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双生恋梦》最新章节。
皇帝对靳威然等人的嘉奖,在朝堂上引起了不同的反响。那些心怀鬼胎、与秦王勾结的大臣们,表面上对靳威然等人的战功表示祝贺,心中却嫉恨交加,担忧自己的地位和阴谋败露。
在一个深夜,这些大臣们秘密聚集在一处隐蔽的府邸。为首的一位大臣面色阴沉地说道:“靳威然如今立下大功,深受陛下信任,若不尽快想办法除掉他,我们都将性命不保。秦王那边也遭受重创,短时间内难以再次起兵,我们必须在朝廷内部制造混乱,转移陛下的注意力。”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开始商讨具体的阴谋。经过一番谋划,他们决定联名上书,诬陷靳威然在此次平叛过程中,私自扩充军队,意图拥兵自重,有不臣之心。并且,他们还安排了一些人在京城散布谣言,蛊惑民心,说靳威然将要谋反,扰乱京城的安定。
与此同时,秦王退回安阳后,恼羞成怒,发誓要报复。他一面收拢残兵败将,重新整顿军队,一面召集谋士商议新的计策。一位谋士献上一计:“殿下,如今正面攻打京城损失太大,且朝廷已有防备。我们可联合周边一些对朝廷不满的藩王,许以重利,共同起兵。同时,在京城继续安插眼线,等待时机,里应外合。”
秦王听后,觉得此计可行,立刻派使者前往周边藩王处游说。这些藩王本就对朝廷的一些政策心怀不满,在秦王使者的蛊惑下,有些开始动摇,考虑与秦王联合。
在京城,靳威然察觉到了朝堂上的异样气氛。一些大臣对他的态度变得十分冷淡,甚至在朝堂上对他处处刁难。而京城中也开始流传一些对他不利的谣言,百姓们人心惶惶。靳威然深知,这背后必定有人在搞鬼。
他与薛境然商议后,决定先查清谣言的源头,找出幕后黑手。靳威然安排自己的心腹暗中调查,发现这些谣言大多是从一些茶楼酒肆传出,而传播谣言的人似乎都是受雇于某个势力。
经过一番追踪,他们终于发现这些谣言与朝堂上几位大臣有关。靳威然心中大怒,但他知道不能冲动行事。此时,皇帝也听到了这些谣言,心中不免产生了一丝疑虑。
靳威然得知皇帝的态度后,决定进宫面圣,向皇帝禀明一切。在宫中,靳威然跪在皇帝面前,诚恳地说道:“陛下,微臣对陛下和大明忠心耿耿,绝无谋反之意。如今京城谣言四起,定是有人蓄意陷害,企图扰乱朝纲。微臣已查明,这些谣言与朝堂上几位大臣有关,还望陛下明察。”
皇帝看着靳威然,目光深邃,心中在权衡着利弊。他深知靳威然立下大功,且其父靳明延是自己的宠臣,但这些谣言也不得不让他有所警惕。“靳将军,朕相信你不会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但此事关乎重大,朕会派人彻查。你暂且回去,不可轻举妄动。”
靳威然谢恩后退出皇宫。他知道,自己正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不仅要应对朝堂上的阴谋陷害,还要警惕秦王与周边藩王可能的联合进攻。而皇帝虽然暂时相信他,但只要谣言不除,怀疑的种子就会一直存在。
靳威然离开皇宫后,深知时间紧迫,必须尽快找到确凿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同时揭露那些大臣的阴谋。他回到府中,立刻召集自己的心腹谋士和精锐下属,共同商议对策。
“如今我们已知谣言出自那几位大臣之手,但仅靠目前掌握的线索,还不足以让陛下完全信服,我们需要找到更有力的证据。”靳威然面色凝重地说道。
一位谋士沉思片刻后说道:“将军,那些大臣既然敢如此大胆地诬陷您,背后必定有恃无恐,很可能与秦王有着更深的勾结。我们不妨从这方面入手,调查他们与秦王之间的书信往来或者其他关联。”
靳威然点头表示赞同:“此计甚好,但这些大臣必定行事谨慎,相关证据想必隐藏得极为隐秘。我们需暗中行事,不可打草惊蛇。”
于是,他们兵分几路,一路继续深入调查谣言传播的网络,试图找出更多受雇于那些大臣的人,从他们口中获取线索;另一路则通过各种渠道,打探那几位大臣近期的异常举动和交往对象。
在调查过程中,靳威然的下属们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其中一位大臣的管家,近期频繁与一位神秘人会面,而这位神秘人经过调查,极有可能是秦王安插在京城的眼线。靳威然得知后,立刻下令秘密监视这位管家,等待时机,一举擒获神秘人,从而顺藤摸瓜,找到关键证据。
与此同时,在朝堂上,那些企图诬陷靳威然的大臣们,见皇帝并未立刻对靳威然采取行动,心中开始着急。他们决定加大力度,再次联名上书,言辞更加激烈地弹劾靳威然,并且蛊惑一些不明真相的大臣一同附议,试图给皇帝施加更大的压力。
“陛下,靳威然拥兵自重,其心可诛。若不早日除去,必成大患。我等恳请陛下立刻下令,解除靳威然的兵权,严加审问。”为首的大臣跪在朝堂上,大声说道。
其他附和的大臣也纷纷跪下,齐声说道:“请陛下明断!”
皇帝看着朝堂上这一幕,心中愈发忧虑。他一方面不愿轻易相信这些大臣的片面之词,毕竟靳威然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另一方面,这些大臣联名上书,也让他不得不重视此事。
“诸位爱卿暂且起身,此事朕会慎重考虑。靳威然是否谋反,需有确凿证据,不可仅凭几句谣言就定他的罪。”皇帝说道。
而在安阳,秦王联合周边藩王的计划进展得并不顺利。一些藩王虽然对朝廷心怀不满,但对于与秦王联合谋反一事,仍心存顾虑,担心失败后会遭受灭顶之灾。秦王为了说服他们,不断派出使者,许以更多的利益和承诺。
“只要我们联合起来,推翻当今皇帝,事成之后,天下财富任各位王爷瓜分,土地也可随意划分。”秦王的使者对一位藩王说道。
这位藩王心动不已,但仍犹豫不决:“此事非同小可,容本王再考虑考虑。”
就在各方势力在朝堂与地方暗自角力之时,京城的百姓们因谣言的传播,人心惶惶。市场上物价飞涨,店铺关门歇业,社会治安也变得混乱起来。靳威然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深知若不尽快解决此事,京城将陷入更大的危机。
终于,在经过几天的严密监视后,靳威然的下属们等到了机会。那位神秘人与管家再次会面,准备交接重要信件时,被早已埋伏好的人一举擒获。从神秘人身上,搜出了几封秦王与那几位大臣往来的信件,信件内容清晰地表明了他们勾结在一起,企图诬陷靳威然,扰乱朝廷,为秦王谋反创造机会的阴谋。
靳威然拿到信件后,心中大喜。他深知,这就是证明自己清白,揭露那些大臣阴谋的铁证。他立刻进宫,求见皇帝。
“陛下,微臣已找到确凿证据,证明微臣的清白以及那几位大臣的阴谋。”靳威然跪在皇帝面前,呈上信件。
皇帝接过信件,仔细阅读后,龙颜大怒:“这些逆臣,竟敢如此胆大妄为,勾结逆贼,意图谋反!来人,立刻将那几位大臣缉拿归案!”
然而,就在皇帝下令缉拿大臣之时,边关突然传来急报:秦王联合了几位藩王,集结大军,再次向京城进发,一场更大的危机正汹涌袭来。
随着秦王与四位藩王联军的逼近,京城的气氛愈发紧张。靳威然日夜操劳,奔波于京城各处防线,检查防御工事,鼓舞士兵士气。他深知,这场战役不仅关乎大明的存亡,更是一场复杂的皇室内部纷争。
皇帝在宫中,看着地图上逐渐靠近的敌军标记,心中五味杂陈。秦王,自己的同胞二弟,竟为了皇位,联合其他庶弟起兵谋反,兄弟阋墙至此,实在让他痛心疾首。而那四位庶弟,虽非一母所生,但同为皇室血脉,如今却与逆贼勾结,妄图颠覆江山。
“传太后口谕,哀家要见秦王。”太后得知秦王谋反的消息后,悲痛万分,执意要面见秦王,试图劝他回头。皇帝无奈,只得安排使者快马加鞭前往秦王军中,传达太后旨意。
使者来到秦王营帐,恭敬地说道:“秦王殿下,太后有旨,希望殿下能悬崖勒马,切勿一错再错。太后念及母子情深,兄弟之义,盼殿下速速退兵。”
秦王冷笑一声:“太后如今才想起母子兄弟之情?自幼,父皇与太后便独宠太子,对我等兄弟不闻不问。如今我已起兵至此,岂有回头之理!回去告诉太后,若想保住她的性命,劝我那好皇兄尽早退位!”
使者无奈,只得返回京城复命。太后听闻秦王如此绝情的回应,伤心欲绝,病倒在床。皇帝看着病榻上的太后,心中既愤怒又无奈。
而在联军之中,各怀鬼胎的局面愈发明显。蜀王私下召集平王、岷王和唐王,低声说道:“诸位兄弟,秦王野心昭然若揭,即便攻下京城,他又岂会容得下我们?我们需早做打算。”
平王点头道:“六哥所言极是,我等不过是被秦王利用。但如今已与朝廷为敌,若此时反悔,恐遭灭顶之灾。”
岷王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我们可暗中与朝廷联系,表明愿意归降,条件是朝廷赦免我们的罪行,保我们荣华富贵。如此,既能摆脱秦王的控制,又能保住自身性命。”
唐王有些犹豫:“此举风险极大,若被秦王知晓,我们必死无葬身之地。”
蜀王拍了拍唐王的肩膀:“事已至此,只能冒险一试。我会安排可靠之人,秘密潜入京城,与朝廷商议此事。”
于是,蜀王派出了自己的心腹谋士,乔装打扮后,趁着夜色,悄悄朝着京城方向赶去。
与此同时,靳威然通过眼线得知了联军内部不和的消息。他心中一动,觉得这或许是一个破敌的好机会。“若能离间他们,让联军内部自相残杀,我军便可坐收渔利。”靳威然与薛境然商议道。
薛境然点头赞同:“将军此计甚妙,但需小心行事,不可让敌军察觉。”
靳威然立刻安排人手,伪造了几封信件,故意让秦王的巡逻兵截获。信件内容暗示蜀王等藩王与朝廷暗中勾结,准备背叛秦王。
秦王看到信件后,心中起了疑心。他本就对几位藩王有所防备,如今见了这些信件,更是坚信不疑。“这几个鼠辈,竟敢背叛本王!待本王攻下京城,定要将他们碎尸万段!”秦王咬牙切齿地说道。
然而,蜀王等人并不知道秦王已对他们起疑,仍在焦急地等待着派往京城的谋士归来。
秦王虽然对信件内容半信半疑,但心中的猜忌如同种子般迅速生根发芽。他表面上不动声色,暗中却加强了对蜀王等藩王军队的监视,同时也开始调整作战部署,将几位藩王的军队逐渐安排到危险的位置,试图借朝廷军队之手削弱他们的实力。
蜀王等人察觉到了秦王的异常举动,心中也开始警惕起来。但他们以为是行军过程中的正常调度,并未意识到秦王已经对他们起了严重的疑心。此时,他们仍在焦急地等待着派往京城的谋士带回消息。
终于,蜀王的心腹谋士历经艰辛,潜入了京城。他通过层层关系,找到了靳威然,并表明了蜀王等人愿意归降朝廷的意图。靳威然听后,心中大喜,但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必须谨慎对待。
“回去告诉蜀王,只要他们能在战场上临阵倒戈,协助朝廷军队击败秦王,陛下定会既往不咎,保他们荣华富贵。但此事必须严守机密,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靳威然严肃地对谋士说道。
谋士领命后,又趁着夜色悄悄离开了京城。然而,他的行踪却被秦王安插在京城的眼线发现了。眼线立刻将消息传回给秦王,这让秦王更加坚信蜀王等人背叛了自己。
“好啊,这群吃里扒外的东西!既然如此,就别怪本王心狠手辣!”秦王怒不可遏,决定先下手为强。他召集了自己的心腹将领,密谋在次日的战斗中,对蜀王等人的军队发动突然袭击。
第二天,联军继续向京城推进,与靳威然率领的朝廷军队对峙。双方摆开阵势,一场大战一触即发。就在这时,秦王突然下令自己的军队向蜀王的军队发起猛攻。蜀王等人毫无防备,顿时阵脚大乱。
“二哥,你这是何意?为何突然攻击我们?”蜀王在阵中大声质问秦王。
秦王冷笑一声:“你们这群叛徒,还敢质问本王?本王已经知晓你们与朝廷勾结的事,今日便是你们的死期!”
蜀王这才明白,他们的计划已经败露,但此时辩解已无济于事。为了自保,蜀王只得指挥军队奋起反抗。一时间,联军内部自相残杀,喊杀声震天。
靳威然在城楼上看到这一幕,心中大喜:“离间计成功了!弟兄们,趁他们内乱,出击!”随着他一声令下,朝廷军队如猛虎下山般冲向联军。
平王、岷王和唐王见蜀王与秦王的军队打了起来,顿时不知所措。他们既不想与蜀王一同对抗秦王,又担心此时袖手旁观会遭到秦王的报复。就在他们犹豫不决时,薛境然率领一支精锐部队,迂回包抄,截断了他们与秦王军队的联系。
“诸位王爷,此时投降,还来得及!朝廷定会从轻发落。若执迷不悟,只有死路一条!”薛境然高声喊道。
平王等人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犹豫。他们深知,此时联军已经大乱,继续抵抗下去,必将全军覆没。最终,在生死抉择面前,平王率先放下武器,投降了朝廷军队。岷王和唐王见状,也纷纷效仿。
蜀王见大势已去,心中懊悔不已。但他仍不甘心就这样失败,带领着残余部队,试图突出重围。然而,靳威然早已布下天罗地网,蜀王的军队在朝廷军队的重重包围下,渐渐陷入绝境。
“王爷,我们已经无路可退了,投降吧!”蜀王的一位将领劝道。
蜀王长叹一声,扔掉手中的武器,无奈地说道:“罢了,罢了!本王悔不该与秦王勾结,落得如此下场。”随后,他带领着残余部队,向朝廷军队投降。
秦王见几位藩王纷纷投降,气得暴跳如雷。但此时他的军队在与蜀王军队的内斗中也损失惨重,面对朝廷军队的猛烈进攻,已无力回天。
“撤!快撤!”秦王无奈之下,只得下令撤军。靳威然怎会放过这个机会,指挥军队乘胜追击,给秦王的军队以沉重打击。
此役,靳威然凭借着离间计,成功引发联军内乱,大破敌军,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然而,秦王虽然败退,但并未被彻底消灭,他必定会卷土重来。而朝廷内部,虽然暂时平定了这场叛乱,但因几位藩王的参与,也引发了一系列政治动荡。
靳威然大获全胜,率领军队凯旋而归。京城内百姓夹道欢迎,欢呼声震天,对这位力挽狂澜的英雄充满了崇敬与感激。皇帝亲自出城迎接,脸上满是欣慰与赞赏。
“靳威然,此次你立下不世之功,不愧为天下臣子的榜样!”皇帝紧紧握住靳威然的手,眼中满是嘉许。
靳威然赶忙跪地行礼:“陛下过誉,微臣只是尽了臣子的本分,保卫京城,守护大明,乃是微臣的职责所在。”
然而,这场大战虽然取得了胜利,但留下的余波却在朝廷内外蔓延开来。几位藩王参与谋反,其封地内的局势变得错综复杂。一些忠于藩王的势力蠢蠢欲动,企图为藩王报仇,而朝廷派去接管封地的官员,也面临着重重阻碍。
在朝堂上,关于如何处置参与谋反的藩王,大臣们意见不一。有的大臣主张严惩,以儆效尤,将几位藩王及其亲信全部斩首,以彰显朝廷的威严;而有的大臣则认为,此时不宜大开杀戒,应安抚为主,以免引发更多的动荡。
“陛下,几位藩王犯下谋逆大罪,若不严厉惩处,难以服众,日后恐有更多心怀不轨之人效仿。”一位御史大夫站出来,慷慨激昂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