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明中祖:朱慈烺》最新章节。
搞清楚情况,朱慈烺也并未多虑,现在自己的权柄,远超正德,直追二祖,兵权在手,谁也翻不出什么大的浪花。
当夜,朱慈烺虽然在谨身殿就寝,但也并未召春花雪月侍寝,而是睡在了书房,这个月,在长乐司玩的太嗨了,刚好休养一番。
接下来几天,朱慈烺禁欲滋补,白天陪淑妃、宁妃散步,晚上独睡,倒也自在。
三天后常朝,廷推财政部人选。
“开始吧,元辅,你来主持吧。”
“是,陛下。”倪元潞出列主持廷推。
“禀陛下,内阁和军阁本次提名尚书五人人,侍郎五人,尚书提名:前内阁首辅孔贞运,前兵部尚书熊明遇,前兵部尚书余瑊”
“前兵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王应熊,前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贺逢圣。”
“侍郎提名:前武英殿大学士张四知,前东阁大学士魏照乘,前东阁大学士傅冠,前兵部右侍郎解学龙,前东阁大学士钱士升。”
“呵呵,朕倒是荣幸的紧啊,既然这么多前大学士想回朝任职,那就开始廷推吧。”朱慈烺并不意外。
崇祯朝辅臣走马观花,十几年历任五十多位阁臣,十几位首辅,算是创下了大明之最,很多人入阁之后,由于崇祯的善变和对朝局的无力,很快就被致仕。
崇祯走马观花的换辅臣,实则是在挑选能力挽狂澜的柱梁,但似张居正这般的人物,大明三百年,也就出了一位而已。
历史上清廷当政后,不少前大学士依然入阁清廷,继续当官,现在还是大明,崇祯不再当政,那这些人更加不会放过再次回朝的机会,咱只是和崇祯帝尿不到一块儿,又不是不想当官。
怎么说呢?崇祯帝,只是不会用人,就算是一块抹布,都有他的价值,更何况这些当了几十年官,进入内阁的大学士,那都是人才中的人才,庸者,早就淘汰在历史的洪流中了。
“禀陛下,廷推完毕,尚书为前首辅孔贞运,侍郎为傅冠、解学龙。”
这里说一下廷推的规则,虽然只说了当选者,实则呈上的题本当中,并不止这三人,还有后续的排名人选,朱慈烺可以认可廷推,圈选当首者,也可圈选第二第三。
甚至可以否决此次廷推,让重新提名,重新廷推,或者干脆行使特简的权利,指定某人任职,但朱慈烺并未行使这些权力,而是遵从了廷推结果。
一是他虽然知道这些人,但其能力实际上并不了解,崇祯朝的事,朱慈烺不想再深究,不管是谁当选,后面自己再看他的能力再说。
二是朱慈烺也是有意尊重阁臣,事实证明,崇祯特简的大臣,其结局都不咋滴,现在若能自己当选,也是其本事。
廷推完毕,李安吟唱道:“有本早奏,无事退朝~”
按流程,朱慈烺都起身要离去了,突然,礼部尚书黄锦出班高声奏道:“陛下,臣有本进奏。”
“哦?呈上来。”
“陛下,臣请按制封爵,陛下登基、大婚已满一年,按制当封赏国丈爵位,当然,为恭贺陛下,请陛下一道恢复前嘉定伯爵位,以示仁孝。”
‘呵,还真来了?看来是母后接触过礼部了,不过也对,自己的态度大臣们知之甚少,现在按照旧例,确实不算突兀,如此还能交好周家和宁家,以黄锦来看,确实是不亏的买卖。’
如此突兀的事情,内阁的数位阁臣,闻言立马就变了脸色,吹胡子瞪眼的看着擅作主张的黄锦,陈演更是脸黑如炭。
此时察言观色的黄锦也是心中咯噔一下,看着内阁大臣的怒意和军阁数人脸上的哂笑,顿时心里七上八下,暗道完了,莫不是有什么内情自己不知道?
朱慈烺面不改色,笑意盈盈的看完题本,淡然道:“旧例不当,不可循也,外戚之事,为非作歹,多有不法,此国朝一大弊。”
“朕既立意改革,当不从旧制,况祖训有言,非军功不得封爵,以后大明不得再以外戚封爵,顾卿。”
“臣在。”教育部尚书顾锡畴出班应道。
“荫周家、宁家,三代内,每代三人保送国子监或靖宇军校。”
“臣遵旨。”
“另外,既然说到这里了,朕就顺嘴提一下教育部的方向,大明各县,在社学的基础上,完善全国院校。”
“各县社学,更名为县学,分文科和武科授学,每科大中小三班阶层,每年考核一次,大班考核合格者,进入府学进修,府学同制,大班考核合格者,当有资格参加院试。”
“以后,当不再有县试,府试,府学大班毕业者,获得童生和武生功名,参加院试中第者,当为秀才和童军,进入省学进修,大班毕业者,当有资格参加乡试。”
“乡试中第者,获得文举和武举功名,进入国子监和靖宇军校进修,每三年大比一次,举人中第者,当为文武进士,进入朝廷和军中。”
“国子监和靖宇军校进修的举人,大比不得超过两次,两次落第者,以举人坐监六年资历受官,不应者,此后不得再参与大比。”
“当然,各级学府,也不是强制进修,府学大班年度考核,可作为开放式考核,没参加过县学府学者,也可报名参加考核,合格者也能获得院试资格。”
“往上同理,省学毕业考核,已经获得秀才和童军功名者,不管有无在省学进修,皆可参与考核,合格者获得乡试资格。”
“每三年一次的大比,不管有无在国子监和靖宇军校进修,只要有举人功名者,都可参与,未进修者,不限大比次数,但也不能以举人功名授官。”
“以后每次大比,教育部尚书和会试总裁各出题一半,每次乡试,由翰林院遣员赴各省出题考核,每次院试,由各省提学道出题考核。”
“各考核官,出题范畴,当在教育部制定的统一教材范围之内,教材由教育部统一规划,内阁、军阁和教育部尽快按照改革方向拿出章程。”
“臣等遵旨。”
“退朝。”
“臣等恭送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