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三国:成为孙权的心尖宠》最新章节。
孙绍对周瑜话中的后半部分似懂非懂。周瑜耐心解释:“你父亲具备前者,而你二叔在后者上十分出色。”
既然要说,就要说透彻。
孙绍确实懂了一点点:“小姨父的意思是,我二叔拥有广阔的胸怀、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韧劲?”
周瑜点头,谆谆教导面前的少年:“世人当年,都是个性张扬的少年,但随着年龄增长,身处高位,做事不仅要追求结果,更要讲究方法,不能只为达成目的而不择手段。
“你在家中,母亲、二叔二婶和祖母能教你为人处世、政治谋略、生活琐事等诸多道理。但你若随我打仗,我只强调一点,想成为男子汉,就要能吃苦,能承受失败与挫折。”
孙绍尚未真正踏上战场,满心想着在战场上大展身手,让天下人知晓江东小霸王孙策的儿子已即将长大成人。可小姨父周瑜却告诫他要接受失败与挫折,他一时难以理解。
周瑜叹一声,温和道:“无妨,慢慢来,你且记住我今日所言。古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日后你自会明白。”
周瑜教导孙绍时逻辑清晰、条理分明、方法得当,却忘了一两年前自己急于攻打曹操、进攻益州时,全然不顾身上箭伤未愈,身体每况愈下。
如今,周瑜能重新带兵奔赴战场,实现自己的抱负,心中更多的还是对孙权的感激。周瑜将孙权当时对自己的期望,化作此刻对孙绍的悉心教导。
周瑜定会竭尽全力教导、培养孙绍,他全然不信那些在背后恶意散布的流言蜚语。
有人说孙策之子孙绍已十几岁,孙权既不好好培养,也没要委以重任的意思,实在过分,孙权理应将手中权力准备归还给孙策之子。
“胡扯!”周瑜觉得,有此想法之人纯粹是胡言乱语,故意搅局。
这些人唯恐天下不乱,妄图趁乱起事,重新分配权力利益,见不得孙权将局势治理得如此稳固。
“他们就是想给主公制造麻烦!”
所以,若有机会将孙绍带在身边教导锻炼,引导他走上正道,周瑜觉得自己义不容辞。
孙绍谈及看过的镇江老辕最近的新书《休夫之后》,远在邺城的曹操近期也读到了。这本书是曹操要求镇江老辕撰写的,讲述他那一生的遗憾丁夫人的故事。
可曹操没想到,镇江老辕竟取了这么一个离经叛道的书名!
曹操虽觉尴尬,却也是自找的,毕竟是他出钱请人家镇江老辕写的。不过,尽管书名有些让他丢面子,但书中内容,尤其是结尾丁夫人过上理想生活、展现出强大女性力量的情节,深深打动了曹操。
曹操在男人堆里尽显霸道、阴险、狡诈,用尽了聪明才智。但在女人面前,尤其是对丁夫人,感情极为细腻。
丁夫人当年“休”了曹操,让他颜面尽失,可他并未记恨。即便丁夫人与他争吵、断绝关系,他仍希望丁夫人过得幸福,只因他心中有愧,是他有错在先。
曹操与镇江老辕的理解一致:“女子不易,失去儿子,她便觉天塌了,不愿再与我相伴,我不会强求。”
如今曹操上了年纪,虽子嗣众多,却常思念长子曹昂,懊悔当年自己的大意与过错。“谢谢镇江老辕,为子修母亲安排了如此体面的未来,虽然只是在故事里。子修若泉下有知,也能少些牵挂。”
然而,再多的追悔也无法改变过去,曹操也不过是在故事中寻求一丝慰藉,弥补心中的遗憾。
这恰巧触发了镇江老辕写书经营的新模式。之前曹操送给镇江老辕的银子是酬劳,镇江老辕并未系数收入囊中。据往来江东的许老板回禀:
“如今镇江老辕还接受读者订单。读者将想看的故事、人物及相关材料写成信件,打包交予徐氏商行,由徐老板代收,读者也可随心意给镇江老辕赏钱,金额不限。” 许老板还告知曹操,徐氏商行近期确实收到了不少故事订单,帮镇江老辕打理,事后分成。
曹操还问:“那镇江老辕会全部接单撰写吗?读者要求众多,他写得过来么?”
许老板微笑:“丞相看得明白,全都接了,哪能呐?至于接不接单,全由镇江老辕筛选决定。如今,老辕不仅写书模式在变,书籍的价格也有变化,秀美艺术的手抄版价格依旧,木雕版则便宜许多,总之购买阅读的人更多了。”
许老板汇报完毕便告辞离去。
曹操手中拿着精美的手抄版《休夫之后》,还是镇江老辕的亲笔原稿,其中还夹着镇江老辕回复他的书信:“祝丁夫人安康顺遂!”
曹操看后,心中感动。
“丫头对你曹叔还是不错的!”曹操不再纠结镇江老辕属于哪方阵营。
能交流对话、实现灵魂互动,在某种意义上,也算是朋友。曹操将这份珍贵的手稿放在案头,反复翻看多日。
期间,曹操甚至想过将手稿送给丁夫人,可最终还是打消了念头。他打算百年之后下葬时,不带其他,只带着这本书和这个故事,到地下再见儿子子修时,也能有个交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曹操沉浸在这份追忆中,有时热泪盈眶,有时眼眶微润,内心被深深触动。他在与心中的遗憾和解,同时也坚守着不打扰丁夫人安宁的底线。
从这个角度看,曹操又何尝不是一位大丈夫呢?
孙权对于曹操的这些举动,他还年轻,未必能完全体会曹操的追悔莫及,但孙权深知一个道理:“与其老来后悔,当初为何不好好珍惜?”
孙权珍惜眼前的生活,绝不等到失去才追悔。他实在庆幸当年与袁夫人因步姑娘之事吵架时,自己没有固执于身份和面子,而是主动下山求和,厚着脸皮坚定地挽留爱妻。
“一招对,步步对。退一步千沟万壑,进一步甜甜蜜蜜!” 这便是孙权对那次争吵的深刻总结。
其实,孙权读了镇江老辕笔下丁夫人的故事,感慨万千。
孙权也算是见识过许多个性鲜明、充满力量的女性,如母亲吴太夫人,在丈夫去世后含辛茹苦抚育孩子,助力他们成才,坚韧无比。历史上的吕雉,作为政治人物,同样叱咤风云。
但普通女子的生活又该如何?孙权钦佩镇江老辕在书中为丁夫人设计的未来。虽在现实中,女子很难活成丁夫人那般,但这个故事为世人打开了新思路:若遇人不淑,不妨离开;即便没有儿子依靠,也不必自怨自艾,仍要阳光、积极、乐观地过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