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三百零三章 打起来了,北虏的使团打起来了!(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朕真的不务正业》最新章节。

两个使者前来应昌见戚继光,其实是一个很犯忌讳的事儿,戚继光最好的做法是不见。

三娘子的两次到访都是得到了大明皇帝的首肯,是为了让三娘子知道大明军的现状,省的做出战略误判,而这两个使者,朝廷不知道,而戚继光最好就是什么都不做,让他们哪来的回哪里去,这样对戚继光而言最为安全,否则朝中的言官,最少也要弹劾戚继光一个阴结虏人的罪名。

什么都不做,对自己有利。

陈大成倾向于不见,而戚继光选择了见。

这是一种危险的做法,可是戚继光还是见了,见的理由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实现陛下对草原的战略,以战促和,用斗争争取和解,如果不是要军事驱逐,那必要的沟通还是需要的,而戚继光有陛下赐予的天子剑,那是陛下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赐予,至今,陛下从未收回,戚继光领兵在外有便宜行事的权力。

比如晋党发动了叛乱,戚继光就可以选择放下既定目标,回京平叛。

戚继光有见的权力,有见的理由,所以他选择了接见,陈大成无法阻拦他也知道戚继光从来没有变过,和张居正一模一样,先公后私,先思虑大明的国朝利益,至于自己的荣辱,反而放在了身后去考虑。

“拜见戚帅!”土蛮汗和俺答汗的使者,那是大眼瞪小眼,他们被戚继光安排住的紧邻,不仅如此,还一起召见了他们,这种安排差点让双方打起来。

土蛮汗的使者是土蛮汗的继承人长子布延,而俺答汗的使者是长孙扯力克,扯力克的情绪不太好,他在来的路上收到了父亲的死讯,这次的出使必须要成功,否则他将面临失去继承人的资格。

草原的继承说复杂有各种规矩,说简单,拳头大的就是爷。

“坐坐坐。”戚继光表情十分的温和,根本看不出来他是那个杀穿了土蛮汗的防线夺回了大宁卫,而后再次出兵将土蛮汗这个宗主可汗彻底赶出草原的战神,戚继光在不打仗的时候,一直都很温和,谦逊有礼。

“海东青带来了长生天的启迪,戚帅的威名连长生天都已经知晓。”扯力克的第一份礼物是一堆海东青。

布延听闻扯力克的话,立刻就讥讽的说道:“长生天?俺答汗都开始礼佛了,你再提长生天就不怕招惹天怒吗?草原的叛徒,还好意思说这些吗?”

“被打的抱头鼠窜的又不是我们右翼。”扯力克则十分淡定的回敬了一句,现在左右两翼的关系很差,双方都为了战败是对方的责任吵的不可开交,两个人的拉扯,根本还是为了谁要为战败负责而争论。

布延立刻说道:“若不是俺答汗遣你父亲到我父亲这里游说,我父亲被蛊惑,这次的应昌之战,也不会发生。”

戚继光眼神闪动了一下,被打的衔尾掩杀、跑的哪里都是的土蛮汗,居然不是舔自己的伤口,而是悍然发动了进攻,意图夺回应昌,土蛮汗到底哪来的勇气?

答案揭晓了。

死去的俺答汗长子僧格,亲自前往游说,并且答应合兵共击应昌,土蛮汗当然要搏一搏,战败之后,僧格为战败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用自己的生命再次证明了戚继光在军事上的强悍。

“还不是你父亲先找到了我父亲!现在赖到我们头上吗?长生天在上,你难道不承认这个事实吗!”扯力克拍桌而起,说起了曾经。

万历五年三月份,土蛮汗进攻彰武失败后,就开始联络俺答汗诸部,联络的人就是僧格,而僧格最终说动了老迈的俺答汗,才有两个万人队赶到了应昌,虎视眈眈。

这是土蛮汗的自救,但最后害了他,也害了僧格。

戚继光也不说话,就是看着他们吵架,也不觉得吵闹,只觉得有趣,陛下说过,在战败的时候,连呼吸都是错的,所以戚继光每次在用兵的时候,都会把自己放在战败的一方去考虑。

戚继光的立根之本,是他的战绩,他用一场又一场的胜利,堵住了所有言官的嘴,可是这些胜利实在太多也是一种困扰。

而在某些时候,要适当的犯一些错,让自己不那么完美,这样一来,就不会走到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皇帝必要除掉,以保住自己的皇位的地步,所以戚继光见两个使者也是自保,要给言官们攻讦的机会,如果太过于完美,难免让人联想到王莽谦恭未篡时。

皇帝也是官僚,皇帝的第一要务也是保护和巩固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甚至不受挑战。

戚继光见这两个使者,听他们吵闹,是为了犯错,也是为了自己生存去考虑,他和李成梁不一样,李成梁要狷狂,因为他在辽东,戚继光要有缺陷,有缺点,因为他在京师,这是他的生存之道。

戚继光绝对不是那种单纯托庇于张居正、托庇于皇帝,毫无任何政治智慧可言的莽夫,相反,他很懂朝廷。

扯力克和布延一直在吵,甚至都吵到辈分上了,戚继光仍然没有说话,直到二人词穷,没有什么话题好吵了才坐下。

“来者是客,看碗热茶吧。”戚继光看他们终于停下了演技劣质的表演,平静的说道。

这两位是一家人,如果把左右两翼看作两个完全分化的集体,是一种错谬,在戚继光的眼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北虏。

扯力克和布延互相看了一眼,这戚继光打仗厉害,这涵养的功夫也是一等一的强悍。

相比较他的军事天赋而言,戚继光在这方面是短板,奈何在文华殿上看多了演技精湛的表演,看多了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师爷,这两个人的表演,实在是拙劣至极。

这二人再能演戏,还能有朝堂上的明公能演?王崇古当年为了让自己家的狗到京营吃一份皇粮,居然要用谭纶咳嗽把谭纶弹劾走,就因为谭纶阻拦了王崇古提举京营将帅的名录,而且还大张旗鼓的就朝日坛咳嗽进行了讨论。

“戚某其实很不喜欢打仗。”戚继光坐直了身子,说出了第一句。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打仗的目的,从来不是建功立业为自己的子孙后代挣到一份世袭罔替的爵位,嘉靖二十九年,北虏倭患这两大军事危急之下,说大明亡国都是拥趸无数,他打仗的目的是但愿海波平。

他提出的口号,上报天子,下救黔首,从来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践履之实的实践,他这么说也这么做。

这大抵就是戚继光和张居正最大的共同点,先公后私,他们的主要目标里从来没有自己。

这话在扯力克和布延听去,就像是一个大嘴巴扯得他们脸生疼,一个在草原上逞凶,两次杀穿了土蛮汗,甚至以一万兵力,周旋在左右两翼的夹击之下,并且大获全胜的不世悍将,一开口就说,我不喜欢打仗。

那喜欢打仗该是什么样的?不喜欢打仗打成这样,那要是喜欢打仗,该打成什么模样?那战败方又是什么样的尴尬处境?

“能好好过日子,谁愿意打仗呢?隆庆二年,眼看着只有广州的倭患还未平定,彼时我部正打算南下广州彻底荡平倭患,我当时跟部将言此战之后,解甲归田。”

“京中噩耗传来,土蛮汗入寇京畿,戚某不得不带着客兵北上,镇守蓟镇,至此广州倭患又持续到了万历元年,被国姓正茂荡平。”戚继光说起了隆庆二年的旧事,那时候他已经跟陈大成等人开始商量打完了倭寇,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因为海波已平。

土蛮汗入寇了。

现在戚继光把土蛮汗赶出了他的老家,在大鲜卑山山道的大门口上,立了一个应昌,堵住了土蛮汗回家的路,从此以后,土蛮汗就是丧家之犬了,这如果放在中原王朝,就是播迁之祸。

这就是大明的报复,你入寇,我攻伐,对等报复,这就是战争的理由,现在大明强,打赢了。

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让敌人完全屈服于己方意志,这就是战争的根本目的,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之下,仍然无法调节矛盾,并且矛盾激化到了最激烈的程度时,不得已的手段。

佳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善战者服上刑。

戚继光作为这个年代最闪耀的军事家,在跟自己的武学弟子大明皇帝讲武的时候,说的两句话,他真的不喜欢打仗,军事行动是最后的手段。

“今日之果,昨日之因。”戚继光做了总结性的发言,今天这次会面的根本原因,不是僧格和土蛮汗的联袂,而是当初的入寇是原因,今天大明军的征伐是结果。

扯力克和布延都无话可说。

“戚帅,我们这番前来,是来乞和的。”布延思前想后,发现戚继光的话简直是无懈可击,连布延都觉得土蛮汗该打,俺答汗在嘉靖年间入寇,你土蛮汗在隆庆年间入寇,才唤醒了大明这头庞然大物。

那么放弃起因,直接寻求答案,才是正途。

“这要取决于二位的诚意了,大明劳师远征,靡费颇重。”戚继光仍然很平淡,选择了敲诈勒索,停战是可以的,但是战争赔款也要到位,如果没有战争赔款,那就威逼利诱。

“大明要什么?”扯力克攥紧了拳头问道。

戚继光抖了抖袖子,拿出一封信来,开口说道:“助军旅之费,三千头牛、一千五百匹种马,三万战马、十万驿马、十二万头羊;投降人口,不得相论;以后若有虏逃地投奔,不得过问,中国汉人若去投虏,拿住送还;虏打死汉人,以命抵命不得包庇,中国汉人打死北虏,罚牛一头骆驼一只,依中国法度处治。”

“有,各部台吉世袭之时,应当报备,得朝廷回执后,方可生效。”

“再有,中国汉人,出边偷盗虏人马匹牛羊衣物者,拿住送还,照依中国法度处治,虏人在中国犯案以中国法度处治,不得饶舌。”

“还有,北虏私越墙而来,打死无论,拿住充作奴籍。”

“到京为算,每年羊毛两万袋,良驹五千匹、驽马一万五千匹,无故缺少,则视为挑衅,大军征伐之。”

“欺人太甚!”扯力克一听就恼火了,这和当年签订的《俺答初受顺义王封立下规矩条约》完全不同,远远超出了当年的效力。

戚继光念完了上面的字,而后把手中的信收好,就那么静静的看着扯力克,笑着说道:“你可以选择不答应。”

扯力克立刻就没了脾气,的确他可以选择不答应,那就接着打,打到答应为止。

这封信,显而易见,是大明皇帝的书信,里面的内容就是让戚继光去提条件。

助军旅之费是战争赔款,在这个条款里,北虏和牲畜一样,都是战争赔款的部分,包括了战俘、逃虏。

司法上的要求,大明人犯案大明管,北虏在大明犯案,还是归大明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
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
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御末年,匪徒横行,苛税如刀。萧辰从虎口捡回一命,却背上了三十两银子的阎王债。县衙悬赏二十两屠虎,员外逼纳娇妻为妾,猎弓朽烂,米缸见底。他握紧手中豁口的柴刀,冷笑一声。——这世道,猛虎在深山,更大的虎却在庙堂。从猎虎到猎天下,从寒门到开国帝。一柄精钢刀劈开东沟村的晨雾,也劈开了八百年皇朝的铁幕。“他们说猎户不配争天下?”“待我黄袍加身时,且看这万里山河,尽是猎场!”
几两碎银
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关于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太孙朱雄英病重,魂穿未来十年,带着现代的知识王者归来朱元璋:大孙,别当皇太孙了,当皇帝吧,咱当太上皇朱雄英: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生产队的驴都没有皇帝那没累,我爹就是这么被你累死的。朱雄英:要我当皇帝也行,你来给我打下手,我要摸鱼。朱元璋:行行行,都依你,其他事情可以放放,先把婚事定了吧……朱雄英:……且看魂穿现代的朱雄英回到古代愉快的称霸还要摸鱼的人生。
触摸黑白
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
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
关于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明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个铮铮铁骨的汉人王朝,朱雄英的早逝对明朝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去世后,朱标一系的继承人空悬,使得朱允炆与朱允熥成为皇位继承人的候选人,最终朱元璋选择朱允炆为皇太孙。而朱允炆即位后的削藩政策引发了靖难之役。若朱雄英未早逝,以他的身份和地位,继承皇位的可能性极大,或许能够避免明朝初年的这场内乱,朱雄英作为嫡长孙,继承权无可置疑,无需急于削藩,可采取更稳健的
西风山鬼九千七
八部云河
八部云河
大道不存,人心崩坏,三生石裂,神魂不齐,轮回不转。亿年钟情,穿书历险,捡拾碎片,修补轮回,重建大道。
木虽榆
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
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
主角一不小心穿越到了太平天国,且看主角如何在晚清重振华夏。在江山与美人之间,看透世间百态,享受恣意人生。然后大踏步走进历史的滚滚洪流。
独钓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