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边疆小兵,开局召唤丧尸军团

第274章 何苦恋栈权柄(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边疆小兵,开局召唤丧尸军团》最新章节。

“臣等万死!”五位阁老齐刷刷跪成雪地红梅。

李德裕额头紧贴冰凉的金砖:“昔年齐桓公不计管冢箭仇,终成春秋霸业。恳请公子效仿先贤。”话音渐弱,化作一缕白雾消散在暖炉青烟里。

养心殿内,青铜灯盏映着半局残棋。

朱姬捻着玛瑙棋子嗔道:“昨日说要教妾身破双飞燕局,怎的此刻又悔棋?”忽见掌事太监提着袍角碎步进来,老侯爷手中黑玉子“嗒”地落在楸木盘上。

“就说我犯了头风……”话音未落,朱姬已起身整理翟衣:“林大人定是给你送新贡的雪山参来了。”

老侯爷望着妻子鬓边新插的九尾凤钗,那是儿子登基次日送来的贡品。

廊下传来环佩叮当,林川解下玄色大氅递给恶来。门扉开合间带进几片雪花,正落在棋局“天元”之位。

老侯爷盯着那点转瞬即逝的白,忽然想起二十年前教幼子弈棋时,这孩子总爱把白玉子藏在袖中耍赖。

林川迈步踏入殿内,躬身行礼道:“臣给皇上皇后请安。”

“多亏你还记得朕这个老头子。”乾王抚着案几重重咳嗽两声,案上的茶盏随之轻颤。朱姬连忙起身搀扶儿子:“地上寒气重,快起来说话。”

林川扶住母亲递来的手,目光扫过父亲鬓角新添的白霜:“三月未见,皇上龙体愈发康健了。”

“难得你有这份心。”乾王突然将茶盏往案上一顿,清亮的瓷器碰撞声在殿内回响,“新都选址定在淇阳关了吧?”

朱姬见状轻抚锦袖起身:“妾身去取些温补的杏仁酪来。”

待她领着宫人退去,殿内只剩父子二人对坐。

林川望着墙上悬挂的九鼎图,青铜兽纹烛台在他眼底投下摇曳的光影:“皇上的消息倒是灵通。”

“自你登基那日起,每收复一寸疆土,我就在这张图上添一笔朱砂。”乾王从锦盒中取出一卷泛黄的舆图,密密麻麻的朱砂圈点自新郑向四周蔓延,“如今这卫国的三川之地。”

“原是为皇上预备的寿礼。”林川指尖划过舆图上未干的墨迹,“只是迁都之事……”

“我朝暗卫尚有二十人留在旧宫。”乾王突然打断他,枯瘦的手指按住舆图边缘,“其中有个叫子奚的掌灯太监,每日寅时会在章华殿东角门换烛。”

殿外忽起一阵秋风,卷着几片梧桐叶飘落在鎏金地砖上。

林川凝视着父亲深陷的眼窝,终于明白那些捷报何以总在黎明前送至案头。

廊下铜雀灯台的火光在乾王眼中跃动,他指尖摩挲着墨玉棋子,忽然对着棋盘笑叹:“你可知为父当年初理朝政,先昭王总爱在紫宸殿后堂摆棋局?”

林川整了整暗纹玄色深衣,垂目将犀角腰佩摆正:“儿臣愚钝,只记得祖父常道‘朝堂如棋,观棋不语方是君臣之道’。”

“啪!”的一声脆响,黑子截断白龙七寸。

乾王抬眼见儿子挺拔如松的身姿,忽觉宫墙外新栽的梧桐已高过檐角:“迁都之事既是你决断,为父这把老骨头自然要替你压阵。只是……”

他捻须望向殿外翻涌的暮云,“要挪动盘根百年的老树,终归要留些深根护着水土。”

“父亲明鉴。”林川将鎏金错银的茶筅在青瓷盏中轻旋,“韩文太傅上月奏请重修《刑典》,礼战将军在武库清点出三百具前朝重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苏氏的传承:平行世界,一个后世的理工男苏砚穿越到秦末乱世助刘邦建汉,于是一个千年家族开始诞生。自此云梧苏氏穿行于史册夹缝——这场横亘两千年的文明暗战,终要在蒸汽轮机与燧发枪的轰鸣中,迎来最后一次淬火。
晨曦行者
原神:被雷电影收入眷族
原神:被雷电影收入眷族
关于原神:被雷电影收入眷族:穿越提瓦特变成一只凤凰,被影收入眷族!系统却让涅盘500年,结果错过了坎瑞亚之变。世界这么大,我想看个锤锤,各种浪!
狗月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世事百态:南北朝时代风云激荡,世事纷纭。政权如走马灯般更迭,民族融合日益加深,经济文化蓬勃发展,孕育出众多历史英杰与璀璨文化。然而,伴随辉煌的是社会的剧烈动荡与民众的艰苦生活,动荡不安与民生维艰成为该时代不可抹去的印记。尽管如此,南北朝仍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安可儿妙桃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关于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高楷穿越乱世,成了一介刺史。内有臣属反叛,外有强敌围攻,危在旦夕。幸好,意外觉醒望气术,可识人才、察地理、观天象。从此,一个个尚在草莽的文臣武将,被他发掘,助他争霸天下。江山如画,大浪淘沙,一回首,他已成为开国皇帝。
高煎果
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
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
关于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拒绝加班被开除,叶天激活避世隐居系统。本想找个小山村躺平,却不曾想迷路后来到大唐,遇到了外出散心的李世民。李二:先生如何看待玄武门之变?叶天:大唐之幸,百姓之幸,李世民牛逼!李二:先生如何评价李世民?叶天: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x之盛未之有!……本书又名:
两仪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