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连大明,开局吓懵朱元璋

第290章 购买三百辆冷藏车!(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手机连大明,开局吓懵朱元璋》最新章节。

在随后整整半天的时间里,

马皇后、怀庆与雨蝉三个女人仿佛化身购物狂魔,手指在手机屏幕上不停点击,各种商品被纷纷加入购物车,下单付款一气呵成,开启了疯狂买买买的模式。

等将所有物资购置完毕,赵凡便着手准备前往朱标处获取武器。

只是当下有个棘手的问题摆在面前,

那便是需要租车,

毕竟之前的冷藏车都遗留在了崇祯所处的时代。

赵凡心中暗自思量,此次定要多带些冷藏车过去才好。

想到此处,他拨通了住在附近锦衣卫们的电话,

当得知他们昨日已经顺利拿到驾照之后,赵凡不禁大喜过望。

事不宜迟,赵凡立刻奔赴商业局,打算注册一家物流公司。

他决定!

不租车了,直接买车!!

通常而言,注册公司需耗费诸多时日,但赵凡财大气粗,他大手一挥,砸下几十万,仅仅不到十分钟,营业证便已到手。

紧接着,他率领三百名锦衣卫浩浩荡荡地开往汽车市场。

原本赵凡身边仅有数十名锦衣卫,

然而朱标出于对家人安全的考虑,执意增派人手,赵凡思索一番后,也是欣然应允。

赵凡早有先见之明,预见到日后或许会有驾车运输之类的事情,因而,他早就提前安排这三百名锦衣卫去学习驾照。

上次前往崇祯那边时,他们还没有拿到驾照,

无奈之下,赵凡才冒险雇佣其他人。

但此次情况截然不同,刚一归来便得知他们驾照已到手,赵凡心中自是畅快无比。

如今有了这三百名能够驾车的人手,赵凡决心要在滨海市的汽车市场大干一场,目标是横扫整个市场,购置三百辆最为昂贵、性能最佳且容量最大的冷藏车。

倘若滨海市的车辆数量不足,他甚至已计划好前往隔壁市继续采购。

不过在此之前,赵凡先给上次租车的老板拨通了电话,

毕竟人家的一百辆冷藏车还在自己手中。

他打算先妥善处理此事,再安心买车。

电话刚一接通,租车公司老板那激动的声音便传了过来,甚至带着些许哽咽:“老弟啊!你可算是有消息了,你晓得这半个月我是咋熬过来的吗?我都差点去报警了啊!”

要知道,那可是整整一百辆冷藏车啊!

当初赵凡只说租用十天,并且仅仅交付了十天的租金。

起初,由于赵凡交了押金,租车公司老板并未过多担忧。

可他万万没有料到,如今已过去将近二十天,赵凡却仿若人间蒸发,毫无音信。

电话拨打过去,不是提示不在服务区,便是已关机。

在最近这十天里,租车公司老板心急如焚,成百上千个电话打给赵凡,头发都急白了一半,甚至已经做好打算,如果明日仍无赵凡的消息,便即刻报警。

此刻接到赵凡的电话,他心中的喜悦简直难以言表。

赵凡点燃一支烟,深深吸了一口,从老板的话语中,他能真切地感受到对方等待的焦急与煎熬。

于是,他缓缓开口说道:“老哥,实在对不住,让您久等了,我这给您赔不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野史!
三国野史!
关于三国野史!:东汉末年,天崩地裂,黄巾席卷,预示着一个前所未有的乱世降临。这不仅是王朝的崩塌,更是一个武道法则取代礼教秩序,黑暗力量悄然滋生的血色年代。在这个世界里,英雄们的力量源自对天地之“气的掌控和对个人“意的锤炼。战场上的杀伐之气可凝成“煞气,助长功法威力,却也侵蚀心智。曹操的“霸者之意睥睨天下,却难掩对力量的无限贪婪;刘备聚拢“仁德之气,但也需在黑暗现实中挣扎求存;孙氏则凭借江东水脉修
天字第一等
寒门科举小懒娃
寒门科举小懒娃
狗娃上辈子运气不好,勤劳一辈子啥也没落着,一辈子白干。这辈子只想有吃有喝的,躺平度过一生。谁知道,老赖家已经有一个懒汉了,就是狗娃他爹,容不下第二个懒汉了。只能被推着上进,推着努力。(原书名:农门懒娃娃考科举)
豆腐黑
我被王莽拉着穿越
我被王莽拉着穿越
新来同事叫王莽,这小子怎么跟皇帝一个名字啊喂?!合租,穿越,莫名将我牵扯进去的历史漩涡。鞭打阿慈,被老朱当枪使,和女帝的黄梅之约,受命李二的委托,三国的激情热血,见证汉朝的无奈。龙符?!背后的巨大秘密……那个等了我千年之久的迷人老祖宗!
江啊江月韩
开局造反,先杀皇太孙
开局造反,先杀皇太孙
永徽六年,太子赵弘去世,赵贤穿越成其庶出二子,不受宠且处境艰难。系统发布“提刀造反,进行玄武门之变”任务,失败即丧命。赵贤利用三千禁军,在玄武门斩杀赵显,随后逼宫赵治。他凭借一系列谋划,成功掌握局势,却也面临来自朝堂各方势力的巨大挑战。
空城三梦
三国:什么!貂蝉是我姐!
三国:什么!貂蝉是我姐!
任小平猝死,却意外赶上了穿越的时空火车好消息:住豪宅,穿华服,奴仆成群。坏消失:有个叫貂蝉的姐姐和一个叫吕布的姐夫更坏的是:目前他,人在小沛哦豁,再有几年吕布就嗝屁了,他这个小舅子还能落的好。任小平此时很忧愁,就吕布这经常不听话的莽夫,陈宫都带不动,他不觉得自己就能为吕布逆天改命。哎,等等!任小平突然发现,吕布这娃,似乎,好像,是一个‘耙耳朵\’呀。身为耙耳朵之省长大的男孩,没有谁比他更懂耙耳朵
乡间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