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

第84章 雄英,你给你四叔写了封信,要了一批奴隶?(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最新章节。

日子转眼间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了,湖广的水患也差不多结束,一个多月时间,瘟疫和天花也控制住了。

这日,刚从朱长安住处回宫的朱雄英就被叫到了奉天殿,朱标看着自己儿子,开口道:“雄英,咱听说你给你四叔写了封信,要了一批奴隶?”

“嗯,爷爷免了凤阳和临淮的徭役,我又没人用,只能找几个叔叔要点人了,爹你手下又没奴隶。”

朱标一噎,抬头看了看默不作声的朱元璋,叹了口气:“你四叔给你准备人呢,但是你要了四万人,他哪来那么多奴隶给你送过来?送过来了你怎么养这群人?”

“张口闭口就是粮食,这四万人一天得吃多少东西啊?!”

朱雄英想了想,跑到朱元璋桌上拿了个果子,塞入口中,才道:“爹,爷爷,重商的基础是重农,我这段时间仔细想了想,什么户贴制均田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就此想让百姓放下土地,跑出来行商,这有些不大现实。”

“吃都还没吃饱呢,饿着肚子走南闯北,这不是无稽之谈吗?”

“凤阳地处南北交接,虽地势不算太好,但也是个出粮之地。”

“我要了四万人,想了想,先将三万人拉出去开荒,一万人去开路,等着来年,开荒的地有了,种上作物,再把路修好,这样就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路好了,商队就能来往,货物就能流通,百姓也能通过卖粮和做小生意赚些银子。这样,他们有了余粮,自然会愿意出来行商,重商的基础也就有了。”

朱元璋听着朱雄英的计划,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雄英,你这想法倒是不错,但你可曾想过,这三万人开荒,一万人修路,所需的钱粮从何而来?”

朱雄英胸有成竹地回答:“爷爷,我已与常府和魏国公府商量过,他们愿意出资相助。此外,我打算在凤阳推行一种新的税收制度,鼓励百姓耕作,增加粮食产量。”

“同时,我也会在凤阳设立市场,吸引周边地区的商人前来交易,这样税收自然会增加。”

朱标听后,眉头微皱:“雄英,你这计划虽好,但实施起来恐怕不易。凤阳一带的百姓多是贫苦,你得先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才能谈发展。”

“还有一点就是你爷爷已经免了凤阳临淮二县的税粮,你这弄出来的税收制度可不能跟你爷爷冲突了,免得被人在身后嚼舌根子。”

朱雄英点头道:“爹爹所言极是,我已考虑过这一点。我打算先从凤阳的富户和商贾入手,税粮免了,商税可还没免呢,降低四成商税,且买卖同税,这般下来,营商税低了,自是能吸引外地商贾。”

“同时百姓买东西价格低了,但是这税啊,却没少交,所有人都在花钱,这钱啊就流动起来了。”

朱元璋听后,皱了皱眉,问道:“雄英,商税一下子降这么多,不会出事吧。”

朱雄英恭敬地答道:“爷爷放心,孙儿定会谨慎行事,不负您和爹爹的期望。”

“商税降低自是会引得商贾前往,商贾也是人,只要来了这凤阳,就得花钱,这钱不就来了吗?”

朱元璋站起身来,看着朱雄英果子吃完了,又拿了一个递过去:“好,那咱就期待着你能在凤阳做出一番事业。”

随着朱雄英离去,朱标有些不确定的看向朱元璋:“爹,你说雄英这套有用吗?”

朱元璋皱了皱眉,轻轻摇了摇头:“咱也不知道啊,雄英既然想玩,就给他玩呗,咱这么辛辛苦苦的上朝,处理国事,不就是为了孩子们能过得更好。”

“若是此举弄好了,那咱整个大明都可以这般行事,若是弄差了,一个凤阳还惹不出多大的乱子。”

朱标点了点头:“这倒也是,不过这四万人……”

“这倒是个大问题,四万人雄英不一定能处理好,一旦引发了骚乱,整个凤阳怕是都没人能抗住这事。”

朱元璋沉思片刻,然后缓缓说道:“标儿,你我都是从乱世中走过来的,知道百姓的疾苦。雄英这孩子有心为国为民,这是好事。”

“但他的计划确实需要谨慎,不能让百姓受苦。这样吧,你派人去凤阳,暗中观察,协助雄英,确保他的计划能够顺利进行,同时也要防止任何可能的动乱。”

朱标听后,心中稍感宽慰,答道:“爹爹英明,我这就安排人手,确保雄英的计划能够得到妥善执行。”

“等着过些日子,我亲自跑凤阳一趟,将暗子都留在那,免得真出了什么乱子。”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又嘱咐道:“还有,雄英年轻气盛,容易冲动,你要多加指导,让他明白不可操之过急。”

“同时,也要让他知道,任何政策的推行,都必须考虑到百姓的承受能力,不能一味追求发展而忽视了民生。”

“凤阳毕竟是咱的老家,能不乱尽量还是别乱为妙。”

朱标领命而去,转过头直接跑了一趟户部,查了一遍国库中的储粮,心中踏实了几分。

“雄英可真能折腾啊,四万人,一个月就得四万石粮食,还好国库充盈。”

拍了拍胸脯,又跑了兵部一趟,安排了一万余将士,暗中前往凤阳。

弄完这一切,回到奉天殿,朱标皱着眉对着朱元璋道:“爹,雄英这一来一回,四万人,我又安排了一万人去凤阳,这就是五万人,一个月就是五万石粮食,这可比您打天下的时候消耗要高多了。”

朱元璋听后,微微一笑,摆了摆手:“标儿,你这算的账倒是没错,但你忘了,当年咱打天下时,那是刀口舔血,每一粒粮食都得从敌人手里抢来。”

“现在咱坐了江山,国库里的粮食是百姓的血汗,是咱们的根基,用在刀刃上,才能让天下太平。”

“雄英这孩子虽然年轻,但他的想法有几分道理,四万人的吃喝拉撒,他得自己想办法,不能全靠朝廷,他不说先叫那些奴隶去开荒种地吗?”

“朝廷这最多也就供他一年的,明年若是真开荒成了,这粮就不用从朝廷里出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
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
关于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熹平元年的尘土落在白骨上时,天道掷下一枚异数。现代少年白宙睁眼竟卧在凤凰山下,耳畔是乌桓全部掠杀妇孺的狂笑。当他踏出凤凰山的刹那,汉末群雄的命运线开始崩裂。虎牢关前,他单戟挑飞吕布紫金冠;白马坡上,昆吾刀未出鞘,胡酋首级已悬于他马前。当匈奴王帐的血浸透敕勒川,鲜卑萨满的骨笛吹出他名讳时,十八路诸侯才惊觉:渔阳郡那个收流民、铸铁城、驯胡马的青年太守,羽翼早已蔽日
宙剑
凹凸世界之无解命题
凹凸世界之无解命题
关于凹凸世界之无解命题:高考失利的我意外穿越进了凹凸世界,为了逃避高考失败,我决定留在凹凸世界,可是即使我遇到了像格瑞一样靠谱、紫堂一样温柔的队友,却没有找到和金一样的打开方式。凹凸大赛并非一帆风顺,我们没有逆天的技能和背景,即使知道剧本也对许多事情无能为力,努力在大赛中挣扎的我更多去见证了普通人和npc的故事。我阴差阳错触碰到了一段本不该留存的记录,好像留在大赛不再是为了逃避现实那么简单了……
有没有地缝
钟离先生的修仙日常生活
钟离先生的修仙日常生活
钟离卸去神职之后,竟于机缘巧合之下穿越至神秘修仙世界,遂于一座小城安然隐居。然其周身气度不凡,举手投足尽显卓然,纵使旁人匆匆而过,亦能觉其绝非等闲之辈。直至一日,测灵大会邀请函翩然而至,恰似平静湖面骤起波澜,打破了他往昔的悠然闲适。此般变故,究竟是命运之神降下的福祉,亦或是暗藏玄机的劫数?又将在这修仙之境掀起何等惊涛骇浪?钟离的命运轨迹,自此遵循契约开启全新篇章,步入未知迷局。遥想万年之前,重伤
夜雨染天水
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
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
关于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一次野外生存的意外,让唐一鸣来到一个史书上不存在的大楚王朝。被恶亲算计,强塞个骨瘦如柴的小娇娘。大楚饥荒三年,粮食欠收,朝廷赋税一年比一年重,唐一鸣只能上山打猎养家。第一次上山,狩猎三只野兔。第二次上山,他箭射野猪王,震惊城内大佬。第三次上山,他扛回花豹尸体,百斤兽肉惊呆全村。......昔日三餐不继的破茅屋,如今飘出阵阵肉香。曾经骨瘦如柴的小娇娘,如今养得
其实苦瓜很甜
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
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
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赵瑞意外穿越大宋嘉定年间,成了理宗皇帝赵昀的亲弟弟赵与芮。而距离自家老哥登上皇位还有十一年。根据历史记载,自己不仅能封王享受荣华富贵,还能寿至八十,就连自己的儿子、孙子也都是未来的皇帝,人生可谓臻至圆满。但彼时的大宋,早已风雨飘摇,国祚将倾,而自己也将成为大宋走向灭亡的历史见证者。是选择国破家亡,郁居异乡十一年而至寿寝,还是重整山河,为大宋延续国祚?纵使前路艰难险
桃花仙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