主,可千万得抓住。
双方就着席面菜式讨论了很久,最终定下每桌摆十个碟,四荤三素两点心一汤,郑老爹想,他儿子一辈子就办这么一次酒席,做爹的有能力,那就给他办好喽,必须要有排面,必须风光,必须十全十美!
另外帮忙的人里,林秋心细记性好,请他来记数每家带来的随礼,这是早先就和他说好的。
村长有威望,请他来给新人举行拜亲仪式。
武勇家的许英红做事周全,请她来帮忙盯着院里院外,安排后厨做菜上菜。
再请周家婶子、邻居胖婶、李家芸娘来帮忙做杂活。不白忙活,算工钱一日二十五文。
除了林秋许英红,其他人都一一上门去请了,他们也都欣然应许。
郑大娘去菜地挑拣摘了一些新鲜蔬菜装在背篓里,和家里几个说了声,便往村里山脚方向走去。
武宁父子俩又上山去了,山脚这一片今日有些冷清,武婶子坐院子里低头缝鞋袜,家里两个穿鞋穿袜特别费,尤其是武宁,多少双袜子都不够他造。
她停下来松快松快脖子,不经意往山坡一瞥,那背着背篓沿小路慢慢上来的熟悉身影,不是蓉嫂子是谁?!
武婶子很是惊喜,她连忙放下针线,快步朝小路走去,朝人喊道:“嫂子!怎么这时候来了?”
郑大娘停下,伸手撑在大腿上喘了口气,“英红,哎呦,好久不来,今日爬一下就累了。”
武婶子帮她把背篓卸下,换自己背上,“你还拿了什么呀,这死沉。”
武宁家虽说是在山脚,但并不是像村里一样完全就是平地建房,而是建在缓坡上一处宽敞的平台,坡上蜿蜒的小路也是武勇找了村里人帮修的。
到了院里,郑大娘怕把菜压坏了,赶紧一样一样掏出来摆在桌上。
茄子,苦瓜,豆角,莴笋,还有周舟刚采回来的野水芹菜,连豌豆尖郑大娘都掐了一兜子,她叮嘱许英红:“绿叶子菜得赶紧先吃啊,豌豆尖晚上你就烫了下面吃,或者打鸡蛋汤,鲜甜得很,豆角来不及吃就做成酸的……”说到这里她突然想起来:“哎呀!你看我这记性,酸菜给忘拿了!”
武婶子:“够啦够啦,这些够吃好些日子了。”
俩人年轻时就交好,感情深,已情同姐妹,武家打猎不缺肉吃,但蔬菜肯定是不多的。郑大娘又在背篓里翻捡:“哪里够,让你们去家里拿菜,这么久也不见来。”
郑大娘掏出碎布包着的种子递给她:“里头有南瓜籽,哪日下雨你就撒在坡下,这东西不挑地长得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