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签到千年:我于世间无敌》最新章节。
夜色深沉,星光黯淡,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周延离开庄园后,并未直接回府,而是绕道前往城西的一处偏僻院落。院落内,一名蒙面女子早已等候多时。
“事情办得如何?”女子低声问道,声音清冷如冰。
周延躬身行礼,语气恭敬:“一切按计划进行。赢彻已完全信任我,但他身边的黑白无常似乎有所察觉。”
女子冷笑一声:“无妨。赢彻再精明,也逃不过圣使大人布下的天罗地网。你只需继续扮演好‘叛徒’的角色,待时机成熟,我们自会收网。”
周延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犹豫:“只是……我儿子的性命还在赢彻手中,若他察觉我的背叛,恐怕……”
女子打断他的话,语气冰冷:“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你儿子的性命,与我们的计划相比,微不足道。”
周延闻言,脸色微变,但很快恢复平静:“属下明白。”
女子挥了挥手:“去吧,别让赢彻起疑。”
周延躬身退下,身影很快消失在夜色中。女子则抬头望向未央宫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赢彻,你以为你赢了?真正的游戏,才刚刚开始。”
夜色如墨,天牢深处弥漫着一股腐朽的气息。李儒被关押在最里层的牢房中,四周寂静无声,唯有烛火在潮湿的石壁上投下摇曳的影子。突然,一声凄厉的惨叫划破夜空,随即戛然而止。
次日清晨,狱卒发现李儒暴毙于牢中,死状诡异:七窍流血,指甲发黑,面容扭曲,仿佛在临死前经历了极度的痛苦。仵作验尸后得出结论:“中毒而亡。”
赢彻闻讯,立即带黑无常前往查探。黑无常仔细检查尸体,目光最终停留在李儒的后颈处——一个细小的针孔痕迹,若不细看,几乎难以察觉。
“殿下,李儒并非中毒,而是被人用毒针灭口。李儒本身具有炼虚期的修为,也是因为修为被封禁才会如此轻易死于毒针之下。”黑无常沉声禀报。
赢彻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冷意:“真是残忍,对自己人也如此残忍,明知道修为被封禁却非要用毒折磨。看来是想借此警告其他人,也比我们更急着让李儒闭嘴。”
就在此时,黑无常注意到李儒紧握的右手。他用力掰开手指,发现掌心攥着一枚金币。金币上刻着莲花纹路,花瓣层层叠叠,栩栩如生。
“这是……黑莲教的标志。”黑无常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凝重。
赢彻接过金币,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的纹路,眼中寒光闪烁:“黑莲教?江湖邪教竟敢插手朝堂之事,真是胆大包天。”
李儒的死讯如惊雷般迅速传遍咸阳城,朝野上下无不震动。这位曾权倾朝野、深得先帝信任的重臣,竟在天牢中暴毙,死因成谜。消息一出,咸阳城内人心惶惶,街头巷尾皆在议论此事。然而,更令赢彻措手不及的是,就在李儒之死的余波未平之际,民间突然流传起一则更为骇人的谣言:“七皇子弑兄篡位,几日前皇宫之变,实为赢彻一手策划。”
这则谣言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直指赢彻的软肋。它不仅将李儒之死与赢彻联系在一起,还将数月前大皇子在宫变中身亡的旧事重新翻出,暗示赢彻为夺皇位不惜手足相残。谣言如野火般迅速蔓延,百姓们议论纷纷,茶肆酒楼中,人人皆在猜测赢彻的野心与手段。朝中大臣更是人心惶惶,许多人开始重新审视赢彻的立场与动机。
御史台的官员们反应尤为激烈。他们集体上奏,弹劾赢彻“滥杀忠良,残害朝臣”,要求彻查李儒之死,并追究赢彻的责任。奏折如雪花般飞向皇帝的御案,朝堂上的气氛骤然紧张。一时间,赢彻成了众矢之的,似乎所有人都将矛头指向了他。
赢彻站在未央宫的高台上,俯瞰着咸阳城的万家灯火,耳边传来白无常的低声汇报。白无常神色凝重,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安:“殿下,谣言源头已查清,来自皇后宫中。但皇后自大皇子宫变后便已失势,宫中仆从也被陛下遣散,如今多为新人。此事恐怕另有隐情。”
赢彻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寒意:“借皇后之名,行挑拨之实。看来,有人想借舆论之手,逼我就范。”他心中明白,这背后必定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操纵,而对方的目的是要将他推向绝境。
夜深人静时,赢彻独自坐在书房中,手中把玩着那枚黑莲教的金币。金币在烛光下泛着幽幽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某种隐秘的阴谋。赢彻的目光深邃而冰冷,仿佛能穿透这无尽的黑暗。他的脑海中迅速梳理着近期的种种线索:黑莲教的暗中活动、李儒与张恒残党的密谋、皇后宫中的新进仆从……
忽然,他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原来如此。”他意识到,这一切的背后,极有可能是黑莲教在操纵。他们利用皇后宫中的新仆从散布谣言,挑起朝野对赢彻的敌意,同时借助御史台的弹劾,将他逼入绝境。而这一切,或许只是他们更大计划的一部分。
赢彻唤来黑无常,低声吩咐道:“去查皇后宫中的新进仆从,尤其是与外人有过接触的人。另外,派人盯紧周延,我怀疑他与黑莲教有勾结。”黑无常领命而去,赢彻则起身走到窗前,眺望着远处的夜空。夜色深沉,星光黯淡,仿佛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他心中清楚,自己已陷入一场精心设计的局中。对方步步为营,将他逼入死角。然而,赢彻并非易于屈服之人。他深知,唯有冷静应对,才能在这场暗流涌动的权力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与此同时,城郊一处隐秘的庄园内,夜色如墨,浓重的黑暗笼罩着四周,只有几盏微弱的烛火在风中摇曳,映照出几名黑衣人的身影。他们围坐在一张古朴的木桌旁,神情肃穆,低声商议着。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压抑的气息,仿佛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