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见郎君多妩媚》最新章节。
殿下右边第二低头跪着的是翰林院掌院学士余讷辰,太子的视线在他身上稍作停留,才收了回来,却是什么也没说。
皇帝拂袍站起:“行,一甲就照方才三位学士读的定,余者交众爱卿再排,填了榜,再送来乾清宫吧。”
众人俯首称是,皇帝退殿。
读卷官们回了东阁,剩下的试卷早已按照名次排好了的,掌卷官从后往前差拆卷填黄榜,张锦荪拿了放在最上面的一篇来读,方泽仪溜溜达达走过来,在边上瞄了几眼,道:“以诚为题,倒是挺新奇的,见地也不错,我之前怎么没看到?”
张锦荪淡淡道:“都察院那几个先选出来的,秦大人要了过去,原本要抉择一二,这篇没入他的眼,我们又已经选好了,就落了下来。”
方泽仪便道:“哦,秦大人这回倒有些别出心裁。”
余讷辰笑道:“两位尚书都是科举过来的,还不知道殿试吗?运气倒比文采更重要,也不知道这贡士是哪个,三位阁老一个也没看上,只得叫我捡了。”
方泽仪捋捋胡须:“若是先叫我看到,却也说不定了。”
首辅净了手回来,这几人便移开了话题。
乾清宫中,皇帝刚刚坐下看锦衣卫密报,写的就是小时雍坊恭毅侯府分家的名堂,读了几行,放下折子看向下手读折子的太子:“朕总算想起来了,张绍桢是不是也在今日这场呢?”
太子回道:“是吧。”
皇帝有些可惜道:“你方才怎么不提醒一声儿,我记得他是会试第三,年纪又轻,给个探花的功名,正好相宜。”叹了一声。
太子笑道:“他是儿子的伴读,三位大学士读卷,都没有选中他,要是儿子在武英殿提起来,岂不是叫读卷官们都以为儿子偏私?”
皇帝想了想,微微点头:“说的也是。”朝齐项道:“你去东阁拿张绍桢的试卷过来,朕倒要看看写了什么东西。”
齐项领命就要告退,又被叫住,皇帝迟疑道:“算了,读卷都完了,又叫过来,徒惹揣测。啧,就当张绍桢这回运气不好罢!”
齐项又等了一会儿,见皇帝没有再改主意,便小步站回原位。
太子眼神微动,玩笑一般道:“爹既然觉得是张绍桢运气不好,不然就给她一个恩典。往常新进士都要在翰林院待几年,她从小在儿子身边伴读,翰林院少她一个也没什么,不不如教她还是来东宫当差,她也熟悉得很。”
皇帝有些惊讶:“你方才还说不能叫人觉得你偏私,这么直接要他去东宫,不是更明显?”
太子立刻改口道:“是儿子思虑不周了,爹就当儿子没说过。”
皇帝见他如此,倒是真考虑起来:“张绍桢,年纪太轻,进翰林院升升资历才合适。不过是伴着你长大的,再进东宫,也不是不行。罢了!等他考过了庶吉士,朕就给旨意!”
太子只是随口一提,就算父皇这回不应允,他也还有安排,没成想就答应了,不必再费力气,笑道:“多谢爹成全。”
皇帝摇头道:“你性子还是要磨练些,太守规矩了,瞻前顾后,有失储君风范。朕看张绍桢天性敏慧,一腔赤诚,为生母能抛弃侯府余荫,为生父甘愿上山守孝。品性如此,礼遇一些也不为过。有时候从心而行,恐怕更得便益。”
太子拱手受教。
……
三月初五就是传胪大典。
贡士们都穿着崭新的大红朝服,在奉天殿外丹墀拜位排列,殿中皇帝升座,文武百官常朝侍立,禁卫鸣放鞭炮,鸿胪寺奏乐,热闹又肃穆。
执事官高举榜案出殿,绍桢看见案上一抹明黄色,那是黄榜。
传制官请旨后自奉天殿左门而出,站在丹陛东侧,高唱道:“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