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苗

第四章 韩范初点兵(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青苗》最新章节。

一路上,夏竦都在琢磨前任统帅范雍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否则他是无论如何也翻不了身的。迅速提高禁军战斗力?那似乎是不可能的。谋划战略战术以弱胜强?恐怕也不现实。但夏竦就是夏竦,立即总结出了范雍狼狈落败的主因——就因为他把自己也顶到了宋夏战争的最前沿。只要人不亲临一线,出了再大的事都会由一线承担直接责任。

夏竦分析到了这些就立即着手责任分工,他命令韩琦主持泾原路,范仲淹主持鄜延路,这些军事重镇都是宋夏战场的最前沿,他把自己安排到后方去了。夏竦把这套部署称为“平衡策应”。夏竦的小伎俩所有人都看得出来,下属和外人不便说,他自己也满不在乎。

韩琦没有直接去驻地,他先去了“三川口之战”阵亡烈士的安葬地,那里刚刚埋葬了一万多大宋英烈。陪同他去的还有他和范仲淹共同的朋友——尹洙。韩琦个子很高,气宇轩昂,总是在人群中独立。韩琦是一个尊崇儒家礼数的君子,行事、仪表任何细节不敢懈怠。他身着与普通百姓一样的白色麻衣,套在朱红的朝服外,非常干净。出门前他一再检查,确保红色的朝服确实显露不出来。墓地没有墓碑、没有坟茔,只有尺寸不齐的木板,潦草的写着故者的名字。

因为刚下葬不久,阴沉的天气并没有阻止故者的亲人来祭奠。来上坟的村民络绎不绝,但实在是没有什么像样的东西可拿去供奉。对于韩琦这个陌生面孔没有一个人去正眼看他,因为人们痛恨这场战争,痛恨一切和这场战争相关的人和事,人们隐约能够感受到这张新面孔和这场战争有干系。但这些来上坟的丧者家属都会不自觉的回头向他一瞥,人们不知道他的到来将意味着什么——结束战争或许只是一个愿望而已。阴沉的天气似乎读懂了人心,逐渐开始下起了小雨。

韩琦眼中有泪,心中有恨。他恨自己不能平天下,恨西夏李元昊的凶残,恨前任军事主官范雍的愚蠢。韩琦读过兵书,也看过三衙的军事训练,但他却没带过兵打过仗。平日里只是在朝廷听战报,歼敌多少,伤亡多少,这次是他第一次近距离的感受战争带给人的生离死别。雨逐渐开始下大,韩琦拒绝了旁人撑近的雨伞。

当韩琦回到驻地,操场上的士兵都因雨太大回到营房中去了。韩琦大声的喊道:“人呢?人呢!”生怕声音被雨声所覆盖。这时有人报告:“韩将军,雨太大,继续操练怕将士们要染上风寒。”韩琦怒道:“染上风寒?夏贼入侵还要选择风和日丽吗?今在安乐窝,明成刀下鬼。”很快,操场上又开始了刺杀、格斗训练。

和韩琦一样没带过兵打过仗的还有和他一起来到陕西战场的范仲淹。从太宗朝就开始文官带兵打仗,枢密院的高官也通常由文官担任,战场上武将要听文官指挥,这是大宋朝的惯例。

范仲淹直接去了驻地。第一站自然是巡视军营,但眼前触目惊心的一幕幕让范仲淹石化了。这哪里是朝廷精锐的禁军?这里简直是难民营,有孙子搀扶着颤巍巍的老爷爷,也有游手好闲没规矩的混混儿在四处游荡。

范仲淹走近一位老者,老者年过花甲,不要说拉弓上马,就连走路不摔倒恐怕都难。“您这么大岁数怎么也在禁军?”范仲淹疑惑的问道。

“前年四川旱灾,常平仓的粮食都发光了,年轻人能走的都走了。政府的赈灾粮只够发给年轻人,因为他们还要从事劳役。我和我孙子就这样编入了禁军,靠军饷勉强维生。”他说着,将身边也就十岁左右的男孩儿拉到自己身前。每当遇到自然灾害,大批无法脱困的灾民会被政府招募到禁军,避免他们走投无路,聚集起来打家劫舍或对抗朝廷。一旦被编入禁军,就可以依靠军饷终老,社会上的不安定分子也就随之减少了。

范仲淹轻拍了一下老者的手背,走了,没有回头。他无法回头。这就是陕西边境的禁军,这就是枢密院调拨给他的朝廷精锐,这就是三衙为他训练的禁军。这都是他这个主帅无法选择的,他是被圣上选择的主帅,但他却没有选择士兵的权利。大宋朝廷一想起唐王朝的藩镇割据,至今都心有余悸,兵将一家对抗唐王朝仿佛已成为挥之不去的梦魇。大宋朝不得不吸取前朝经验,弄出这样一个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荒唐兵制。

一直陪着范仲淹巡视的是指挥使狄青。今天的狄青依旧是一身戎装,脸上黥着的字尤为显眼,这是大宋军人几乎都有的。黥字原本是怕他们逃跑做的标记,也有一些军人脸上黥字是因为他们原本就是罪犯,所以脸上黥的有字,后又被充军。大量罪犯充军也是大宋禁军独有的现象。狄青这个小伙子紧跟着范仲淹,他似乎有一种预感,眼前这位一脸正气的范公是能带他在战场上打出气节的英雄。

眼下最重要的是要清点一下士兵。狄青把花名册拿给了范仲淹。范仲淹对着眼前的数据显得不知所措。花名册上明明都是满编——一千五百人,但实际一千三百人都不到!更让范仲淹无可奈何的是狄青这个指挥使已经是情况最好的了,其他各部实际都不足一千人。狄青告诉他,因为这是在陕西战斗前线,军费还保障得相对充足,这些部队已经是大宋禁军吃空饷最少的了,驻守汴京周围的禁军大部分实际不到五百人。

范仲淹叹道:“禁军腐败何其严重!如实向朝廷呈报。”

“万万不可!范公!”狄青疾呼。范仲淹更加不解,难道狄青这样勇冠三军的虎将也要从中获利?

“您有所不知,那二百人的军饷并不留在军中。”狄青面做难色道,“这些钱需要用到枢密院,这样才能及时的保障军械、马匹、衣装、粮草的配额,要用到三司的度支才能够有足额的拨款,要用到中书才能保证流程的通畅,三衙也会因为各种原因克扣……”

宋朝政府管理大致分为两府三司。两府分别为中书省和枢密院,中书省管理政务,最高长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宋初考虑宰相权力过大,设置参知政事,类似副宰相,同为宰职班子与宰相分权。枢密院管军事,最高长官枢密使通常由文官担任,有时也称枢相。三司包含盐铁、户部、度支三支机构,管理国家经济命脉,最高长官三司使有时也称计相。这些最高长官有时也因为授勋或兼职地位有所差别。

重重叠叠的机构设置看似精妙,实则都是一张张利益的大网。帝国的官僚们犹如一副躯体,利益链条便是他们的血脉。百姓的辛劳不断的向这些血脉输送着,大宋的军费便是其中重要的一支。范仲淹看到的就是大宋军队的现状,年度军费开支占到全国财政总收入五分之四,换来的竟然是这样一支军队。从孤儿寡母手中抢下的江山,世世代代背负着江山被抢的噩梦,赵宋王朝不敢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又怎么能决战西线,震慑东北方向的强敌?

范仲淹陷入了沉思……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
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
大夏王朝,皇后当政。太子征战西戎三年,打的节节溃败,眼看马上摧毁西戎。却被构陷谋反,回京猝死。夏启明穿越而来,望着把持朝政十几年的妖后以及满朝的宦官。熟读历史的他,知晓谋逆是假杀他是真。不过好在,皇后并不想史书多上一笔,便让太子前往西戎和亲,算是戴罪立功。西戎病变,皇帝身死,群雄割据,皇室唯有一女尚存。作为西戎皇室唯一女婿,夏启明正统在身,一统西戎。改国号为新夏。而后挥师东征,东下擒龙。
小狮凶
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
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
现代人林羽穿越成败走麦城后的关羽,戒骄戒躁,凭借修仙系统奇谋妙出走向辉煌,斩吕蒙、灭孙吴、抗曹魏助刘备兴汉,却遭刘备觊觎机缘,后全家隐世,历经多朝强大后飞升成仙成关圣帝君。
醉清风明月
开局奈克瑟斯我居然是诺亚本源?
开局奈克瑟斯我居然是诺亚本源?
关于开局奈克瑟斯我居然是诺亚本源?:已通关的剧情:迪迦、梦比优斯、奈克瑟斯、原创世界、戴拿、银河帝国、奥特曼传奇,目前处于捷德篇,已将朝仓陆收养为儿子。——————消防行动救人的时候,一场爆炸将凌羽带到了这个未知的空间。随后凌羽便遇见了传说中的巨人——诺亚“Noa~光是纽带,会有人将它继承,并再度发光继承我的力量吧,守护别人的力量!(此书是作者让自己的童年圆一个梦,不喜欢看的请悄悄离开。)
枫檀树有章鱼锅
火影:我和带土的双向救赎
火影:我和带土的双向救赎
注意避雷!最喜欢带土了!但是主角会点奇特能力和很合理吧?主线进展会有点慢,日常多点主角有奇特的灵魂力,后期会基于灵魂力开发战斗方式。新人第一本!节奏不快,为了自嗨。因为太喜欢土子哥了,写土子哥cp的书又很少,所以打算自己产点粮!bug可能会有点多!时间线也可能有点不对!毕竟是第一次写文,希望可以稍稍包容一下!感谢!我会尽量写的比较严谨,有些东西交代的也可能比较细,所以看起来进展有点慢,不过我是真
凉太
我不记得欠下许多情债
我不记得欠下许多情债
(双女主|病娇|修罗场|买股文|主攻|万人迷主角人见人爱|情债越欠越多无法偿还)穿进古早虐文的瞬间,书灵系统炸响耳畔:「请完成原主执念——否则宿主将死无葬身之地!」我还未回神,一树桃花下,偏执的少女已将我按倒在地。“多情风流的姐姐的血染透这桃花才好看呢。她灼若桃华,指尖轻抚我的脸,匕首却贴着喉管划出一道浅痕。转眼,冷月穿窗,倾国倾城的美人玄铁寒剑横于我颈间。“阮清仇,你屠我楚家一百二十三口时——
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