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双生恋梦》最新章节。
守备军队和锦衣卫领命后,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分成多个小队,如同鬼魅般穿梭在京城的各个角落。一时间,京城内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涌动。每一个街角、每一条小巷都隐藏着朝廷的眼线,只等那些死士露出破绽。
而在另一边,被派往顺义国的使者日夜兼程,终于赶到了顺义国的营地。营地内,战马嘶鸣,士兵们正在紧张地操练,一片大战前的肃杀气氛。使者被带到顺义国首领面前,他深吸一口气,准备开始这场艰难的游说。
“大汗,我朝与贵国自定陵三十二年便结为友好,贵国受我朝庇佑,多年来商贸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如今秦王蛊惑大汗背弃盟约,与之为伍,实乃不智之举。秦王狼子野心,若他事成,岂会容得下贵国?大汗难道要为了一时之利,毁了多年的和平与繁荣?”使者言辞恳切,试图打动顺义国首领。
顺义国首领面色凝重,沉默不语。他心中也在权衡利弊,与大明为敌,并非他本意,只是秦王许以了诸多诱人的条件,让他一时心动。
“你所言虽有道理,但秦王承诺,事成之后,将割让大片土地给我顺义国,还会每年送上丰厚的财宝。这等诱惑,叫本汗如何拒绝?”顺义国首领缓缓说道。
使者心中一紧,知道对方仍在犹豫,赶忙继续说道:“大汗,秦王的承诺不过是镜花水月。我朝幅员辽阔,兵力强盛,岂是秦王能轻易撼动?若贵国执意与秦王勾结,与我朝为敌,一旦战败,贵国将面临灭顶之灾。而我朝陛下仁慈,只要大汗能悬崖勒马,既往不咎,两国仍可像从前一样友好往来,共享太平。”
顺义国首领陷入了沉思,使者的话让他心中的天平开始倾斜。而此时,在京城内,经过一番严密的排查,锦衣卫终于发现了秦王死士的一处重要集结点——城西的一座废弃宅院。
“将军,已查明秦王死士的集结地点,就在城西的废弃宅院。据探子回报,他们似乎准备今夜动手。”一名锦衣卫小旗向靳威然禀报道。
靳威然眼神一凛:“来得好!传我命令,所有参与行动的将士务必保持安静,趁夜悄悄包围宅院。等我一声令下,便发动突袭,将这些死士一网打尽!”
夜幕降临,京城被黑暗笼罩。城西的废弃宅院周围,悄无声息地围满了朝廷的军队和锦衣卫。靳威然身着战甲,手持长刀,亲自带队。他的目光紧紧盯着宅院的大门,等待着最佳的出击时机。
“动手!”靳威然一声令下,士兵们如猛虎般冲进宅院。死士们察觉到异样,纷纷抽出武器,准备抵抗。一时间,宅院内喊杀声四起,刀光剑影闪烁。
这些死士虽然训练有素,但在朝廷军队的突然袭击下,顿时乱了阵脚。靳威然身先士卒,长刀挥舞,几个回合便斩杀了数名死士。在他的带领下,士兵们士气大振,奋勇杀敌。
经过一番激烈的拼杀,秦王的死士们渐渐抵挡不住,纷纷倒下。这场突袭大获成功,京城内的一大隐患被成功清除。
然而,靳威然并没有放松警惕。他知道,边关的危机依然存在,顺义国是否会放弃与秦王的联盟,还尚未可知。
而在顺义国营地,顺义国首领经过深思熟虑,终于做出了决定。“来人,备马!本汗要与这位使者一同前往大明军营,与他们的将领商讨此事。”顺义国首领对部下说道。
使者心中大喜,知道事情有了转机。他与顺义国首领一同骑上快马,朝着大明边关军营赶去。
当他们到达军营时,负责边关防御的将领热情地迎接了他们。顺义国首领看着军营内严阵以待的大明军队,心中暗自惊叹。
“将军,本汗愿意与贵国重新商讨盟约,但前提是贵国能保证我顺义国的利益。”顺义国首领对大明将领说道。
大明将领看了看使者,又看了看顺义国首领,说道:“大汗放心,只要贵国能放弃与秦王的联盟,我朝定会履行藩属国之约,保障贵国的安全与利益。”
就在双方商讨之时,秦王得知顺义国首领动摇的消息,大发雷霆。“这个老匹夫,竟敢临阵退缩!传我命令,加快行军速度,务必在他们达成协议之前,攻打边关!”秦王咬牙切齿地说道。
秦王的军队如黑色的潮水般朝着边关涌来,一场大战即将爆发。
顺义国首领与大明将领正处于紧张的商讨之中,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突然,远处传来一阵沉闷的马蹄声,如同滚滚雷声由远及近。一名士兵匆忙跑进营帐:“报!秦王大军已至,距离我军不足十里!”
大明将领面色一凛,立刻对顺义国首领说道:“大汗,事急矣!秦王此举意在破坏我们的和谈,逼迫贵国就范。还望大汗早做决断,与我军一同抵御秦王叛军。”
顺义国首领看着营帐外尘土飞扬,心中也明白此时已到生死抉择的关头。他权衡利弊,深知若此时退缩,顺义国必将在秦王的怒火与大明的惩罚之间陷入绝境。“好!本汗愿与贵军并肩作战,共同击退秦王!”顺义国首领咬咬牙,拔出腰间佩刀,神色坚定。
大明将领大喜,立刻与顺义国首领商讨御敌之策。他们决定利用地形优势,在前方山谷设下埋伏。大明军队擅长弓弩与长枪方阵,而顺义国则以骑兵见长,双方相互配合,准备给秦王军队来个迎头痛击。
靳威然得知秦王大军逼近边关以及顺义国决定参战的消息后,深知此战关乎重大,立刻快马加鞭赶往边关。他心中明白,这将是一场决定大明命运的关键战役。
与此同时,秦王骑着高头大马,立于阵前,望着前方的山谷,眼中满是狠厉。他的谋士在一旁劝道:“殿下,前方山谷地势险要,恐有埋伏,我军需谨慎行事。”
秦王冷哼一声:“怕什么!即便有埋伏,以我军的兵力,也定能杀出一条血路。况且,此时若不速战速决,待顺义国与大明彻底达成联盟,我们便再无机会。传令下去,加速前进!”
秦王军队浩浩荡荡地进入山谷。当他们行至山谷中段时,一声炮响,打破了山谷的寂静。顿时,两侧山坡上万箭齐发,如雨点般射向秦王军队。与此同时,顺义国的骑兵从后方杀出,截断了秦王军队的退路。
“不好,我们中埋伏了!”秦王军队阵脚大乱,士兵们惊慌失措。
秦王却并未慌乱,他大声喊道:“弟兄们,不要慌!结盾阵,抵挡弓箭!”在秦王的指挥下,前排士兵迅速举起盾牌,组成一道盾墙,挡住了大部分箭矢。
然而,还未等他们稳住阵脚,大明军队的长枪兵从前方杀出,如同一把利刃,直插秦王军队的心脏。一时间,喊杀声、惨叫声响彻山谷。
靳威然此时也赶到了战场,他看到双方激战正酣,立刻加入战斗。他挥舞着长刀,冲入敌阵,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下。在他的带领下,大明军队士气大振,攻势愈发猛烈。
秦王看到靳威然,眼中闪过一丝愤怒与不甘:“靳威然,又是你坏我好事!今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秦王亲自提剑,朝着靳威然冲去。
两人在阵前相遇,刀剑相交,火花四溅。靳威然武艺高强,经验丰富,而秦王为了皇位,多年来也勤练武艺,实力不容小觑。两人你来我往,大战数十回合,难分胜负。
而在另一边,顺义国骑兵在战场上纵横驰骋,将秦王军队冲得七零八落。秦王军队渐渐陷入了绝境,士兵们开始出现溃败的迹象。
“殿下,大势已去,我们快撤吧!”秦王的谋士焦急地说道。
秦王看着眼前混乱的战局,心中充满了不甘,但他知道此时若不撤退,必将全军覆没。“撤!”秦王无奈地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秦王军队在混乱中开始突围,靳威然怎会放过这个机会。他指挥军队乘胜追击,对秦王军队进行围追堵截。经过一番激战,秦王军队损失惨重,狼狈逃窜。
此役,大明军队与顺义国联军大获全胜,成功击退了秦王的进攻。然而,靳威然知道,秦王必定不会就此罢休,他一定会卷土重来,而且可能会想出更阴险的计谋。
战后,顺义国与大明重新签订了盟约,加强了双方的友好关系。靳威然也因在这场战役中的卓越表现,受到了皇帝的嘉奖。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而是立刻着手整顿边关防务,训练士兵,准备迎接秦王可能的再次进攻。
秦王率领着残兵败将,灰溜溜地退回了他的临时据点。营帐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秦王坐在主位上,双眼通红,死死地盯着面前的地图,心中满是愤怒与不甘。
“靳威然,本王定要让你付出代价!”秦王一拳砸在桌子上,震得桌上的酒杯都跳了起来。
一旁的谋士小心翼翼地说道:“殿下,此次战败,我军元气大伤,短期内难以再次发动大规模进攻。当务之急,是要休养生息,重新谋划。”
秦王冷哼一声:“哼,难道就这么算了?本王咽不下这口气!”
谋士沉思片刻后说道:“殿下,强攻不行,我们可以从内部瓦解。如今大明表面上虽取得胜利,但朝堂之上因之前的贪污案,人心惶惶。我们可派人潜入京城,散布谣言,蛊惑人心,让他们君臣之间互相猜忌。同时,联络那些对朝廷心怀不满的势力,煽动他们起事,分散朝廷的注意力。”
秦王听后,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的光芒:“此计甚好!就按你说的办。传本王命令,立刻挑选一批精明能干的死士,潜入京城。告诉他们,要不惜一切代价,搅乱京城局势!”
与此同时,在京城的朝堂上,虽然击退秦王让众人松了一口气,但一些大臣却开始打起了自己的算盘。部分与靳威然政见不合的大臣,嫉妒他在皇帝面前日益增长的宠信,企图趁机打压他。
“陛下,靳将军虽然此次立下战功,但他手握重兵,又深得军心,臣担心长此以往,会对陛下的统治构成威胁。”一位大臣在朝堂上向皇帝进谏。
皇帝皱了皱眉头:“爱卿此言何意?靳将军对朕忠心耿耿,多次在危难之际拯救大明江山,朕相信他不会有二心。”
另一位大臣也站出来附和道:“陛下,防人之心不可无。自古以来,功高震主者往往不得善终。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陛下还是应当对靳将军有所防备。”
皇帝心中不免有些动摇,他深知帝王之道在于平衡各方势力。虽然靳威然一直以来表现忠诚,但如今他的威望确实如日中天,不得不让皇帝有所顾虑。
而靳威然此时还不知朝堂上已有人对他暗下绊子。他从边关回到京城后,立刻进宫向皇帝复命,并呈上了加强边关防御的详细计划。
“陛下,此次虽击退秦王,但他必定不会善罢甘休。臣以为,我们应进一步加强边关的兵力部署,完善防御工事,同时加大对军队的训练力度,以防秦王再次来犯。”靳威然恭敬地说道。
皇帝看着靳威然,心中五味杂陈:“靳将军,你的忠心朕明白。只是如今朝堂之上,也需稳定。关于你所奏之事,容朕再考虑考虑。”
靳威然察觉到皇帝态度的微妙变化,但他并未多想,只以为是皇帝因战事操劳,心力交瘁。“陛下,边关之事刻不容缓,还望陛下尽快决断。”
皇帝微微点头:“朕知道了,靳将军先回去休息吧。”
靳威然退出皇宫后,那些企图打压他的大臣们又开始在皇帝耳边吹风。“陛下,靳将军如此急切地想要加强兵权,恐怕另有图谋。陛下可不能被他的表象所迷惑啊。”
皇帝心中的疑虑越来越深,他决定暗中派人监视靳威然的一举一动。
而此时,秦王派往京城的死士已经悄悄潜入。他们按照计划,在京城的大街小巷散布各种谣言,说靳威然拥兵自重,意图谋反,还说皇帝昏庸无能,听信谗言,迫害忠良。这些谣言如同一颗颗火种,在京城内迅速蔓延,百姓们听闻后,人心惶惶。
靳威然回到府中,总觉得心绪不宁。他虽未直接察觉到皇帝的猜忌,但朝堂上一些大臣近来异样的目光和隐隐的排挤,让他有所警觉。加之京城内近日谣言四起,人心惶惶,他意识到这背后定有阴谋。
“来人,去把京城内的谣言详细查清楚,究竟从何处传出,又是何人在推波助澜。”靳威然吩咐亲信道。亲信领命后,迅速展开调查。
与此同时,皇帝暗中派出监视靳威然的人,每日将靳府的动静事无巨细地汇报给皇帝。然而,这些监视者并未发现靳威然有任何谋逆之举,他每日或是在府中研读兵书,或是前往军营视察训练,一心都在如何加强京城防御和军队实力上。
京城内,谣言愈演愈烈,甚至有百姓开始相信靳威然真的要谋反。一些不明真相的民众聚集在靳府外,要求靳威然给个说法。靳威然得知后,决定亲自出面平息民众的疑虑。
他走出府门,站在台阶上,看着眼前群情激愤的百姓,大声说道:“乡亲们,我靳威然对大明忠心耿耿,日月可鉴。这些谣言皆是有人故意陷害,意图扰乱京城秩序。我靳某一心只为守护大明江山,保护百姓,怎会做出谋反之事?还望乡亲们不要轻信谣言。”
百姓们听了靳威然的话,心中的怒火稍稍平息,但仍有人心存疑虑:“靳将军,口说无凭,我们如何能信你?”
靳威然目光坚定地说道:“我愿以项上人头担保,若我有任何不臣之心,天诛地灭!如今京城刚经历战乱,大家生活不易,切莫再被奸人利用,自乱阵脚。”
就在这时,靳威然派出去调查谣言的亲信回来禀报:“将军,已查明,这些谣言最初从几家茶楼酒肆传出,散布谣言之人皆是些神秘的陌生人,行事极为隐秘。不过,据线报,他们似乎与秦王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靳威然心中一凛,他深知这是秦王的阴谋,企图借民众之手,逼迫皇帝对他下手。他决定进宫面圣,向皇帝禀明一切。
在皇宫中,靳威然跪在皇帝面前,将自己调查到的情况详细汇报:“陛下,京城内的谣言乃是秦王的阴谋,他意图离间陛下与微臣的关系,扰乱朝堂,以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微臣对陛下忠心不二,还望陛下明察。”
皇帝听了靳威然的话,心中的疑虑稍稍减轻,但仍未完全消除:“靳将军,朕也希望这些只是谣言。只是如今朝堂内外局势复杂,朕不得不谨慎行事。你且先回去,朕会派人继续调查。”
靳威然心中明白,皇帝对他的信任已不如从前,若不尽快消除皇帝的疑虑,他将陷入极为被动的局面。
从皇宫出来后,靳威然决定主动出击。他一方面安排人手继续深挖谣言背后的势力,搜集秦王阴谋的证据;另一方面,他加强了与朝中一些正直大臣的联系,希望他们能在朝堂上为自己说话。
“诸位大人,如今秦王在外虎视眈眈,朝堂内部却有人趁机兴风作浪,企图陷害忠良。我们应齐心协力,共同应对危机,恳请各位大人在陛下面前为靳某澄清。”靳威然对几位大臣诚恳地说道。
这些大臣深知靳威然的为人和他对大明的贡献,纷纷表示愿意相助。
而在秦王府,秦王得知靳威然并未因谣言陷入困境,反而开始反击,心中恼怒不已。“这个靳威然,还真是棘手。加大造谣力度,务必让京城彻底乱起来,同时加快联络那些对朝廷不满的势力,让他们尽快起事。”秦王对谋士说道。
一时间,京城内谣言更加肆虐,而那些被秦王联络的势力也开始蠢蠢欲动,准备在京城内制造更大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