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家父刘阿斗》最新章节。
六十艘容纳千余人的楼船,总共最多能运载六、七万人。
汉军东征出动三万士卒,再运回三万百姓,数量刚刚好。
但刘瑶一口气给砍掉一半,这就让蒋琬百思不得其解。
“沔水流经东三郡时,航道曲折难行,楼船不宜过多过大。”刘瑶给出了自己的理由,“我们这次东征,主要是打敌人个措手不及,所以更须轻装简行。”
蒋琬叹了口气:“也罢,那就出兵一万五千,迁民两万。”
这是三十艘楼船的最大容量。
“迁民两万可不够。”刘瑶再次伸出手掌,五指紧紧握拢,“三万我全都要。”
刚才还觉得蒋琬东征很不可思议的姜维,一听刘瑶这么说,方觉得与安定王相比,大司马蒋琬还是不够疯狂。
总共就三十艘楼船,便打算迁走三郡百姓三万人。
这不是计划,而是幻想。
“不可能,这些船根本装不下那么多人。”蒋琬连连摆手。
“那就少带水军,”刘瑶目光一凛,“五千,五千楼船士足够了。”
楼船上的水军又称为楼船士,五千楼船士平均分配到三十艘楼船上,每艘也就一百六十多人。
“殿下莫非是在说笑?”蒋琬直接被气乐了,暗道自己一片丹心,怕是错付了人。
这个从小长在成都,锦衣玉食的皇子,根本没见过真正的水军楼船。
一艘千人楼船,左右两舷各有八十支长桨。
长桨又被称之为棹。
这一百六十多人,刚刚只够划船的,还哪有人在甲板上面作战?
蒋琬挺直后背,轻轻摇头,这位安定王北伐陆战或许还行,但东征水战可是一窍不通。
刘瑶看出蒋琬的“战术后仰”,连忙解释:“本王可以设计出一种新式楼船,无须划动长棹,便能使船在水中行进。这样一来,便有足够的兵士在上面迎敌。”
没有棹的楼船?
此话一出,蒋琬、姜维同时震惊。
在汉代虽已出现了风帆,但大型战舰,尤其是航行在内河上的战舰,依旧以棹桨舰船为主。
对机动性要求极高的战船,没有棹也就意味着当面对敌船来袭时,只能原地等死。
谁可以划船不用桨?
难道要靠浪吗?
“大司马只管准备木材、征集船匠便是,五日之内,我就将不用棹桨的楼船设计出来。”刘瑶信心满满,不再给众人反驳的机会。
蒋琬依旧摇头叹息,并没有把刘瑶的保证当真。
反正这位安定王答应支持自己东征,这就够了。
未来两年,他还是得加紧操练水军,大造舟船,准备亲自进攻东三郡。
至于刘瑶刚才那堆不切实际的幻想,就当是年轻人天马行空的一种表现吧。
可姜维凝眉沉思片刻,却对刘瑶所说的“无棹楼船”很感兴趣。
世上有些奇巧之物,并非无法实现。
在遇到诸葛亮前,他也不相信会有人造出“木牛流马”、“诸葛连弩”这种超乎想象力的器械。
蒋琬将刘瑶众军迎入南郑城内,又引汉中都督、安汉侯王平前来见面。
王平如今在蒋琬手下负责汉中防务,是个不苟言笑,态度严肃的中年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