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帝国之我若身为建文帝》最新章节。
随着锦衣卫重设与东厂的新立,京城之中和地方上大批燕王一系的官员被抓捕。
看着锦衣卫都指挥使蒋正递上的奏折朱允炆暗自皱眉:“白莲教?他们不是被太祖皇帝给清扫干净了吗?这又是从哪冒出来了的?”
“陛下,其中涉及到一些前朝隐秘微臣也不曾得知。
只知道太祖爷起兵之时所投身的红巾军便是这白莲教其中的一个分支,即便是太祖皇帝称吴王时也还是受白莲教管辖。
直到元至正二十八年其首领小明王不知所踪后,白莲教便从此销声匿迹了。直到洪武二十五年,兴宗皇帝病逝前,白莲教才突然出现在西安一带。当时微臣奉太祖皇帝之命,秘密前往西安调查白莲教。只不过一直到微臣获罪前都没有丝毫头绪,但微臣却从未忘记这件事所以臣在得到陛下命令重设锦衣卫时,便派人留意这白莲教。
微臣心中怀疑兴宗皇帝陛下之死,与白莲教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蒋正顶着压力将内心的想法给说了出来。
“什么!”朱允炆得到这个消息也是大为震惊虽然历史上对朱标的死总有些人往阴谋论上推,认为是文官集团想要打击淮西勋贵,从而换一个好掌控的皇帝而毒害了了朱标。
看似符合逻辑,朱标一死朱元璋立建文帝为皇太孙,随后朱元璋便清洗了大批的淮西勋贵,随后继位的建文帝也开始重用文臣。但这些都是根据既定事实掐头去尾,为一个已经发生的事去编造一个符合他的逻辑。
首先明初的文官集团并没有能够左右皇帝决定,谋害皇子性命的能力。再者朱元璋坐拥天下最厉害的特务机构,任何的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并不会给文官集团谋害太子的机会。即便文光集团能够墨合太子东窗事发之后依旧逃脱不了朱元璋的血洗。
但今日朱允炆却是了解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可能性。
平复心情朱允炆继续开口问道:“说说你的推测!”
“微臣在搜查齐黄二人余党时,在已经离世的前任太仆寺少卿家中搜到了一封洪武二十五年寄往西安的信件,上面详细记载了兴宗皇帝出巡西安的具体的路线与时间。同时他家中还有一密室里面供奉着明王像。”
朱允炆听到这里忍不住打断道:“既然是寄出的信件,为什么会在他家里出现这不合理啊?”
“陛下,微臣也曾询问过那太仆寺少卿之子。他说他父亲习惯将书信记录两份一份发出一份留存,说是工作习惯。毕竟太仆寺负责陛下日常出行,所有的文件都是一式三份进行留存的,所以微臣以为并无不妥。”
“那你是如何将这些与白莲教联系起来的。毕竟太祖皇帝起兵时所属的便是红巾军,他的部下有信奉白莲教的,并不稀奇。”朱允炆继续询问。
“起初微臣也没有过多在意,但就在前日微臣收到属下汇报来的消息,白莲教正通过一个名叫王庭和的山东商人大肆收集粮草,运往真定府。前前后后大约有一百五十万石!
白莲教屡次在我朝局动荡之际出现,结合兴宗皇帝去世时。太祖皇帝陛下臣命令我调查白莲教的行踪想必当时太祖皇帝也定是有所怀疑的。”
“毕竟当初是白莲教率先扛起反抗暴元的大旗。小明王也一度被推崇为天下义军之主。但小明王的突然失踪和随后太祖皇帝建立大明,白莲教是完全有理由蛰伏起来暗地里给朝廷使绊子的。”
朱允炆沉思片刻开口说道:“你的这种怀疑也不是毫无道理。吩咐下去,密切注意白莲教的动态,切记不可走露半点风声。”
“白莲教秘密运送的粮草去向你可知晓?”
“回陛下,其中最先筹集五十万石已经在三月前送往了北平,随后,他们又分三批往北平送了大约六十万石。最近一批大约四十五万石已于十五日前从福建装船运往天津。但在山东港附近停留了三日,据探子来报他们再次出发之时,大约有八成的船只吃水变浅,可能是秘密将粮草卸下运往了山东境内。”
“哈哈哈!有趣!有趣!事情变得越来越有趣了!看来江南的那些世家大族也想来插上一脚,总有刁民想害朕啊!”朱允炆笑道。
“朕问你,长兴侯的军队到哪了?”
“回陛下的话已于八月十三日抵达真定城外。”
“传朕旨意命长兴侯驻扎真定保定两府严防死守不得主动出击。同时命魏国公率朵颜三卫袭扰燕王腹地。
你也不要闲着,继续加强对燕军的情报深入,同时让江南地区的锦衣卫严密监视,地方富商豪绅的一举一动。重点是那些个欺压百姓,勾结白莲教和地方官员的地主豪强们。你们的任务就是将他们所有的钱财给朕一分不差的统计出来。”
“是,微臣领旨!”
待到蒋正走后朱允炆才对着一旁的魏贤说道:“大伴,自从长兴侯出征半个月以来朕总是觉得心神不宁的。是不是要出什么问题啊?”
“陛下,您这是关心则乱。长兴侯戎马半生尤其擅长防御战断然不会出什么差错的。
只是这白莲教由来已久,极其擅长蛊惑人心,老奴担心他们会对朝廷不利啊!陛下不得不小心应对。”
对于违宪的担忧,朱允炆却是不以为意道:“相较于白莲教,朕更担心的是那些与其勾结的富商豪绅,地主官员们。他们才是我大明的心腹之患呀!
白莲教无非是利用了百姓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归根结底还是我们这些统治者们没能给百姓一个安定生活的原因。
只要朕励精图治让天下太平白莲教自然不攻而破,可那些心怀不轨的富商豪绅地主官员,他们只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一切到时候必定会将我大明的天下搅得天翻地覆。
朕曾听闻在洪武一朝江南有个富商叫做沈万三,号称富可敌国。想必现如今江南那些人的定比朕有钱许多,你说要是朕给他们都抄家了是不是就能做一个富家翁了。”
“那是必然,那个沈万三被太祖皇帝抄家时,所有的财产加起来能抵得上我大明朝五年的税收。就抄家一事,老奴以为陛下应当向锦衣卫都指挥使蒋大人讨教一番。毕竟他们人人都有一本抄家心得呢!”
魏贤的回答顿时勾起了朱允文的好奇,赶忙追问其中细节。
魏贤也是把自己知道的都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哈哈哈哈,没想到抄家也是一门学问。等到平定此番祸事朕一定要亲自抄几家玩玩。”
就在朱允炆与魏贤讨论抄家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同时。
北平燕王府,书房之内。
朱棣对一旁的军需官胡濙问道:“白白莲教答应本王的粮草可曾送到?”
“回殿下,最后一批粮草十万担已经入库,半年多以来,白莲教运送粮草前后总计一百一十万石和当初所说的一百五十万石,还有四十万的差额。
白莲教使者解释是因为此次运输海上风浪太大,途经山东时船队损失严重,只能等秋收之后再组织船队运送余下的粮草。”随后胡濙又将阎王军队中军备的详细情况进行了汇报。
张玉听完之后,也是忍不住怒火说道:“白莲教这一帮乱臣贼子阴沟里的老鼠,听末将查实他们哪里是途经风浪损失惨重。在山东时,他们在秘密港口停留了三日卸下了不少粮草,分批藏入了山东境内。而且在途经天津卫前便有大半船只离队往高丽境内去了,他们打着为殿下筹措粮草的由头,私底下与南洋,高丽,倭国进行贸易往来长达半年之久。其中,涉及粮响,布匹,盐,茶甚至火药,兵甲获利之大难以想象。
前些时候,山东的探子来报白莲教,在山东境内养有私兵超过八千之众。”
张玉语气难免担忧地说道:“殿下白莲教众人所图甚广,不得不防啊!末将怀疑其与倭国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大明东南沿海之所以倭患不断,这背后,便有着百炼教的推波助澜。此番白莲教向陛下提出的要求,我们断然不能答应。”
张玉作为朱棣的心腹大将,掌握着朱棣秘密组织的谍报机构。其中大多都是朱棣尚未就藩时任锦衣卫指挥同知的旧部。在洪武一朝朱元璋裁撤锦衣卫后,大多数锦衣卫投身军中朱棣就藩之后便将其网罗到自己麾下。
这些天,张玉一直在对白莲教进行暗查和监视。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本在大明境内看似早就消失匿迹的白莲教,居然已经渗透到了大明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东南沿海一带,江浙地区,因为洪武一朝的高压统治,白莲教发展的信徒竟多达三十多万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