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精灵好不好我摸一摸就知道了

第701章 蔓藤怪的小故事(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这只精灵好不好我摸一摸就知道了》最新章节。

“嘎唔!”

火恐龙尾巴上的火焰瞬间变成紫色。

肚腹鼓动间,顿时吐出数枚奇特的紫色焱弹!

这招式虽外表似火焰,但是在击中目标后,却并没有发生燃烧的现象,反而是没入了藤蔓之中,但片刻后,不远处却发出了一阵吃痛的惨叫,比被【冰之牙】击中后反应更强烈,而藤蔓也是散发出一缕缕黑烟,直接没反应了。

比起攻击身体,显然这种灼烧灵魂的感觉,更让对手难以忍受。

经过这波攻击,显然对方也是懒得再隐藏了,直接红着眼就跳了出来。

“猛戛!”

和苏白猜测的一样,是一只只发育良好,个头颇大的触手怪……划掉,是蔓藤怪。

蔓藤怪这种精灵石第一世代就出现的精灵,外表看上去就像是一只包裹着蓝色藤蔓的蜜汁物体,脚上穿着一双小红鞋。

里面具体到底是什么东西,无人知晓。

实力和种族值虽然不足以道哉,但是作为第一世代精灵,外加上它奇特的外表,所以它身上的传说,还是颇有些耸人听闻的。

据说曾经有一名小女孩,因为在草丛边玩耍,不慎掉入了水中,屋漏偏逢连夜雨,那倒霉催的女孩在落水后还偏偏被水草给缠住了,最终无力挣扎,淹死在了水里……

为了防止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后来大人们就在那片草丛周遭建立了篱笆围墙。

而在游戏中,蔓藤怪恰好只有在新手村真新镇下方水道旁,那片被围栏围住的草丛中,才有的出现。

所以很多人都说,那蔓藤怪,很可能就是那消失的少女化身,因为它还穿着……

小女孩去世前穿的那双红鞋!

玩过原汁原味黑白版初代游戏的玩家,应该都有印象,初代宝可梦游戏是不能选择性别的,玩家只能操控男主角,也就是我们熟悉的赤爷来进行游戏。

但其实女主角的设定,小蓝,却是最初就存在的……

故就有很多大胆的玩家猜测,那小蓝,可能就是故事中那个被淹死的少女!

因为还没出场就GG了,所以接下来的游戏中才没有了她的身影。

又因为不甘就这么领便当,所以她才化身成了蔓藤怪。

她来了她来了,她穿着那双红色儿童鞋向我们走来了!

……

好吧,随着游戏世代更新,后面女主角小蓝也正式当场了,这谣言也是不攻自破,所以就当听个乐。

看着正主登场,苏白也让喵喵火恐龙它们认真了些,毕竟这里精灵等级还是都挺高的,从昨天那些哎呀球菇就能看出来。

“正好适合练级。”

“稍微认真些对待吧。”

苏白说话间,攀着树枝,与火恐龙它们拉开了些距离,这样能让它们更加放得开手。

“嚎!”

好斗的火恐龙早就想真刀真枪干上一场了。

虽然是纯火属性精灵,但或许是长着一张鸟嘴的关系,所以在树上的动作也是格外灵活。

拽着树枝,就像是猿猴似的,能凌空轻松翻转个三百六十度。

期间还不忘吐出【群魔乱舞】反击。

优雅的喵喵也是不落后尘。

手中快速凝聚出一枚枚闪耀的能量金币。

【聚宝功】!

金币精准糊在蔓藤怪黑脸上,没等它们用拨弄开时,喵喵已经用一招【冰之牙】把【喵头目霸主剑】附魔成了“霜之哀伤”。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关于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每个读者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穿越到四合院,又是激情澎湃的年代,咱就主打一个躺平。
成人的童话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关于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尤清之嫁进宁国府,丈夫贾珍胡作非为,小姑子惜春养在荣国府,便宜儿子贾蓉也是一摊烂泥。可惜尤清之家世浅薄不能挟制丈夫。整治宁国府,还得把出家的贾敬请回来。还好贾敬给力。儿子出去得罪人,打!儿子出言不逊,打!实在不行了,老子就给你下毒,免得你出去惹祸。公公给力,尤清之专注养娃,扳正贾蓉,抱回惜春。没想到回金陵还能有机会搞事业。尤清之在红楼梦中越过越好了。至于荣国府,看你跟
李九戒
梦回真新镇
梦回真新镇
关于梦回真新镇:本书不会出现钛金化,不会有朱紫的任何精灵,因为本人觉得朱紫既垃圾又恶心!剧情也是大致跟着原着走,可能会加入少许漫画元素,基本设定也是动漫设定,不过,战斗环节会加入一些游戏设定,也会对原着做出一些修改。有些精灵在本书中也可以学会一些游戏中不能学会但动漫里可以学的技能,例于喷火龙可以自然学会雷电拳。并且,本书对于有些人物和精灵有着强烈的个人偏见,不止狗毫会被爆锤,有些人气角色和精灵也
S大摆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苏瑾并不知晓他刷的短视频会被投放到万朝的观众面前。于是,无数的上古、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士大夫、官员、读书人乃至普通人,都将这每天固定时间就会播放的天幕当做了学习知识的老师或是茶余饭后的乐子,引起了各个朝代的许多原本不会发生的变化:朱棣:“让我看看是哪个兔崽子给我上的成祖的庙号!崇祯:“对、对就是那个,快点进去看啊,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一个的标题,急的直跺脚。当康熙看到庚子赔
江北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