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枭主

第259章 法不容情(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寒门枭主》最新章节。

如此一来,对受害者家属不公平,会让人认为律法如同虚设。

会让那些权贵更加肆无忌惮,会影响大汉各地治安。

虽然是一件不太大的事,对后续的影响可不小。

“若是犯的小罪,我夫君可以对他从轻发落。这可是闹出人命了,你们应该很清楚这事情很严重。”

要维持律法的威慑,让他们遵守律法。

“他们曾经是穷苦百姓,也被人欺负过。那些权贵无视王法,肆意欺负我们。难道你们忘了?”

沈蓉语气重了几分,大家身份地位提高了,可不能忘了曾经过往。

“我们没有忘,沈敖是我们侄子。他年轻冲动,还请陛下判他流放之罪。”

沈三金向江易跪拜,求他饶恕沈敖的死罪。

“你们是没有忘记曾经,因为身份地位提高了,有些所作所为跟大梁权贵没区别。”

江易有些不悦,最痛恨的就是滥用特权。

这也给他提了个醒,以后好好教育子女,让他们也遵纪守法。

“还请陛下开恩,然后饶他一命。”

沈氏夫妇跪拜在地上哭求,又向沈蓉跪拜。

“只有处决了他,才能平民愤。他若想多留几个后人,那就抓紧时间了。”

只要江易批准了,明年秋后处决。

就算是大赦天下,犯这种死罪的人不会被赦免。

沈氏夫妇落泪不止,他们小声地哭泣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小蓉,你就向他求求情。饶了沈敖一命,他以后不会再犯了。”

“他也不是小孩子了,犯了错就要承担责任。别怪我们不讲情面,他所犯的事可不轻。”

沈蓉无奈一叹,沈氏夫妇这么做太让人为难了。

“朕决定让三司会审,让受害者及家属前来诉讼,把沈敖押解到长安。”

这件事要公开审理,给受害者及家属一个交代。

让长安百姓旁听,让他们知道,犯了罪就要受到惩罚。

也是提醒地方官,要有法可依,执法必严。

“如果他在犯罪之前有立功,可以减轻他的罪罚。”

比如参加了几场战役,在作战中立了军功。

如果有爵位,就可以拿爵位抵罪。

沈敖没有立军功,也没有爵位,只是仗着宁乐侯之名欺压弱者。

沈氏夫妇无言以对,这确实不好办。

他们侄子从小就顽劣,长大之后跟一群狐朋狗友鬼混,可没少打架斗殴。

“他父母英年早逝,临终之前交给我们抚养,他也是个可怜的孩子。”

安秀娟也哭累了,坐在地上,说起了沈敖的经历。

想以此打动江易和沈蓉,让他们宽恕沈敖的罪。

他说了好一会儿,夫妻俩听了之后,确实挺同情沈敖的。

去法不容情,还是决定三司会审,给受害者一个公道。

大汉才建国几年,社会风气一定要正。

不能像大梁那样,一些权贵行为肆无忌惮。

弱势群体被欺负了,没有人帮助他们,会让他们感到绝望。

这会给隔离治安造成不良影响,此例绝不能开。

“你们换位思考一下,若你们无权无势。被沈敖这样的权贵欺负,又申诉无门。你们作何感想?”

江易让他们换位思考,如此一来,就应该能想得通了。

人有私心的一面,这是人之常情,可有些事不能过度纵容。

为了天下安定,也是为了以后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有时候必须狠下心来。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回八零:东北猎户的救赎之路
重回八零:东北猎户的救赎之路
东北猎户的救赎之路:酗酒的王大海获得重生,之后洗心革面,利用打猎和供销社上班,成功获得第一桶金,却也遭遇诸多嫉妒,家庭几次背害,妻子自己三次遇险。他斗村霸,战劫匪,和地头蛇交朋友,在江城开饭店,逐步提升实力。又选中高级人脉,抄底企业,南下经商,成为商人传奇,。最终四世同堂,一百岁高龄完美收官。
迷人的小祖宗
仙人至尊
仙人至尊
关于仙人至尊:韩老六,阴差阳错成为了一名修士,由于体内阴气过于浓郁,需要时时刻刻提防漂亮女鬼,女妖精们的觊觎!慢热型修仙爽文,主线循序渐进,力求合情合理,诸位道友千万不要因为书名怀旧而劝退!
江湖遇故人
神魔录传
神魔录传
本因渡假,确成了厄运渡劫。劫后余生成为最强的逆行者,最美好的相伴却成孤寡一人,红颜坠陨陈枫独活。七龙山吞龙珠护我大夏五百年,钟蒙在陈枫生前最后十三字生生印入陈枫脑海!多年后后陈枫闯禁地入地府驻大夏谋商断政,护大夏五百年安宁成为人间最强者只为等待钟蒙奇迹的复活!
孤影随形
被赶回乡下后,我带着全家暴富逆袭
被赶回乡下后,我带着全家暴富逆袭
一睁眼,董华重回到85年。那年,首富沈家找回真少爷,而他这个假少爷被赶回贫穷的乡下董家。他不相信把他捧在手心的爸妈居然绝情的抛弃他,难道他们对自己的疼爱都是假的吗?他不甘心,反复上门想寻求一个答案。可他们有了真少爷压根不待见他。他们大骂他是罪魁祸首,害得他们的亲骨肉流落在乡下十八年,吃尽苦头,受尽蹉跎,是个大混蛋!他受不了打击,从此萎靡不振。乡下的爹妈以为他娶了媳妇就会好起来,给他物色了一个好媳
殊华
乡野无敌小医仙
乡野无敌小医仙
小傻子孙小龙被王小梅无意间打伤了脑袋,获得了千年神医传承,开启神话之路,神功天下无敌!神医之术救治了许多疑难杂症,造福了蛤蟆村的老百姓!
乡村小二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