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酋长被退婚,岳父还要打上门

第126章 部落的变化(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酋长被退婚,岳父还要打上门》最新章节。

长老们沉默片刻后,老酋长缓缓开口:“阿树,你身为我们百草部落的酋长,在部落遭受外敌入侵之时,能勇敢无畏地站出来领导我们坚决抵抗。

你不愧是我们百草部落的‘天选之子’,不愧是我们百草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酋长。

你的丰功伟绩将刻在石壁上、写进历史里。勇士们的壮举也无愧于部落的荣耀,他们的英勇事迹将被永远铭刻在部落的历史中。

此次胜利,为我们带来了更广阔的天地和更重大的责任。希望你能继续带领我们,带领大家,保持这份勇气和担当,为部落联盟的繁荣与安宁贡献更多的力量。”

阿树酋长郑重地点点头:“长老们放心,我一定不负众望,为了部落联盟的辉煌未来而努力奋斗。”

随后,阿根叔和众长老们兴致勃勃地向阿树介绍起部落近期的一系列变化。

老酋长缓缓开口道:“阿树啊,自你率军出征之后,部落里的人们丝毫没有懈怠。

我们从你成功吸纳白石部落这件事上深受启发,积极与周边的部落取得联系。

当时,许多受灾严重的小部落都已经数断粮了。听闻消息后,迫于生存压力,纷纷加入了我们的部落联盟。

但是,当时还是有不少部落因为受灾没那么严重或有其它想法,没有选择加入。

后来,青脸部落战败被全歼的消息迅速传开,我们通过友好协商(威逼利诱)、平等对话(武力恐吓),如今,丛林里的所有部落都加入了我们这个温馨的丛林部落联盟大家庭!”

阿树不禁赞叹道:“行啊!你们这些靠嘴皮子的,取得的战果比我们这些在战场上动刀动枪打仗的还大!”

老陶长老笑着回应道:“我们也是沾了你的光啊!若不是酋长你在前面一路打胜仗,我们就算把嘴皮子说破,别人也不会搭理我们。”

阿树感慨道:“所以说,关键时刻还得拳头硬!”

虎爪长老接着说道:“我们依照之前的惯例,对这些新加入的部落进行了拆分重组,并派遣了忠诚可靠的管理人员,带着各行业的骨干和军队前去接收管理。

还从神牛部落挑选了众多的种植高手,分配到各个部落去指导农业生产。

各部落的高层全都随着部分居民迁到了百草部落,他们有的进入了长老会,有的则成了小头目。”

木输长老接着说道:“随着各部落人口的加入,各个作坊的工人都得到了极大的充实。

尤其是砖瓦厂,一直在不断扩产,为部落的基建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支持。”

建筑队管事石柱长老也兴致勃勃地汇报起来:“我们建筑队吸纳的人员最多,新组建了几个施工队同时建设。

大家日夜忙碌,同时开工,修缮和加固了部落的防御设施,让我们的家园更加坚不可摧。

之前因为青脸部落入侵时,为建防护墙被拆毁的工坊又重新建了起来,而且还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建。

沿河的工业区都已经建成,所有的作坊都从山洞搬了出来,迁入了崭新的工坊。

各作坊的产量都在成倍地提高。如今,我们已经开始在石墙外建设新的居民区了!”

阿树听后,疑惑地问道:“在石墙外建居民区?安全能得到保障吗?”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一文学教授,会点龙语很合理吧
我一文学教授,会点龙语很合理吧
关于我一文学教授,会点龙语很合理吧:+++“你到底是谁?为什么我龙族的语言能被你所掌握?犹如恶鬼的声音似是从地狱传来,语气之中充斥着不甘与绝望,周身子弹都难以穿透的鳞甲之上深深烙印着几道刀痕。在其身前不远处,一名身着黑衣的青年推了推脸上的眼镜,儒雅笑到:“作为卡塞尔学院语言学教授—林萧,我会点龙语,很合理吧。
苍夜执行
我叫池沼齐史,这就是忍界历史
我叫池沼齐史,这就是忍界历史
关于我叫池沼齐史,这就是忍界历史:齐史穿越忍界后得到了导演系统,系统告诉他只要穿越不同时间线拍片给观众看就可以收集关注值兑换诸天万界物品与功法,我齐史岂是小气之人,忍界人人如龙的日子要来了,坐稳了,导演要送你们大造化了!六道蛙仙人血战卯之女神?致命守护者大筒木三郎欲寻开天斧劈月救母?千手柱间如来神掌大战宇智波斑忍道杀拳?夜月艾和猿飞比?你跟我说这才是忍界的真正历史?太扯了吧!兄弟!相信我!兄弟,
造化仙君
滕小国之祸害天下戏诸侯
滕小国之祸害天下戏诸侯
战国风云初起的早期,在邾、薛、宋三国的夹缝之间,隐匿着一个如坠饵般的小国——“滕国”。它地域狭小,土地不过区区几十里,人口也仅有万余之数。然而,这样一个看似毫不起眼的小国,却享有“善国”的美誉。这不禁令人心生疑问:它究竟善在何处?又是哪位非...
铁蛋蹦蹦跳
合鸣
合鸣
关于合鸣:一个被遗弃的小乞丐,一个被捡拾的女婴,共同经历苦难,最终在爱与坚持中绽放光彩。小尾的坚韧与小圆的才华,交织出一段感人至深的患难真情。
飞梦舞轻歌
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
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
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在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主角意外穿越成为刘备的义子刘封。然而,恰巧此时刘禅刚刚出生,刘封的地位变得微妙起来。更糟糕的是,关羽向刘备进言:“大哥既然有后,刘封此等螟蛉之子,不如杀之,以除后患!”
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