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历史盘点:始皇陛下赢麻了》最新章节。
北宋
建隆年间
赵普手中的笔顿住,眉头不自觉地皱起。那一阵寒意从后背蔓延至全身,令他心里无端升起一丝忐忑。
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悬挂在外面的金榜,那随风飘动的金榜在他眼中竟似带着某种难以言说的诡异。
“难不成这是在盘点我?”这个念头一旦涌起,便如跗骨之蛆般挥之不去。赵普起身,缓缓走到窗边,望着那金榜出神。
阳光洒在金榜上,本该是荣耀辉煌之景,此刻在他眼中却像是一层虚幻的表象,背后似乎隐藏着重重危机。
他回想起这些日子处理的公文,一桩桩、一件件,虽自认为都依律而行,可官场复杂,人心难测,难保不会有人从中挑刺,借着金榜之事做文章。
想到此处,他不禁握紧了拳头,心中涌起一丝愤懑。自己一心为公,日夜操劳,难道真要被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算计?
窗外微风拂过,金榜轻轻晃动,发出细微的声响,在赵普听来却似警钟长鸣。他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要镇定。
不管前方有何阴谋,他赵普行得正坐得端,定不会被轻易扳倒。转身回到桌案前,他重新拿起笔,眼神恢复了坚定,继续处理未完成的公文,仿佛要以手中之笔,书写自己的安稳与公正。
他冷静面对,不能自乱阵脚,只是接下来的日子,怕是要在风云变幻中度过了。
次日
金榜将今日盘点的人物给放了出来。赵普站在书房中央,目光直直地落在那金榜之上。“赵普”两个大字如同重锤,狠狠砸在他的心间,手中的毛笔“啪嗒”一声掉落,在光洁的地面上滚动了几下,留下一道墨痕。
他的眼眸瞬间瞪大,脸上满是不可置信的神情。原本从容淡定的神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慌乱与震惊交织。嘴唇微微颤抖,似是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一时语塞。
书房内安静得可怕,只有那毛笔滚动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格外清晰。他的大脑一片空白,怎么也没想到今日金榜盘点的人物竟会是自己。
过往的种种经历、朝堂上的权谋争斗、为官家出谋划策的日夜,此刻如同走马灯般在他脑海中一一闪过。
一阵微风从窗外吹进来,轻轻拂动着金榜的边角,发出细微的声响,也让赵普渐渐回过神来。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心中却忍不住猜测,这金榜此次盘点自己,究竟是福是祸?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深意?
在这复杂的局势下,自己又该如何应对?思索间,他缓缓蹲下,捡起那支毛笔,紧紧握在手中,仿佛握住了自己未知的命运。
【赵普,字则平,乃是五代至北宋初年的一位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赵普的早年经历颇为丰富,他曾担任过后周大将赵匡胤的幕僚。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赵普以其卓越的才智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逐渐成为了赵匡胤的得力助手。
显德七年(公元 960 年),历史的转折点降临。在陈桥驿这个看似平凡的地方,一场惊天动地的兵变正在酝酿。
而赵普,就在这场兵变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巧妙地运用自己的智谋和策略,协助赵匡胤顺利地完成了黄袍加身的壮举,从而建立起了宋朝这个伟大的王朝。
然而,宋朝的建立并非一帆风顺。在初期,局势依然动荡不安,各种势力错综复杂。
面对如此艰难的局面,赵普展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才能。他为赵匡胤出谋划策,参与制定了一系列稳定政权、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
其中,最为着名的便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方针。这一方针犹如三把利剑,直插地方藩镇的心脏。
通过杯酒释兵权等一系列举措,赵普成功地解除了石守信等大将的兵权,削弱了地方藩镇的势力,将军事、财政等大权牢牢地集中于中央。
这不仅有效地巩固了宋朝的统治,使得政权更加稳固,社会秩序更加安定,也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举措不仅消除了潜在的军事威胁,还为宋朝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而除了“杯酒释兵权”这一着名的策略外,赵普还有一个重要的计谋,那就是“雪夜定策”。
北宋建隆元年(公元 960 年),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开封城被洁白的雪幕笼罩,大街小巷寂静无声。然而,在赵普的府邸中,却气氛热烈。
宋太祖赵匡胤与赵普相对而坐,几案上烛火摇曳,窗外雪花簌簌落下。
赵匡胤刚刚黄袍加身,建立宋朝,但天下尚未平定,周围割据政权林立,北有北汉、契丹虎视眈眈,南有南唐、吴越、后蜀等国各自为政。
如何统一天下,成了赵匡胤心头的大事,于是他在这雪夜微服来到赵普家中商议。
赵匡胤看着窗外的雪景,缓缓说道:“朕自登基以来,日夜忧虑天下未平。如今诸国纷争,朕欲大展宏图,爱卿以为该从何处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