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谍影潜踪》最新章节。
到了本部,林忠早已守候在楼前,引着他往会议室走。处座吩咐,等他回来,马上来见。
池远广带人把所有箱子已经打开,摆放在会议桌上。日本人的箱子布有陷阱,技术科一一进行安全处理,箱子里的手雷逐一被取出,摆在一旁。
确认安全后,处座带着专家们进入会议室。
十几位穿白大褂的医生神色严肃,他们早已接到通报。陆军医院院长带着一众专家亲自来查验。
处座问道:“能确定是细菌病毒吗?”
院长及身边两人都闪烁其词,不敢定论,说是必须带回检测,多日后才能确定。站在院长后面一人挺身向前,高声说:“虽然要做进一步检验后才能确认,但我初步判断这就是日本人在东北研制的细菌武器,所有包装、存贮方法以及我对他们制品的了解,应是没错了。
你们看,他们从美国进口的这些器材,都是用于安全分装和投放的装置。回去后三天内我能评估出这些细菌武器的危害。从目前我了解的情况来看,如果这么多细菌武器投放南京,百万民众能活下来的,不到两成。”
有人轻声给大家介绍,这是陆军医院病毒学专家,国党防疫处处长汤凡声,他的话颇有权威。
当汤凡声说到这些细菌武器可以轻易让南京城百万之众80万人致死,举座皆惊。
门口一人接话说:“日本人简直是丧心病狂,毫无底线。春风、志远两位处座,你们这次可是救南京全城百姓于水火啊,堪称英雄二字。”
来人竟是侍从室的一名中将,黄埔一期的学长,委座身边绝对的亲信。也就是他,不然,谁也不能未经通禀,就直接来到这里。
处座听他如此之高的评价,心中也是欣喜。看到艾云飞站在一侧,决定顺势把这位得力手下推荐出来。
“余将军,这也全靠部下得力,这就是我们特务处青年才俊,行动三科科长艾云飞,此次他星夜兼程赶到连云港,上船后沉着冷静,击毙罪魁日酋,截取细菌武器,立下首功。”
艾云飞在众目睽睽之下,哪能独居此功,忙说:“都是两位处座运筹帷幄,指挥有方,特务处连云港组、上海站、行动一科精锐尽出,云飞不过听命行事而已,岂敢居功。”
余中将目光如炬,盯着他看了好一会,说:“特务处人才济济,团结协作,立下如此不世之功,好。一会我向委座复命,给你们叙功嘉奖。两位,我们去办公室谈。嗯,这位艾科长,也一起同行吧。”
余中将阅人无数,只处座刚才一言,就知道主持行动的必是这位年轻人,他的任务是了解事情经过,协助特务处做好善后收尾。毕竟事涉多国,不免会有外交方面的麻烦事。
这边,池远广带人在专家的指点下,把缴获的细菌武器重新装箱,并护送去医院。为防止潜伏的日本人破坏,处座专门指派行动一科调一个行动组在医院警戒守护。
艾云飞则随同几位大佬去了处座办公室。
秘书先泡了几杯茶上来,处座这里当然不缺好茶,新下来的六安瓜片,清香扑鼻,直沁人心。
先是由他把整个行动经过详细讲述一遍。艾云飞刻意平铺直述,语言平淡。但各位大佬听后都不免有些心惊动魄。他们都是上过战场,带过兵的人,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边听他说,心中已经还原现场过程,都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
吴介生感叹说:“自古英雄出少年,现在的年青人真正了不得啊。计划周密,果断击毙日酋,尤其是假冒土匪一节,简直是神来之笔。给我们收尾省了许多的麻烦。”
余中将也是点头称是:“日本人这次吃了大亏,但他们没想怎么样,甚至不敢公然和外交部交涉,只是通过一些私下渠道沟通,估计现在害怕我们人证物证皆在,随时会揭露他们的丑陋嘴脸。”
处座接话说道:“那委座的意思是要将此事公诸于世了?”
“那不至于,日本人你们还不知道,有理无理狡辩三分,到时还问我们要人呢。此事,最佳的处理方式就是保持缄默。”
处座双手一拍,说:“对,我们已经大获全胜,此时完全可以装聋作哑。日本人这次摔了个跟头,很长时间内不会再用这种手段,而且专家说这些细菌武器制作极为不易,也不是说用就用的。在暂时安全的前提下,我们不必非公开此事。”
“看来我是多余来了,委座其实正是这个意思。还有就是委座要我转达,此事功劳甚大,虽然不能公开,但相关人员奖赏不可少。春风你大胆叙功吧。”
吴介生一听,心中不禁一喜,忙接此话说:“艾科长是此案首功,只是他中校尚未满一年,这个处座也是有为难之处。”
余中将把手一摆,说道:“有功不赏,将士们谁还奋勇向前?我刚才已经说了,二位此次可大胆叙功,一切有我操办。委座的意思,除下面的军官要晋升之外,你二位此次也要授勋。”
两位处座均是大喜,余中将在侍从室实质是管着军委会下属的铨叙厅,百万军官的升迁授勋,他可以说是一言立决。
几日后,特务处本部就像是过节一样。两位处座把此次晋升大会和特务处成立的纪念日放在一起举行,处座以下本部近千人,均是兴高采烈,精神抖擞。
余中将亲自来到现场,给两位处座分别授予二等宝鼎勋章、四等宝鼎勋章。
民国时期,勋章分为数种,云麾勋章是颁给前线指挥作战的军官,宝鼎勋章则是表彰捍御外侮的功绩,范围更加宽泛一些。但勋章发放审核极严,数量也很少。尤其是四等以上颁发给将官的,更是少之又少。
两位处座也是平生首次授领勋章,抚摩之下,感慨良多。
第三名晋升授勋的自然是艾云飞了,余将军没有食言,在他眼里,校官的升迁根本不在话下。
处座亲自为艾云飞更换军衔,并授以六等宝鼎勋章。24岁升上校,在特务处算是头一份,打破之前两位27岁上校的记录。
接下来是皆大欢喜的场面,共有四十多人晋衔。
其中连云港组协助有功,组长费玉祥升少校,连云港组升格为小站,编制扩大到28人。
上海站站长是处座心腹,协调有方,助力颇多,升上校,行动科科长张怀清亲临一线,自然也叙功升了一级。
行动一科池远广获益最多,他本人是上校,暂时无法再进一步,但因此次接应有功,手下十多人叙功受奖,占了大头。
艾云飞的行动三科单就这个案子来说稍有些吃亏,只林忠叙功破格晋升为少校。但艾云飞也不介意,这条线还有大鱼,立功是迟早的事。
处座这几天心情非常之好,趁此次叙功把几个外站都扩充了一番,尤其是上海站,一次增加了近百人之多。
不过,处座也是个讲究人,看到报告之后,认为赵九斤功劳不小,且勤勉能干,亲自给警察总局局长打了电话,提拔赵九斤为所在分局的稽查科科长。至此,本次叙功算是未漏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