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家父刘阿斗》最新章节。
不通文采,是刘备他们家这一脉的短板。
刘备这个老兵油子擅长编织,擅长手工,擅长遁走,带兵打仗也是把好手,可就是文学上没什么特长。
哪怕跟随大儒卢植学过那么几年,也只是粗通经学而已。
不像曹操三父子,各个都是文豪级别的人物。
至于刘禅,虽有诸葛亮、伊籍辅导,奈何生性鲁钝,那水平还不如先帝。
而到了下一代,刘璿作为皇太子,还有“蜀中孔子”谯周做家令,霍弋为中庶子,罗宪当舍人。
文学水平勉强说得过去。
但刘瑶作为藩王,教育资源就没那么好了。
而且刘瑶这两三年荒于读书,醉心于搞些奇技淫巧和研究行商坐贾。
虽然他研制出的器械对季汉无论军用、民用都大有裨益,创造的财富更使得汉军军资极其充裕。
但若论文学,没有人觉得刘瑶能拿得上台面。
不过大家都认为,既然来到诸葛亮坟前祭拜,流露一些真情实感是避免不了的。
刘瑶打算把一些纪念丞相的话写下来,又何尝不可呢?
写好写坏,难道诸葛丞相地下有知,还能埋怨他这个孙辈不成?
众人皆道刘瑶只是随便有感而发,并不指望他能写出什么好诗文来。
此刻,正值深秋。
萧瑟西风将几片落叶从诸葛亮墓碑前吹过,几只鹧鸪鸟从山林中飞出,发出凄凉鸣叫。
唯有定军山下的古柏还绽放着翠绿,仿佛在给诸葛丞相作伴。
刘瑶顺着西风卷走的落叶望去,就在墓碑不远处,矗立着一座朴素的祠堂。
祠堂里熏香环绕,似乎在刘瑶、蒋琬他们来之前,就曾有人刚刚来过这里。
“这是汉中百姓自费修建的,虽然丞相遗命丧事从简,但怀念他的百姓们还是替他修建了这个。”
蒋琬指着祠堂,给第一次来汉中的刘瑶解释。
每逢丞相祭日,汉中百姓便会自发到这里祭奠。
甚至还有千里迢迢从成都或者南中赶过来的,只为怀念诸葛亮当年的功绩和恩德。
望着祠堂、古柏、秋草、鹧鸪,刘瑶提起笔来,缓缓在纸上写道:
“丞相祠堂何处寻?定军山下柏森森。
映阶苇草自秋色,隔叶鹧鸪空好音。”
两句诗成,众人不由心头微微一震。
蒋琬喜好诗文,一眼就看出来,这两句诗体明显是最近几十年才出现的七言诗。
当时汉末诗坛,流行的是四言、五言之体。
曹孟德善做四言诗,以《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闻名于世。
当然也有《蒿里行》这类的五言。
曹子建则以《白马篇》、《箜篌引》等五言诗独步天下。
而七言诗则传闻是伪魏皇帝曹丕所创,并有以《燕歌行》为代表的多首七言诗流传世间。
想不到,“天资文藻,下笔成章”的曹丕所用诗体,刘瑶也能写得出来!
蒋琬捋着胡须,心里格外欢喜。
刚才那股子轻蔑之意,完全被这两句诗打的烟消云散。
虽然水平写得确实一般,但好在行文还算工整。
比他哥刘璿、他父皇刘禅强得不是一星半点儿。
光凭会作这新潮的七言诗,刘瑶就能在四百年来大汉宗室里排得上前五名。
“好诗!好诗!秋风伤悲,翠柏森森,苇草枯黄,鹧鸪哀鸣,天地共悼丞相。安定王这诗写得真是……”一位汉中官吏刚想拍拍马屁,忽被老将刘敏拦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