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朕的江山

第138章 赵家庄的赵财主(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这是朕的江山》最新章节。

“蒙阴的盐路是我大哥用刀打下来的。”

看着重新退回来的石全树,坐在忠义堂大椅上的黄二屁股都没有抬一下。

“蒙阴的盐路是秦勇给的我,李掌柜和黄兄弟要是想拿回去,我没意见,随时可以还给你们。”

石全树知道靠自己逃不出去,决定先服软保住性命。

“石大哥你是不是觉得只要放弃蒙阴的私盐生意就没事了?”黄二笑眯眯的问。

听到这话的石全树眼眶猛地一缩。

哪里还会不明白,这是想要他的命。

“动手。”

黄二根本不给他反应的机会,大手一挥,命手下的人动手。

噗嗤!噗嗤!噗嗤!

赤手空拳的石全树几个人想要反抗,被从周围劈过来的刀砍倒在地。

一刀接一刀的砍在身上。

很快几人失去了呼吸,身体如同烂泥一样瘫在地上一动不动。

“百户,人没气了。”

什长贾荣上前探了一下几个的鼻息,确定人死的不能再死。

“丢去后山埋了。”黄二摆了摆手。

石全树只要还活着,长山寨想要接管蒙阴私盐生意就要多费很大力气,所以人必须死。

几具尸体从忠义堂被人清理了出去。

杀了石全树,黄二又安排手下的一个总队下山去解决石全树的亲信。

蛇无头不行,石全树一死,手下的势力四分五裂。

都是因为利益结合,谈不上什么忠心,也不会有人会替石全树报仇。

真正最底层的私盐贩子,往往会负责一两个村子吃的盐。

这些人只是从石全树手中拿盐,算是石全树私盐生意的下线,并不属于石全树的人。

掌管了这些人,等于掌管了蒙阴各村子的私盐生意。

黄二派人挨个去通知这些底层的私盐贩子,要求他们以后从长山寨拿盐。

私盐头子更替交换。

石全树一死,这些私盐贩子自然明白是怎么回事。

这种事情他们也不是第一次经历。

长山寨有田庄提供货源,又掌握了蒙阴的私盐盐道,随着下面的私盐贩子开始从长山寨拿盐,蒙阴的私盐彻底换了天。

蒙阴县县城西面靠近济南府新泰县方向有个赵家庄。

庄子里住着一位姓赵的财主。

蒙阴的大户不是家中出了读书人,就是和衙门里的人暗中款曲,唯独这位赵财主和衙门几乎没什么来往,家中也没有出过读书人。

可就这样一个乡下土财主,占着大片的田地,却无人敢惹。

赵财主笑起来像弥勒佛,面容和善。

哪怕和家中佃户说话也是和和气气,从来看不到他生气。

每天出门,总头还没有露出来,肚子先抢先了一步。

“坛主,查清楚了,石全树上了长山寨就没有再下来,人应该是死在了山上的土匪手里。”一名精壮的汉子弓着腰站在赵财主的面前。

之所以要弓腰,是因为赵财主不喜欢仰头看人。

所有赵财主手下的人都知道这个避讳,所以每次站在跟前都会故意让身子比赵财主低一些。

“石全树脑袋里面装的都是糙糠吗?居然带着两个人就敢上土匪寨子,他这个耗子舔猫腚,自己找死。”

陪同在赵财主身侧的陈英觉得石全树是个傻子。

赵财主一对小眼在眼眶里转了转,脸上笑眯眯的说道:“石全树应该认识千山寨的这伙儿土匪。”

石全树能成为蒙阴最大的私盐头子,自然不可能是个蠢货。

“要是这样,石全树上山的事情就能解释的通了。”陈英说道。

赵财主看向报信的精壮汉子,说道:“发动咱们的人去打听一下,千山寨的这伙儿土匪来自什么地方,这么一伙儿土匪,总不能是天上掉下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朱门风流
朱门风流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穿越千疮百孔的封建王朝,陆清河却只是个七岁小娃娃。父母双全,外加个呆萌小妹,可家徒四壁,穷困潦倒。读书,必须读书!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看我读他个太平盛世!
幸运的七号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
七色花
七色花
新房里,马文才骂道:“祝英台,没想到你是这么一个不知廉耻的女人,既然你嫁给了我,就不要再想着别的男人,原来你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是真爱……”“我不懂,我不知廉耻?”祝英台辩到:“是你自己要娶我的,还来怪我?”“我又没拿刀逼你,你走吧,你根本就不...
难怪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关于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洛尘穿越古代平行世界,成为科举考场上抓耳挠腮的穷书生。离金榜题名只差最后一篇治国策论,可他连毛笔都不会用。好在穿越时绑定历史推演器,在虚拟推演中可以练习文章,锻炼技能,只要辅助皇女登基,就能将练习的才能带回现实。本想着随便选个最有优势的皇女速通游戏,却误打误撞选中政治头脑为零的秦王李瑾瑜。与此同时。得到天道推演能力的秦王李瑾瑜好奇之下开始未来推演,却发现自己的父皇将
灰色的灰
阿姐,我中举了!
阿姐,我中举了!
陈秀才苦读一辈子也没能中举,临死之前对大女儿嘱咐道:“一定要让你弟弟读书,让他考取功名,不然爹,死不瞑目!”长兄如父,长姐如母。陈招娣带着爹的遗愿,毅然决然放出了自己的条件,“想要迎娶自己,就必须要送小弟去读书。”村里其他人沉默不语的时候,逃难来的糙汉眼巴巴将陈招娣与陈及冠两姐弟带回了家,任劳任怨供养小舅子读书。多年以后,衙役敲锣打鼓,簇拥陈及冠来到村里。“阿姐,我中举了!”......意外落水
螳螂爱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