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最新章节。
咸阳宫!
赢羽坐在案台之上。
迅速批复了几个奏书之后。
算是结束了今天上奏的事情。
不过。
赢羽并没有让退朝。
而是看向众臣。
“众位爱卿,本太子听说,最近咸阳城和关中地区,一直有不少人在散播谣言,唱衰我大秦,可有此事啊!”
赢羽直接抛出了今日的议题。
众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一瞬间。
就抓住了赢羽所抛出来的话题。
这是要拿六国贵族说事了。
在场的都是人精。
这谣言的玩意,还真说不清归谁管。
你能管的住别人犯罪。
能管得住别人的嘴吗?
很多谣言都是那些六国贵族茶余饭后谈笑之间传出来的。
根本没有办法追根溯源。
不少大臣的目光,直接看向了中尉身上。
反正。
中尉的指责,就是管理咸阳城的治安。
这种谣言漫天的事情。
怎么都算是治安问题。
自然由中尉管辖。
中尉张勉感受到同僚的目光,无奈之下,只能站出来。
“回禀太子,最近却有诸多谣言,臣命人彻查过,多是那些六国贵族所传,不过因为人员复杂,难以追根溯源,所以难以惩治!”张勉硬着头皮说道。
说实话。
还真不是惩治不惩治的问题。
六国贵族向来就是治安的一个大难题。
这群人平日里吃着大秦的补贴!
却不守大秦的法规。
一开口就是什么贵族,什么始皇帝曾经许诺。
直接搬出嬴政来压人。
简直难以对付。
“哦,原来是这些六国贵族啊!”赢羽掏掏耳朵,淡淡的说道,“总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各位爱卿,对于六国贵族的安排,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李斯闻言,只感到一阵头皮发麻。
这个太子的心也太大了吧?
这才刚刚发布一个抓捕令,对各大势力宣战。
现在。
又要对六国贵族动手?
六国贵族根本就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当初。
始皇帝不管是出于仁怀,还是出于想要充实大秦人口的想法。
他将这些六国贵族迁入咸阳和关中地带。
为了能够让六国贵族感恩。
更是许诺给他们贴补用度。
因为人数众多,加上这些六国贵族在咸阳和关中地带生活了多年。
基本上都已经扎根。
如若用强硬的手段去处理这些贵族。
必然会引起咸阳关中地方的动乱。
一句话。
是真的不好处理。
一个不好,非但不能将这些六国贵族除去,反而会加剧这些贵族的反秦之心。
“回禀太子!”
“臣觉得,目前暂不宜对六国贵族动手,原因有三!”
“其一:六国贵族人数众多,在咸阳和关中地带扎根,多年的活动,让六国贵族紧紧团结在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
“其二:六国贵族虽然传谣,可本身并未有什么出格的举动,如若因此大动干戈,怕会引起普通百姓的恐慌!”
“其三:当初陛下安排六国贵族时,曾经允诺,在无触犯秦律的情况下,不会杀他们,这关系到陛下的金口玉言!”
李斯站出来,短时间内罗列了几点,不能对六国贵族动手的原因。
赢羽看了一眼李斯。
不愧是大秦的丞相。
这思想,这逻辑。
的确厉害。
李斯说的并没有错。
甚至。
赢羽也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
六国贵族人口众多。
而且大多集中在咸阳和关中。
这么多年。
基本上和原本大秦的百姓已经融合到了一起。
如若直接将六国贵族给杀了。
那得杀多少人?
而且强硬的杀伐,永远不能换来臣服,就算表面很乖巧,一旦找到时机,他们就会出来咬你一口。
赢羽看着李斯,淡淡的笑道:“为什么不能杀?”
李斯道:“因为一旦杀伐过重,会引起百姓的恐慌,咸阳和关中乃是大秦中枢,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引祸!”
赢羽道:“李丞相说的不错,既然不能杀,那能不能削了六国贵族头上的帽子,让他们不再享受贵族的特权呢?”
李斯苦笑一声,道:“这……如若这样做,第一个应该要面对的就是六国贵族的激烈抗议,太子准备强势镇压吗?”
赢羽摇摇头。
他缓缓的站起来,笑道:“其实,想要对付六国贵族,很简单,甚至不需要我们动手!”
百官疑惑。
六国贵族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天大的麻烦。
怎么太子还说。
不用亲自动手就能够解决掉这些麻烦呢!
李斯不解的问道:“太子殿下,此事怎会简单?”
赢羽眼神一冷!
“六国贵族,仗着的是贵族身份上的优越感,所以一直压着普通百姓,有句话说的好,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些年,六国百姓拿着大秦的补贴,逍遥度日,底层的百姓们难道心里没有一点怨恨吗?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忙忙碌碌一辈子,却过的不如一个整天游手好闲的六国贵族?仅仅是因为这些人头上戴着贵族的帽子?”
“本太子不谈人人平等之宏愿,但!多劳多得,能者居之却是必须要做到的!”
“那些游手好闲,整天惹是生非的贵族,不配享受着勤劳百姓羡慕的目光!”
“他们不是自以为是贵族,高人一等,满身傲气吗?”
“本太子就是要将他们打落谷底,让他们臭成过街老鼠!!!!”
赢羽的话,让百官们都深深震惊。
没错。
赢羽的话可以说,直击所有人的心灵。
六国已经覆灭了!
不再有了!
为何六国的贵族们却还能享受?
他们不为大秦付出,不忠于大秦,享受着大秦百姓勤劳后的果实,却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六国贵族。
让大秦百姓积怨已深。
势必要清除。
李斯感到胸中一股怒意燃烧,问道:“太子殿下,我们应该怎么做?如何在不引起动荡的情况下,摘了这些六国贵族头上的帽子?”
赢羽淡淡的说道:“本太子要办秦时日报!”
秦时日报?
这是何物?
从未听说过!
赢羽解释道:“日报就是每日报道,我大秦发生的事情,以及各种政策变革,都会以报子的方式下放百姓们阅读,这样不仅能够让百姓们解放自己的思想,更能以大方向上促进我们对百姓思想的文化输出!”
经过赢羽已解释。
众臣们纷纷惊叹。
好主意!
简直是太好了!
这报子乃是大秦发放,一旦有了权威性。
百姓们认可了报纸。
那赢羽只要主导报子上说呈现出来的文化思想。
就能够潜移默化的改变百姓们的思想。
就比如六国贵族。
在百姓们眼中。
那是天生的贵族,享受是应该的,是需要仰望的。
可只要在报子上。
书写文章。
将六国贵族批判下去,久而久之,不仅能让六国贵族的名声变臭。
更能够让百姓拥有更多的见识。
............
好主意!
众臣们纷纷惊叹于赢羽的思想!
赢羽道:“众臣们,本太子需要一个文章犀利,能针砭时弊的文才,来当秦时日报的主编,可有推荐?”
一时间。
众臣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说实话。
大秦统一不久。
整个朝堂武将居多,文臣并不多,而且每个文臣都有其分内之事。
如真要说到谁的文章犀利。
谁能够针砭时弊。
那绝非李斯莫属。
李斯当初奏书《谏逐客书》便是极好的文章。
但是!
李斯乃是丞相,总不能让他放着丞相不做,去对付六国贵族吧?
安静了片刻。
终于。
冯去疾似乎想起了什么。
他对着赢羽拜道:“回禀太子,臣还真有一人推举!”
赢羽惊喜道:“哦?”
冯去疾道:“此人平时勤奋好学,思想机敏,对历代律令颇有研究。而且生性勤俭节约,从不奢侈浪费,对于天下大事颇具独到的眼光,臣曾经和他秉烛夜谈,自是佩服他的见识!”
赢羽闻言,开心道:“好,本太子就是需要这样的人才,此人现在在哪?”
冯去疾道:“此人入仕许久,一直得不到晋升,当初被陛下发放到沛县当了主吏掾,臣惋惜其才华被埋没,故而斗胆向太子举荐!”
沛县?
主吏掾?
赢羽瞪大眼睛,看着冯去疾,惊讶道:“冯丞相,你说的不会是萧何吧?”
冯去疾一愣。
萧何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主吏掾!
在大秦根本没有什么名气。
只不过。
当初萧何入仕途之时,曾经拜访过冯去疾。
冯去疾觉得他是个人才。
所以。
疏通关系,让他去沛县当了一个主吏掾!
想着什么时候有适当的时机。
再向陛下和太子推举!
谁曾想!
赢羽竟然一言道破了萧何的名字。
冯去疾都吓一跳。
太子怎么会认识一个寂寂无名的文弱书生?
冯去疾惊讶道:“臣说的正是萧何,太子殿下难道认识此人?”
赢羽顿时语塞。
他倒是不认识萧何,但却对萧何的大名如雷贯耳啊!
萧何是谁?
那可是辅佐刘邦起事,西汉的开国功臣,初汉三杰之一。
刘邦能够成功。
绝对少不了萧何的功劳.
这绝对是一个人才。
不仅看人有眼光,从一开始就看出刘邦器宇轩昂,风骨不凡,谈吐也有别于众人!
是大贵之相,所以对他格外佩服!
并曾多次利用职权暗中袒护他。
完全可以说。
如果没有萧何一路的辅佐,刘邦未必能成功。
这样的人才。
赢羽自然不会留给别人。
他看向冯去疾,笑道:“萧何此时在沛县?”
冯去疾道:“不,萧何就在咸阳城,昨日他还来拜访过我!”
赢羽笑道:“正好,宣他入殿!”
……
咸阳城东街。
萧何正在驿馆收拾行囊。
他已经来咸阳好几次了,自从走上仕途,他就在沛县当主吏掾。
这官太小。
想要在进一步十分艰难,几次送礼都没有什么成效。
本身就穷。
能送的礼也不多。
能送出去,这还是托了他和冯去疾之间,隔着八竿子打不着的门徒关系。
这次来拜见冯去疾。
他已经打定主意。
如果还是没有起色,就回到沛县,不再想升官的事情。
沛县也不错。
至少没事还能和刘邦、樊哙几人喝酒谈心。
就在他准备回沛县的时候。
忽然。
一个太监走了上来,看了一眼萧何问道:“你是萧何?”
萧何一愣,连忙恭敬道:“公公,微臣沛县主吏掾萧何,有何事?”
太监道:“奉太子命,宣萧何入咸阳宫觐见!”
萧何闻言。
顿时感到头皮发麻。
萧何向来都有大志向,他觉得自己一身本领,不甘心就当一个小小的主吏掾。
他想要进入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