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三百二十五章 至此,只是人间君王(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朕真的不务正业》最新章节。

一个可怕的政治生物,对于国朝是有益的,因为他权衡利弊的立场是站在了国朝这个最大的集体利益之上,而皇帝需要成为一个不顾个人荣辱的政治生物。

一个克终极难的阴影,还盘旋在了张居正的心中,他希望皇帝能够劳逸结合,一味的勤政,会倦怠的,张居正也犯过懒。

而不务正业的朱翊钧,在张居正回朝后,又开始了自己的不务正业,对于朝堂这个中枢而言,张居正处理政务的效率,远超过了吕调阳,这让朱翊钧也轻松了许多。

一切的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而朱翊钧在文华殿偏殿的不务正业,也有了新的进展。

历时四年,在皇帝鼎力支持下,钦天监和皇家格物院共同编纂的《万历历书》共计一百八十三卷,正式完成,皇家格物院院长朱载堉将历书整理完备,准备进献给陛下。

就在《万历历书》完成的消息传出之后,大明的儒学士们第一次陷入了迷茫之中,是反对还是不反对?

如果要反对,就要言之有物,否则轻则被皇帝训斥,重则被流放到边方去垦田去,周良寅现在还在会宁卫吃沙子,所以要反对,就一定要证明对方是错的,这才是问题的核心和关键。

证明朱载堉是错的,这件事真的很难。

上一次皇家格物院落成的时候,大气压的实验,大明儒学士们已经挨了一次打了,那一巴掌抽的儒学士们现在脸还疼的厉害。

皇家格物院是一个极其侧重实践的地方,朱中兴那句‘行之者一,信实而已’还在皇家格物院的大门前放着。

格物院编纂的历书,那肯定是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一旦皇帝准许颁布,那就会成为大明新的历法,如果历法不准,那朱载堉这个宗亲,一定会被口诛笔伐,朱载堉如此有信心,显然是有大量的实践在内。

儒学士们还是打听过皇家格物院的消息,比如朱载堉在天文学里,一直在研究光的速度。

当年朱翊钧偶尔提起的问题,成为了朱载堉毕生追求的目标,光是有速度的,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土星的卫星,不会精准的出现在它应该出现的地方,而是会有一些延迟。

可是测算光的速度,是一个巨大的难题,朱载堉始终没有太好的思路去测算。

而研究光的速度,对于大明的儒学士而言,实在是太难理解了。

在一部分儒学士的眼里,朱载堉和嘉靖年间那些个道士并没有什么差别,只不过那些道士追寻的长生之路,终究是个虚妄,而朱载堉的研究,却是万物无穷之理,而且是有大量实践证明过的道。

如果不反对的话,又有些不甘心,大明历法大统历,其实就是胡元时候的授时历,已经用了近三百年的时间,这里面有利益之争,涉及到了兼并之事。

在万历年间,历法不仅仅是一个日常使用的工具,而是一个政治工具,比如朝鲜每年都要到大明朝贡,从礼部领取大明的历法一百套,而后到朝鲜翻印,原版只有朝鲜的顶层才能使用,是一种特权。

这个过程中,对于天文历法,顶层的贵族完全掌控。

在万历年间,天学是皇权的一种象征,也是皇权成立的一个必要条件。

改变历法,是大明新政推行到现在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这代表着皇帝将会彻底挣脱传统礼教的束缚,成为人间至高无上的君王,这是儒学士们绝不愿意看到的剧情,但它正在缓慢而坚定的发生。

反对,还是不反对,这是一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儒学士们,选择了馁弱,他们指望大明礼部和都察院能够发力,反对皇帝的离经叛道,胡作非为。

首先是礼部没有发力,礼部尚书马自强上了一份贺表,算是代表礼部做出了表态,至于其他礼部官员的表态,不代表礼部。

而都察院的科道言官,则统一沉默了下来,平日里泄泄沓沓的言官,这次出奇的安静。

因为都察院的两个总宪,海瑞和李幼滋明确表态,不会参与到这件事中,如果实践检验,新的历法准确无误,那么都察院会默认,如果实践出现了问题,新的历法出现了日食月食,当食不食,那么都察院会发挥自己的作用。

礼部和都察院沉默下来,马自强对礼部掌握不太足够,可是再加上万士和,那么礼部所有人都选择了闭嘴,万士和这个家伙,现在的确不太好惹,连张居正在某些时候,都会被万士和噎住。

万历六年七月初七,皇家格物院选了个良辰吉日,呈送了大明新的历书。

大明旧有的历法《大统历》已经完全不能用了。

东汉天文学家刘洪认为,校历之要,要在日食,同时元代陆地神仙郭守敬也曾如此描述,历法疏密,验在交食。

就是说,历法准确与否,用日食和月食的推算准确度为标准。

而大明旧有的历法《大统历》已经当食不食,不食却食,大明的礼部也非常为难,根据祖宗成法,当日食和月食的时候,要行日月食救护之礼。

在当下大明的天学中,通常将日食和月食认定为上天示警,昭示着人间政治的阙失,对市井小民来说,这种恐慌尤甚,而救护之礼,就是为了缓解这种惶恐的情绪。

可日食和月食无法准确推算,这种礼法,通常会被渲染为朝廷失道。

日食,则从天子救日,各以其方色与其兵,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比如在正德九年,江西巡抚陈洪谟就上奏过皇帝,说江西地面,八月一日发生了日食,大白天的太阳消失,满天星辰,而发生的极为突然,未行救护之礼,结果天地昏暗,人兽惊扰,咫尺之间,不能辩明,后十月有邪徒以日食鼓噪,祸乱东南,请求武宗皇帝能够修德行。

到了嘉靖三十二年,徐栻上了一道《元旦日食修省疏》,就说:该日食的时候不日食,不该日食的时候日食,而日食为异食,在大年初一出现日食,尤为尤异,臣民见到,都觉得的忧惧,请求嘉靖帝躬身修省,关切时政以消除灾变。

大明的《大统历》不准导致救护之礼不能推行,甚至给社会造成了民乱这种危急,这是大明朝廷和地方势要豪右都不想看到的局面,民乱起来,这些势要豪右家里的土堡就是再坚固,疯狂的乌合之众,也会横扫这些坚固的堡垒。

礼部非常为难,一旦有日食和月食不准确,压力就会完全施压到礼部的身上。

“《大统历》中对日食和月食的推算,早已经弃之不用,在万历二年以后,就已经用上了德王殿下的日月交食测算法,这在基本六目,第14种第一百二十三卷。”万士和站在文华殿上,丝毫不觉得耻辱的说道。

那时候,万士和还是礼部尚书,钦天监在一次日食不准之后,就开始偷偷用朱载堉的法子测算日食月食了,这几年的时间,从没有出过差错,礼部无法反对,言之无物的反对也就罢了,放下碗骂娘的行为,万士和做不出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经过钦天监的实践,新历法就是比旧有的历法要强。

朱载堉站在文华殿上,眉头紧蹙的看着万士和,这厮好生不要脸,用他的法子测算日食月食,甚至都不跟他说一声,他还奇怪,最近四年时间,从未听闻误报之事。

感情这家伙,早就在偷偷摸摸的用了!

真的是臭不要脸,偷东西都一声不吭。

万士和也有话说,读书人的偷叫偷吗?

“陛下,格物院和钦天监进行了十七次的测算,从洪武年间到万历初年,其中观测最为详实,离现在最近的五次,分别为隆庆六年六月十日的日食、万历三年五月十日月食、万历元年十二月初八月食、万历六年四月初二的月食,进行了测算的比较,推算的数字和观测的数字,完全吻合。”朱载堉说了一大堆的话,对于不了解天文学的诸位明公而言,他们其实不明白这其中的意义,只知道更加准确了一些。

可这是格物院几年的春秋,才做出的进步,这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辛苦和数以数十万次的计算,最终得到的结果。

朱翊钧看着朱载堉的进《万历历书》表,拿出了一个算盘,开始拨弄算盘。

大明的《大统历》对五次日食和月食的推算时间,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偏差,甚至多次出现了误报,也就是推测不准,而朱载堉自己本人的推算法,和观测差距二十一分钟,要比西法推算,准确了四十三分钟,而大明《万历历书》的推算时间,和实际观测,完全一致。

算法的精准度上,万历历书大于朱载堉本人算法,大于西法大于大统历。

在食分、初亏、食甚、复圆的时间上,朱载堉本人推算法和西法相差不多,可集齐了格物院格物博士之力汇编的万历历书,则准确无误。

对于日食发生程度的角度,也是做到了分秒不差的地步。

“陛下,臣有勘误,大明儒学士总是在说,万历历书是泰西天学历书,是西法,这是不符合事实的一种说辞,即便是抛开泰西历法不谈,臣的律历也比西法准确,这是大明的历书,臣以为,西法不妨于兼收,诸家务取而参合。”朱载堉对这种流言颇为恼火!

万历历书的修撰,是大明皇家格物院的集体努力,西法的确有一些作用,可朱载堉本人的律历,也要比泰西更加准确一些,怎么就可以看做是西法?

鼓噪这种风力舆论,显然是想要反对大明新的历法的推行。

“朕知道,朕知道,皇叔莫急,朕的御书房里,并没有收到这种奏疏。”朱翊钧笑着摆手说道。

在坊间鼓噪也就罢了,若是拿到皇帝面前这么攻讦万历历书,朱翊钧一定会给那个人一个大逼斗。

大明皇家格物院,一百余名格物博士的努力,被他们用一句西法,就给否定了,贱人、贱己、轻贱大明。

“以集体一等功赏牌规制,一体恩赏大明格物院格物博士。”朱翊钧查看了所有的测算题目后,对朱载堉的工作,做出了最高规格的恩赏,集体一等功赏,等同于灭国功勋。

大明的灭国功勋之中,倭国的令制国不算一国,整个倭国算是一国,在五等功功赏牌的政令推行至今,这是唯一一次大明皇帝恩赏出了一等功赏。

历法准确与否,直接决定了穷民苦力一年收成。

住在城里的老爷少爷们,其实对种地并不了解,大明收粮食的季节,叫做抢收,不是和人抢收,而是和老天爷抢收,天气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了收成,而且岗漠地的土地极为贫瘠,收成的时间更多,抢收就成了农忙的原因之一。

节气更加准确,代表着大明百姓们可以更加准确的安排农桑的灌溉和收获。

种田的农户已经忍受了朝廷的藁税、地主的谷租、乡贤们的朘剥私求,可如果这些粮食,因为历法不准确,导致一年的辛苦都烂在了地里,那才是欲哭无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悲痛。

朱翊钧在西苑宝岐司亲事农桑,也曾经到田间地头亲事农桑,这是他的不务正业,就种地这块,十分不客气的说,张居正都不如朱翊钧懂得多。

朱翊钧不认为他的恩赏过于恩厚,穷民苦力的抗风险能力几乎没有,失地百姓的增多,的确是缙绅们兼并所致,也有历法不准的问题所在,历法不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抗风险能力,直接归零。

历史的车轮来到了大明朝时候,皇权已经不怕势要豪右,势要豪右已经不是世家天下时候,能够左右天命了,大明的皇权,唯独怕百姓们走投无路,因为大明因此而建立。

高迎祥高闯王没能打进京师,把大明皇帝的脑袋拧下来当球踢,李自成李闯王,这第二代闯王,真的在崇祯十七年,打进了京师,灭亡了大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吃绝户?开局灭了养老团
四合院:吃绝户?开局灭了养老团
张建华从小父母双亡,跟孙大壮从小在四合院一起长大,后来兄弟俩一起去当兵打仗,战场上大壮为了保护他身亡,张建华答应孙大壮要帮孙妈养老。受了重伤的张建华,最终退伍回了四合院,才刚到院子,就看到众禽吃他们张家和孙家的绝户。自己的两间房子全部都被贾家给霸占,家里的东西全部都被洗劫而空,养老团霸占了他的房子还不行,不但抢走了孙妈家里所有的物品和金钱,还要把孙妈赶院子,吃张家和孙家的绝户···张建华彻底忍无
蔺三七
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
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
关于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明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个铮铮铁骨的汉人王朝,朱雄英的早逝对明朝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去世后,朱标一系的继承人空悬,使得朱允炆与朱允熥成为皇位继承人的候选人,最终朱元璋选择朱允炆为皇太孙。而朱允炆即位后的削藩政策引发了靖难之役。若朱雄英未早逝,以他的身份和地位,继承皇位的可能性极大,或许能够避免明朝初年的这场内乱,朱雄英作为嫡长孙,继承权无可置疑,无需急于削藩,可采取更稳健的
西风山鬼九千七
八部云河
八部云河
大道不存,人心崩坏,三生石裂,神魂不齐,轮回不转。亿年钟情,穿书历险,捡拾碎片,修补轮回,重建大道。
木虽榆
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
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
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御末年,匪徒横行,苛税如刀。萧辰从虎口捡回一命,却背上了三十两银子的阎王债。县衙悬赏二十两屠虎,员外逼纳娇妻为妾,猎弓朽烂,米缸见底。他握紧手中豁口的柴刀,冷笑一声。——这世道,猛虎在深山,更大的虎却在庙堂。从猎虎到猎天下,从寒门到开国帝。一柄精钢刀劈开东沟村的晨雾,也劈开了八百年皇朝的铁幕。“他们说猎户不配争天下?”“待我黄袍加身时,且看这万里山河,尽是猎场!”
几两碎银
哪吒:师尊,你又想逃去哪?
哪吒:师尊,你又想逃去哪?
靠剧透改天命,宅女师父杀疯了黎瑶,现实世界的顶级游戏宅女,刚刚通关了结果直接穿越到了哪吒的世界!不但成了天尊的亲传弟子,太乙真人的小师妹,开局就被天尊派去收哪吒为徒?!初见,他冷哼:“凭什么让我拜你为师?她早就剧透了他的成长路线,一巴掌拍过去——“现在服了吗?哪吒:……这个师父,好像不一般。她意外得知,黑悟空是这个世界的终极反派,将屠戮众神!她知道哪吒的未来结局,知道敖丙的悲剧宿命,甚至知道黑
迷你白龙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