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历史直播间:随机创死一位老祖宗》最新章节。
【建炎四年,洞庭湖地区出现了一股不满南宋统治的反抗势力,农民钟相带领不满宋朝的农民们起兵反宋。】
【宋军将领孔彦舟派遣奸细潜入起义军,里应外合俘虏了钟相父子,不久之后,钟相便被杀害。】
【虽然钟相被杀害了,但是他的起义军却并没有消失,同样是农民起义首领的杨幺接手了钟相的势力,与夏诚、黄佐、周伦、杨钦等人一起,坚持与南宋进行抗争。】
【洞庭湖地区多江河湖川,地形复杂,杨幺等人利用地形便利,与宋朝周旋了五年有余,这期间南宋多次派人镇压招降,但都没有什么效果,渐渐成为了南宋的心腹大患。】
【这些人实在是太难缠了,宋高宗赵构看到了岳飞超强的战斗力和领军能力,灵机一动决定派岳飞去剿灭这些起义军。】
【岳飞到达潭州后,并没有直接跟起义军打仗,反而是先招安。】
【岳家军军纪严明,实力强悍,很快,起义军中杨幺的部下黄佐就选择了投降,被岳飞编入岳家军。】
【随后,黄佐收到岳飞的指令,返回洞庭湖再次招安,最终招来了两千多人。】
【岳飞都是一边攻打起义军,一边对其进行招安,战事进行的非常顺利,大部分起义军的将领都听说过岳家军的威名,陆陆续续的选择投降。】
【起义被镇压,对于这些投降和被俘的起义军,朝中对于他们的 处理意见并不统一,最终还是岳飞力排众议,将这些人全部编入了自己的军队。】
【岳飞为赵构镇压了杨幺起义,为南宋解决了一个心腹大患,君臣之间的关系日渐和睦,赵构对岳飞也是越来越信任有加。】
{岳飞和赵构的蜜月期!}
{也就这个时候两人之间的关系最好吧?}
{是的,之后就不太行了,等岳飞开始北伐之后就更不用说了,直接就是忌惮了!}
{岳飞手中的军队本来就不少,这个时候还招安了了这么多。可以说,南宋的军队,现在一大半都在岳飞手上!}
南宋。
岳飞看着天幕上的发言发呆。
他想到了自己之前的一些行径,偏向军事的脑子终于拿了一点出来给政治。
天幕上说的事情已经是北伐之前了,为了北伐,朝廷又将其他军队也划给了他。
现在掰着手指算一算,自己手中的军队,差不多占了朝廷军队的七成了!
不只是岳飞,岳飞的其他将领们也在算这件事,但算来算去,他们都觉得没什么毛病,毕竟现在北伐是南宋最重要的事情,而他们岳家军又是北伐的主力军,有这么多的军队实在是理所当然。
憨憨点头.jpg
而岳家军中的那些脑子比较灵活的军师们,则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这么多军队,得亏自家将军没有造反的打算,不然的话,这分分钟就是再一次的黄袍加身啊!
【我们都知道,岳飞毕生的心愿就是能够北伐,收复失地,迎回徽钦二帝。】
【但是这个愿望,本质来说,其实是跟赵构的想法截然相反的。】
【靖康之变中,太宗一脉尽数被俘,只有赵构是漏网之鱼,所以南宋在建立的时候,不仅仅是因为有赵构这个正统,南宋还用迎回二圣、收复失地作为口号,这才鼓舞了宋朝臣民,扶赵构登基,这两件事可以说是南宋的立国之本。】
【可是口号喊的再响亮,那也只不过是赵构的表演罢了,他真的想要北伐,迎回二圣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国无二主,宋徽宗是他父亲,宋钦宗是他哥哥,虽然这两人都不干好事,但是相比起赵构这个宫女所出的皇子,显然是更加正统的。】
【宋徽宗赵佶作为父亲,更是天然压制赵构,若是徽钦二帝回来后,一心想要跟赵构争皇位怎么办?】
【所以,赵构显然是不希望徽钦二帝回来的,这也是他一心想要议和的原因之一。】
【这样一来,赵构就能向天下人解释为什么徽钦二帝不回来,当然是因为他们大宋打不过金国啊!】
【主战派们一心想要北伐,这跟皇帝本人的政治倾向是完全相反的。】
【岳飞作为力主北伐的将领,不止一次在给赵构的上书中提到过迎回二圣,这让赵构很不高兴,君臣之间渐渐的起了嫌隙。】
【此时右相张浚觉得时机成熟,趁机上奏:南宋内部安稳,已经没有了内忧,现在是时候解决外患了。】
【张浚上书也是因为想要北伐,并且为了让赵构更加安心,还想要赵构移驾建康躲避战祸。】
【这件事遭到了左相赵鼎的强烈反对,最终赵构选了个折中的方案,移驾平江。】
【赵构这个时候其实也是想要北伐的,或许在赵构眼中,金国的强大毋庸置疑,就算是岳飞,估计也要花好长时间才能与金国相匹敌,这样的话,可以先打着嘛,要是能把金国打到议和,是再好不过了!】
【赵鼎跟张浚不和,两人常常意见相左,再加上赵鼎这个人直言进谏,有些话说的也很不好听,十二月,赵构找了个理由,将赵鼎罢相。】
【赵鼎罢相,南宋的政权就全部落在了张浚的手中,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赵构听从张浚的建议,移驾建康。】
【正巧此时淮西军统帅刘光世作战失利,淮西军的军权交给谁成为了朝堂众人紧盯不放的一件大事。】
【在前往建康之前,赵构跟岳飞见了一面,君臣二人激动的聊了好久,高兴的赵构决定把刘光世所部王德、郦琼等五万余兵马拨给岳飞。】
【这让岳飞很高兴,岳飞手中的军队本来就不少,再加上淮西军,那么北伐就有希望了!】
【岳飞高兴的再上书,这个时候的岳飞终于聪明了一点,在奏折《乞出师札子》中再也没有提及要迎回二圣之事,仅仅只是阐明了自己关于北伐的一些构想。】
【只是,盯着淮西军的人,不只有岳飞这位将领,还有文臣,这人就是右相张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