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风之花雨

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双向奔赴(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兴风之花雨》最新章节。

苏冷不仅唱声,兼得唱情,绝对称得上声情并茂。

以曲引人,以词感人,以情动人。

尽管舞姿轻缓,神韵缥缈似仙,更有如花似玉的容颜,千娇百媚的转眸。

连见多识广的风沙都被深深吸引,一时失神,在场宾客的反应可想而知。

听得如痴如醉,眼神大多狂热。

苏冷换曲间隙,喝彩声振聋发聩,赞美声不绝于耳。

风沙听旁边有人赞道:“雪面澹眉天上女,凤箫鸾翅欲飞去。玉山翘翠步无尘,楚腰如柳不胜春。不愧是三甲金花之首,当真精采绝伦。”

其实他距离风沙还有点距离,但架不住风沙耳朵尖。

另一人亦吟诗赞道:“体轻似无骨,观者皆耸神。曲尽回身处,层波犹注人。”

风沙暗暗点头。

他觉得刘禹锡这首更加合适,之前那首“赠元载歌妓“有色无声,不完全应景。

那人又补了句:“今晚不知谁家的幸运儿,竟能有幸一亲香泽啊!”

神态语气,充满嫉妒。

先一人叹道:“总不过是那三家人,你我这等小人物,可不敢想。”

他听出人家其实在怼他,是以语气有些讥讽。

好像在说,你选诗恰当又如何,还不是跟我一样,顶多远观遐想。

所谓三家,正是岳蒲李三家。

如今身处岳州军政高位才有资格参与争位。

未必是三家的嫡系,一定是三家的附庸。

后一人似乎有些不忿,与之争辩几句,可是明显心虚,底气不足。

苏冷色技冠绝岳州,入幕之宾无白丁,性素矜持,只卖艺不卖身。

市井百姓或许会一厢情愿认为苏行首品行高洁,出污泥而不染。

来此宴会的人非富即贵,大多清楚苏冷曾是两任岳州刺史的禁脔。

无怀璧之能怀璧,等于找死。

这时,苏冷再起一首,两人立时闭嘴。

各自拿火热的目光凝注,脸上露出忘情之色,几乎跟着引颈高歌。

虽然碰不得苏冷,并不妨碍他们随乐入情,因舞动心,心动迷恋。

眼睛乱看一下,脑袋乱想一下,谁也管不着。

绘影不知何时回到主人身边,倾身凑唇,红着脸向主人悄声低语。

她刚才跟着苏冷前去后台化妆更衣,亲自确认了苏冷身上的刺印。

刺印的内容甚至比刺印的位置还要羞耻。

听苏冷的话风,其实她和潘叔三感情不错。

刺印只是宣示独占,硬说情趣也未尝不可。

蒲桑的刺印才是赤裸裸的羞辱。

绘影可以理解苏冷的双重标准。

因为她在主人跟前,尤其私下里,其实也没什么尊严。

不过,这是你情我愿的事。

跟自家主人是情趣,换做别人,那就是莫大的侮辱了。

听着绘影在耳边滴咕细节,风沙显得超乎寻常的平静。

对于真正的大人物来说,普通人眼中高不可及,寻常权贵看来艳帜高张的花魁,其实也就只是玩物,甚至连玩物都算不上。

蒲桑这才哪到哪呢!远不是最过分的。

稍不如意,惩戒蹂躏比比皆是,即杀食之都不是没有。

绘影很快说完,看了看正在台上妙歌蝶舞的苏冷,又扫视附近如痴如醉的男宾,心内浮现出一种荒谬绝伦的感觉。

如果在场这些如痴如醉的男人知道他们趋之若鹜的绝色名妓私下连畜牲都不如,尊严被剥夺殆尽,会是何等感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