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最新章节。
<div class="tt-title">第224章 曹操北退,鬼哭峡的智囊博弈
(上一章有错误,忘记了前面设定,以为赵云马云禄交谈时,姜叙听到了赵云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故而在城楼高呼营救子龙将军。但后来回头看,姜叙只是听到了赵云自称河北赵龙,并未听到赵云真实的自我介绍。所以就改成营救赵龙将军。有朋友回复姜叙猜到赵云很离谱,一点也不离谱。其实是作者脑子短路了。)
……
孙权并非鲁莽之人,大多时候,他会审时度势,倾听良言,分析利弊,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判断。
但在巨大的战果摆在眼前,贪婪和欲望就会让他失去原本理智的思维,做出冲动之事。
其实这也没办法。
兄长之功业太过耀眼,如同一座大山,将他死死压在身下。
在很多人眼里,他得在孙策荫庇之下,幸在其突亡之时,幼子不得成年,才能有他的机会。
他能得江东之主,继承孙策的宏伟基业,是孙策的迫不得已,更是他孙权的意外之喜。
而众人皆为其喜之余,多多于孙权面前表扬赞美孙策,以为孙权会感激和高兴。
却未曾想,这给孙权造成了多大的苦恼。
因为对比兄长,自己若拿不出像样的战绩,终会被人诟病兄长传错了人。
尤其当孙绍日后愈发崭露头角,而自身却庸庸碌碌无所建树之际。
所以,对孙权来说,要想使江东上下信服,除了立下超越父兄的不世之功,别无他途。
比如这次突袭曹操,孙权甚至认真的想过:如果真能擒曹操,不去选择换取徐州,而是直接将其斩首。
那他的战绩和功业会上升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
那么,他不怕曹操诸子报仇吗?
他还真不怕。
曹操一亡,曹操诸子必陷入夺嫡之乱,至曹氏力量分崩离析,又有刘备势力渐盛,当为曹氏首患,曹氏若想存活,那有精力与己为敌?
到时候借机北上攻取豫州徐州,那不还是如探囊取物般容易?
但孙权到底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只因刘备崛起太过于迅速,若到彼时,恐怕刘备从中获取的好处恐怕要比自己大得多了。
当下之际,擒得曹操,换取南阳和徐州,既有旷世之功,又有开疆之利,乃百利无一害之事!
于是,他选择冒这个相对稳妥点的险。
放弃水军优势,登陆北岸,集中兵力,以截获曹操。
……
此时曹操携兵正往北而行。
他未举曹氏大旗,乃作寻常退军,以掩人耳目。
可周瑜却猜到了。
他将主力部队安置在鬼哭峡,这是曹操北退必经之路。
此地两侧绝壁如刀削,山风掠过如鬼泣,极适合设伏。
那么,只此一路别无他路么?
于鬼哭峡前,也有两处北行之路!
一路须途径险壁栈道,比此地更为凶险。
只需安置数人,亦或烧毁栈道,则大军必困于此。
另一处则须向东绕远,道路时宽时窄,但经过云梦大泽,泥泞难走,路途也是非常遥远,几欲绕至江东地界,他料曹操断不敢走这条道。
那么万一曹操走了呢?
亦无妨事,此途必拖延行军之速。
待主公援军尽至,亦前后可夹击曹操于半路。
周瑜行事,素为缜密。
于此次设伏,其深信已然算无遗策,曹操一世枭雄,必失于此!
周瑜命人探查的第二天,斥候就得探出曹操正往伏击之地而行。
周瑜迅速命人封锁两处峡口。
看曹军往不往西行。
另一边,荀攸亦看出了地势的凶险。
他急叫曹操大军暂停北退。
曹操本欲固持己见,却见程昱也力劝相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