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弃妇一拖仨,古现穿梭奔小康》最新章节。
为什么脑子里回不自觉回想白天的事。
这里虽然很苦,缺衣少食,相比于曾经他养尊处优的日子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但不知道为什么,他想留下。
这个念头吓了她自己一跳。
他是身带任务而来的皇子,代表朝廷!
他是唯一的嫡出皇子,自小便被皇后娘娘耳提命面,告诫他所背负的责任,是苍生是社稷。
所以,他即便是不喜欢,但也要学!
学什么?
那可太多了。
首先便是最基础的文韬武略,其次是各种规矩!
最重要的,也是近几年皇后娘娘告诉他最多的,便是要学会喜怒不形于色。
原本才九岁的楚清,从原本活泼好动的性子,被压制着,变成了如今这个少年老成的样子。
在他的认知里,他就是该接受这样的命运和使命的。
他没的选择也不可以选择。
可如今他做了此“阿青”,无忧无虑的难民阿青。
莫名的就不想做回五皇子了。
那天在棠城县城门下见到了丘山,他就知道自己距离做回五皇子的身份时间不远了。
那天他没有贸然相见,一个是有顾虑自己身边的奸细,不知到底是谁。
而在心底里还没有说出的另一个私心便是,他怕自己再也不能是少年“阿青”了。
有心事的少年,彻夜难眠而劳累一天的赵家母女一夜好梦。
赵秋娘第二日是在一片糊味儿中醒来的。
阿青睡不着,便在天蒙蒙亮的时候起身在窝棚周边走动。
他看到有不少富人家会将家里换来的粗面饼掰成细碎的小块儿,放到水里合着采集的野菜一起熬成一锅半软不硬的糊糊。
想必这就是绝大多数流民人家的早餐了。
讲究一些,怕家里壮丁使不出力气的,便会往糊糊里加些盐。
而大部分因为食盐稀有且珍贵,舍不得换的人家,都是一顿没滋没味儿的清汤菜面糊糊顶饱的。
阿青见赵秋娘眼底有些许青黑,其实这段时间,日日操劳累到了。
他便一声不吭的悄悄拿了一个糙面饼,又取了些昨日采来的野菜,生了火学着旁边窝棚的妇人家一起做饭。
那夫人见他偷偷朝这边瞄自己如何做饭。倒也大大方方的回敬了他的微笑。
这家的小郎君可真勤快,不像他家那个傻大儿,这都逃难了,满脑子除了吃还是玩儿。
也幸好大女儿乖巧,昨日多彩了些野菜回来,听说今日山上的野菜就很难采到了。
可能昨天脑子灵光的人家都想占个先机,于是这山边边的野菜大多都被他们薅了个精光吧。
原本就是灾年,这野菜生的都很细小,眼神儿不好的人恐怕连找到都难。
楚清见那妇人朝自己笑,便厚着脸皮过去问他这煮饭有什么技巧吗?
“那能有啥子技巧吗?不过是瞧着点火候注意搅拌,别糊锅底就成。”
楚清以若有所思的模样坐回了锅灶旁。
那婶娘见他锅里没水,还好心将自己陶罐里的水给他分了点出去。
楚清连忙谢过婶娘,于是学着他的样子一点点掰着那映如磐石的糙面饼往锅里放。
那口大黑铁锅底下是个用石头临时垒起来的小灶台。
这用石头临时垒起的小灶台,四风漏风,火候并不好掌控。
楚清从来没有做过饭。
便以为妇人说的注意火候,就是不要让火熄灭了。
等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火引着了,放入了灶台的空洞里。
他就猛的往里添柴。
可煮过饭的人都知道,一开填柴填的猛了,反而会把火给压灭。
于是他又在隔壁婶娘的指导(絮叨)之下开始往外抽柴火。
学了半晌在冒着一股股炊烟的火中,白得了个黑锅底的大花脸。
等终于掌握好了烧火烧的旺的诀窍,他又忘了要搅动锅里的汤了。
这糙面饼本就由不同的五谷杂粮做成,容易沉底儿。
这汤面儿上又放了不少野菜菜,一煮熟便浮起来了。
于是在楚清看不到的地方,底下的那些面饼终于粘锅糊了。
等他闻到味儿的时候,这锅汤已经抢救不成了。
他连忙熄灭了火堆,但那股湖味儿还是随着清风慢慢飘进了屋里。
赵秋娘闻着这股味儿,打着哈欠起了床。
她迷迷糊糊还没睁眼,就问了一句“安欣你这是在煮什么呢?锅是不是糊了?”
结果却听到自己身旁传来了一声熟悉的声音“阿娘,别吵我,我还要再睡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