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那个大龄汉子,你要夫郎不要?》最新章节。
窗外秋雨潇潇,天色灰蒙。
雨天无事可做,郑则和周舟穿得舒适,拥靠在床头一起读书打发时间。
狐狸和农夫的故事,他们已经读到农夫带着小狐狸回家养伤的情节了。
“......'小狐狸,该换药了。'是那个农夫的声音。”郑则慢慢读道:“小狐狸感觉到腿上伤口处的布条被解开,细长的狐狸眼偷偷睁开一条缝,瞧见农夫正专注地给他上药。”
“农夫粗手粗脚的,手劲一不小心大了些,小狐狸疼得'嘤'一声挠了农夫一爪子,腿上的草药也弄掉了。”
“哈哈哈哈,这个农夫好笨哦。”周舟靠在郑则胸口大笑,他仰头问郑则:“狐狸真的是这样叫吗,'嘤嘤'。”
郑则听他模仿自己刚刚发出的声音,笑着点点头,继续读道:“农夫没有生气,他皱着眉头重新给狐狸换药,这回动作轻了些。小狐狸见他身姿挺拔,眉眼深......”
“邃,眉眼深邃。”周舟补充道。
“小狐狸见他身姿挺拔,眉眼深邃,虽身穿粗布衣裳,却也难掩英俊,便慢慢安静下来,乖乖卧着。等农夫出门干活后,小狐狸化成人形,须臾间,只见一位纤瘦貌美的少年斜躺在简陋的木床上,甩甩尾巴,红着脸,伸头去看脚上包好的布条。”
周舟惊奇道:“哇,化成人形了,还有尾巴,小狐狸是不是爱上笨农夫了?”
郑则:“不知道,要继续读吗。”
周舟却摇摇头,他们今早已经读了不少,“下次再读,我们出去吧。”
他们家的稻谷抢收得早,晾晒了两日后,周舟和郑大娘在家就先打了一些,脱粒后放在存粮食的隔间,剩下的也摊开晾着,只能等天放晴后再打了。
郑大娘和郑老爹在门廊坐着,吃水煮花生,旁边的竹筐还放着玉米棒子,周舟和郑则坐下掰玉米粒。
秋雨阵阵,风夹着水雾吹过来,凉得人身上一颤。
郑老爹说:“等天放晴,把谷子打完,就得上山砍柴存着了。”秋雨过后不久天就会变冷,提前屯着点也好。
郑大娘:“那也得先把猪杀了。今年咱也买点木炭,冬天烧炉子烤火暖和。”
“两头猪杀了以后,你们记得去买棉花,周舟冬天的衣物还没备着,”郑大娘叮嘱郑则,又说:“你们爷俩的棉袍子也好几年没换了,今年我一同都做新的吧!”
郑老爹父子一年到头都在外面跑动,冬天不穿厚点不行,冷冻难挨。
秋雨连着下了两日,就在周舟担忧谷物发霉时,天终于放晴了。
“......郑屠户,那日,那日多谢你们了,这些东西,你们收着吧!”林荣华提了东西上门,站在院子里不自在地对郑家父子说,样子看起来很拘束。
郑大娘和周舟待在厨房没出来,听得郑老爹客气道:“不用,乡里乡亲的,顺手的事,再说了稻谷好不容易长成,不能眼睁睁叫雨白白淋了去。”说着把东西重新递给林荣华,叫他拿回家。
那亩稻田到底还是抢收成功了,天一放晴,林荣华被他娘拉着一起先去了村长家道谢,临走前,村长敲打提醒他们也要去郑屠户家,他娘也自知理亏,自己不来,逼着他提东西上门。
林荣华这人挺混日子的,吹牛皮他会,道谢的话憋不出两句。更何况他也知道点自家阿娘和郑大娘发生过口角,幸好郑大娘这会儿不在,他硬着头皮说:“您收着您收着,多谢了!”说完赶紧往院门外跑去。
周舟从厨房窗口收回视线,回头说:“阿娘,走了。没想到他们家还挺守规矩。”周舟还记得当初周婶子拿东西上门道谢,阿娘和他说的“你帮我、我帮你,帮了忙就要还礼,是人情是规矩”那番话。
郑大娘揉面的动作不停:“他不来不成,不来他这辈子真要打光棍了。”他那妹妹估计也嫁不出去。
周舟:“那他娘怎么不来?”帮着他家抢收了一亩地的稻谷呢,也不见上门说两句好话。
郑大娘冷笑:“她有那脸吗?”吴翠红若是敢亲自上门道谢,她杨蓉倒是能高看她一眼,结果,呸。
郑则提着东西进来,一只咯咯叫的母鸡,两坛子酒,没了。郑大娘不置可否,嘟囔着说:“......送只鸡怕是已经要了她的命了。”
又添一只母鸡,周舟乐了,他们家别的不敢说,鸡蛋倒真是不愁,家里现在隔三差五就炒鸡蛋吃,篮子里仍旧攒有很多。
篱笆空地上摊开了竹席,郑则搬来一个比浴桶小一些稻桶放在席上,又找来围篾插在桶里防止谷子乱飞,父子俩从粮仓里搬来还没脱粒的稻谷,郑则抓着稻谷一把一把地甩打在谷桶里的木梯面,谷粒在撞击下纷纷脱落桶中。
周舟和郑大娘搬出闷了两天的花生,摊开晾在院子里,花生已经晒得半干,周舟掰开一个看,里面的花生缩小了点,吃着还是有不少水分,嚼着有些甜。
这时武婶子上门来找,手上还提着一个小篮子:“真好,都在家呢,我煮了花生带来一起尝尝。”
郑大娘笑着说:“哎呦,好不容易种出来的,自己吃着就行,还怕我们家没花生吃不成。”
“知道你们有得吃,还不是宁宁,吵着要我一定带来叫你们尝尝,说这是他种出来的,可把他得意坏了。”
周舟接过篮子,十分给面儿地掰开一颗吃,盐巴也撒了,香糯咸口,“好吃咧,婶娘,宁宁怎么没来?”
“和他阿爹上山去了,每次下完雨就想上山打猎。”
“若不是上山,他都自己带花生来显摆了。
好吧,好几天没见到宁宁了,两位长辈在聊天,他便去篱笆空地和郑则一起打稻谷。
武婶子今日不仅仅是为着送花生来,她还有事要找嫂子商量。前段时间阿勇从山上回来,一进门就生气地说村里有小子跟在儿子后头献殷勤,骂骂咧咧的,听得武婶子心头一跳,尤其听得他说,儿子看着并不十分乐意的样子。
武婶子是希望儿子成亲,但他自个儿不喜欢那也不成。
夫妻俩人当即商量,与其提心吊胆怕有人上门提亲闹不愉快,不如先发制人,把只招上门女婿的口风先撒布出去,毕竟人家奔着娶夫郎的心思来,到时恼火着离开,保不准会在背后说坏话。这样一来,让那有念头的人上门前先掂量掂量,对双方都好。
郑大娘:“这有什么难的,我去村里闲聊,顺嘴的事。”她话音一转,说:“你俩真想好啦,若是将来宁宁有心仪的人,人家不愿意上门,那不还得再闹一通。”
武婶子摆摆手:“我巴不得他有呢。”
“唉,说到底,我俩还是舍不得他,想留在身边了。”
郑则不让阿爹动手,自己打了一天的稻谷,晚上手臂阵阵泛酸,周舟心疼地烫了布巾给他热敷,用力帮他揉捏手臂,十分卖力,捏得身上都发汗了。
他那点儿小劲儿,几乎没起什么作用,不过郑则十分受用,乐得看夫郎为他忙活。
“歇两天再杀猪吧,石头和阿水怕也是累得够呛,没人帮你杀猪。”周舟说道,他捏累了,拿了扇子扇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