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演功法:我一人横推乱世

第15章 救场(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推演功法:我一人横推乱世》最新章节。

“你们没事吧?”陈觉的声音平静而温和。

他身上的青色衣袍未沾染半分血迹,那把长刀也安稳地停在他的腰间。

唯有躺在地上的尸体和周围被破坏的环境,证实了这一切都并非幻觉。

贺靖宇和沈蓉对视一眼,都能从对方眼神中看到那震惊与不解。

贺靖宇率先打破沉默,声音带着几分颤抖:“陈觉,你......你怎么会如此厉害?而且你为什么会在这里,王川他们呢?”

沈蓉也问道:“而且,刚刚你身上浮现的内气应该是青元气吧。”

两人直勾勾的看着盯着陈觉,脸上的求知欲都快溢出来了。

陈觉摸了摸鼻子。

他和王川几个人蹲伏的时候,感觉在这边劫杀残兵获得的遗念点太少了,于是就偷偷跑过来,想要提前抢点人头。

结果等他到的时候,正巧看见林彦一斧劈向贺靖宇,情况危急,他也没多想就直接上了。

“之前沈姐看完沈姐给我的功法之后,我就按着功法上的路线,自己运功模拟了一遍,结果不知怎么就入了门。”

“后来我又修炼了几次,好像,好像就大成了。”

陈觉脸不红心不跳的说道。

一旁的贺靖宇和沈蓉全都沉默了。

尤其是沈蓉,这篇青元诀她修炼了大半年了,如今才堪堪小成。

此刻一对比,顿时让她有种上吊的冲动。

至于为什么会来这里,陈觉没有回答,他们也默契的没有追问。

贺靖宇之前与林彦硬拼数招,最后为了救下沈蓉更是强行爆发,此刻身体经脉如针扎般剧痛,难以起身。

陈觉见状,上前从沈蓉怀中扶起贺靖宇。

此时的沈蓉才反应过来,她将贺靖宇搂在怀中许久。

两个人神色都有些尴尬,陈觉扶着贺靖宇走在前面,沈蓉面色羞红跟在身后。

此处据点的人教教徒一共也就十几个人,先前被贺靖宇杀了四五个,其余人早在陈觉砍死林彦时,就悄悄的顺着陈觉来时的小路跑了。

一行人很快与王川三人汇合。

此时王川三人身边倒下了不少尸体,都是先前溃逃的人教教徒。

他们还绑了其中一个,打算带回去审问。

“老大!”

陈觉刚扶着贺靖宇下来,王川几人就连忙跑过来。

“老大你怎么了?”

“陈觉,你刚刚怎么不见了,我们很担心你啊!”

三人瞬间叽叽喳喳的围着陈觉和贺靖宇不停的询问。

随后沈蓉出面解释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陈哥,这么说你比贺老大都厉害啊!”王川此时满脸震惊的看着陈觉,一旁的贺伊伊和李维也是如此。

“陈哥,你才十五岁吧,十五岁的意境巅峰,我的天啊,你比沈姐的大哥都厉害。”王川忍不住感慨道。

陈觉翻了个白眼,说道:“你都知道我十五岁了,还叫我陈哥?”

“武道一途,达者为师嘛。”

王川倒是满不在乎的摆摆手,一旁的贺伊伊也有些崇拜的看着他。

“好了别闹了,山上的营地应该还关着人教搜集来的灾劫之子。”

最后还是沈蓉出面制止了他们几个,一行人迅速收拾了一下,就一同上山赶往营地。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太岁剑尊
太岁剑尊
秦夜遭家族背叛,被打入封印着太岁古神血肉的禁地。濒死之际,秦夜得到太岁血肉,获得诡异能力。“剑本凡铁,因修者而通灵我的剑,却是活的!”秦夜以血肉铸剑,吞噬万兵进化,创立太岁剑道!剑器活如凶兽,饮血则强!随着不断的修炼,秦夜方才明白,真正的太岁劫,从来不是来自外界,而在自己每一寸蠕动的血肉之中……一路踏上巅峰,是成为太岁邪神,还是成为太岁剑尊?
粥加三勺
阴诡异仙
阴诡异仙
陈墨生于破庙残垣,目睹双亲因一枚下品丹药命丧修士之手。被抛入青岚宗为最低贱杂役的他,在腐臭药田深处捡到半卷染血残页——。从此藏起眼底锋芒,将狠辣算计裹在卑微笑脸下:他人视修仙为求道,他视修仙为屠路。练气三层时,他能跪在执事面前磕头,却在深夜用淬毒银针洞穿算计他的同门后颈;突破瓶颈时,他敢以鲜血养丹、吞噬修士精魄,更敢在账本上动下层层诡局,让克扣丹药的执事死在自己的贪婪里。青岚宗的药田泥沼下埋着无
大爱仙尊blue
玄幻:万界聊天群,我靠投资封神
玄幻:万界聊天群,我靠投资封神
万界聊天群,我靠投资封神:张太玄觉醒逆天悟性,加入万界聊天群疯狂薅羊毛,投资嬴政造反、收雷电影救姐,星辰体铸就法,万界资源尽入我手,天下修士跪拜太玄道君!
我才是猫大王啊
越低调越无敌,我真的苟不住了!
越低调越无敌,我真的苟不住了!
当谦虚、示弱成为最强外挂,修仙界的画风突变!叮!你因谦称“平平无奇”,悟性+10000点!你因示弱“不堪一击”,获得顶级防御功法!你因推辞“略懂亿点”,剑法直接顿悟无上剑意!这根本不按套路出牌啊!外门考核将至,面对恶霸的欺凌和被逐出宗门的危机,是继续苟延残喘,还是“被迫”展露锋芒,引爆全场,甚至引来内门大佬的关注?
盈盈一水间
圣祖天宫
圣祖天宫
曾作为青龙的徐崇因想要反抗苍玄神被察觉,连同同伴白虎一同被贬下神河界,没想,在神河中,徐崇又再一次坐上顶尖之位,并察觉到其余世界的存在,后又回归苍玄神界,开启重新一轮的对抗苍玄神以及其他六位主神的故事。
忆儒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