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丫鬟清锁》最新章节。
“您这么说,把太皇太后置于何地?”余太后听她这么说,心里自然是很生气,她无非是在提示自己,她是先帝的皇后,而自己只是嫔妃。
吴倾荷知道她会这么问自己,但自己也准备好了该如何回她:“太皇太后是长辈,而且是明事理之人,自然会认可我说的话,倒是姐姐你有些不懂规矩了,虽说如今你也是太后了,但你只是帝太后,而我是正宫皇太后,在我面前,你只能行妃礼,以妾自称,可你从入我宫门到现在,一声问候礼也没有,姐姐说这算个什么事?”
余太后没有想到她竟然会有这么一手,自然是有些心虚,于是她微微欠身行礼道:“臣妾参见皇太后!”
吴倾荷满意点点头,然后笑着:“姐姐快坐,有何事咱们坐下慢慢商量。”
余太后虽然心里不服气,但也不得不承认吴倾荷说的是事实,她缓缓落座之后道:“方才是臣妾不懂礼数,臣妾与您赔不是,但既然您这么看重后宫礼数,是不是也得遵循祖制,将朝凤殿让出来给皇后?”
吴倾荷轻哼了一声:“可以,不过我有个条件,不知道姐姐能不能答应?”
“但凡臣妾能做到的,就一定会按照皇太后的意思办!”只要她能松口,自己肯定不会不办。
“如今先帝已驾崩,我膝下无子,百般寂寞,特请姐姐赐我一个皇子抚养,日后总算有个依靠。”
原来她打的是这个主意,如今后宫中未成年的皇子就老四孟安戎,生母骆柔嘉,肯定不会同意过继给她,老五老六是双生子,目前放在孙淑仪那里抚养。
见余太后不说话,吴倾荷以为她不愿意,便问她:“怎么,姐姐不愿意?”
余太后回过神来:“皇太后是所有皇子的嫡母,包括皇上也是,您需要哪个儿子一声令下就可以,何必与臣妾商议?”如今孟安怀已经是皇帝,不管哪位皇子过继给了吴倾荷,都无济于事,余太后根本就不在乎。
“话虽如此,但这事我希望由姐姐你来做,毕竟咱们可是有交换条件的。”去了西佛堂几天回来,她倒是学聪明了,凡事不想自己动手,总想着劳烦他人。
余贵嫔知道对方心里在想什么,但这原本就是很容易的事,她便爽快答应了。“那就老六好了,把老五留给孙妹妹,毕竟她也养育了那么久。”
吴倾荷没想到她竟然这么快就答应了,心里有些失落,要是早知道她这么爽快,就该提更高的要求。“不知道姐姐打算让我搬去哪?”
“臣妾想过了,您是皇太后,寿元殿才是该您居住的地方,皇太后请放心,臣妾即刻就搬出来。”只要吴倾荷愿意让出朝凤殿让清锁搬进去,让她做什么都愿意,别说是搬离寿元殿。
吴倾荷一脸诧异:“那姐姐准备搬到哪里去住呢?”
余太后笑道:“太皇太后年事已高,需要人照顾,如今怀儿已经是皇帝,后宫也有清锁在打理,我一个闲人,不如搬去太皇太后那里,顺便可以好好孝顺她老人家。”
在这宫里,除了昭阳殿与朝凤殿,就颐寿宫占地面积最大,吴倾荷知道她打的什么主意,不过既然她愿意让出寿元殿,自己也无话可说。“姐姐真是孝顺,怪不得先帝如此宠你,那就这么说定了,姐姐去找孙姐姐商量吧,我搬过去的时候就将老六一起送过去。”
余太后点点头,然后站起身行礼:“臣妾告退!”
待余太后离开之后,素秋走上前来:“娘娘,咱们真要去寿元殿?”
吴倾荷叹了口气,无精打采道:“给我抚养一个皇子,搬离寿元殿,她都妥协了,我不去又能怎么样”
素秋继续道:“可是娘娘您明明知道她打的什么主意。”
吴倾荷没有继续说话,她知道余太后的如意算盘打得不错,太皇太后年事已高,说不定哪天就薨逝,那颐寿宫自然而然就是她的了,那时候她的风头就盖过了自己。
出了朝凤殿,余太后直接去了颐寿宫,太皇太后正因修寅的离开烦恼不已,感觉这日子过得越来越没意思了。
这时夏公公来报:“娘娘,余太后求见!”
“余太后?”猛然换了称呼,薛太后还没反应过来,愣了片刻之后才想起,自己已经是太皇太后了,而吴倾荷与余氏,也已经成了太后。“让她进来吧!”
“是,娘娘!”
余太后缓缓走进大殿,然后向她行礼:“臣妾参见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叹了口气,有些幽怨:“太皇太后,如此高贵的名号,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可怜人。”
余太后理解她失去了丈夫和儿子的痛苦,便走上前安抚着:“人活于世,必有她的使命,岁月漫漫,太皇太后还要看着重孙长大,安度晚年,怎能这般泄气?”
“我养了寅儿几年,如今突然带走了,我这个大孙子还真是孝顺。”显然她对孟安怀带走修寅这件事情,还是耿耿于怀。
余太后继续安抚着:“寅儿会记得曾祖母的慈爱,但孩子大了就会调皮,免不了让您受累,刘修仪善良,把他交给刘修仪,这未免不是件好事。”
太皇太后知道说这些没用,自己年纪大了,也顾不上那么多,她缓缓闭上眼睛:“算了,不说这些了,劳碌一生,让自己清闲几日挺好的。”
余太后坐在她身侧轻声道:“太皇太后,臣妾想着自己也没有什么事,干脆搬来颐寿宫陪您,不知太皇太后意下如何?”
太皇太后一听立即睁开了眼睛,一脸疑惑地看着余太后道:“你不是在寿元殿住的好好的,来我这做什么?”
余太后低下头:“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来皇太后还在,臣妾身为帝太后,占了寿元殿确实不妥。二来臣妾无所事事,后宫之事也有皇太后与清锁打理,臣妾想着不如来这伺候您,好有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