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夜,医妃带着两萌宝炸了王府

第310章 和离书(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新婚夜,医妃带着两萌宝炸了王府》最新章节。

第310章 和离书

“爱妃说的不错,明日便宣他们入宫吧,晚上一同聚聚。”

闻言,戚贵妃保养得当的脸上,露出了一抹高深莫测的笑来,“是,臣妾听皇上的。”

她先前听到一些风声,说是太后之前去了一趟翼王府,竟然在那里听见了孩子的声音。

所有人都知道,南晚烟和顾墨寒不和多年,又怎么会有子嗣?

老十和十媳妇也都说没看见,但空穴不来风,她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万一真的有,还是个女儿,那可就不妙了。

所以,她得借着这场宫宴,探探孩子的虚实……天很快亮起来,太阳慢慢的爬上云层。

湘林院里。

南晚烟宿醉了一晚,头疼欲裂。

她撑着床边努力坐起身,一手扶着快要爆炸的太阳穴,时不时恶心想吐。

昨夜又贪杯了,把自己喝断片了不说,还折腾的那么难受。

小蒸饺和小包子已经洗漱干净,两张无邪的小脸白里透红,十分招人喜欢。

她们撒着欢儿朝南晚烟跑来,“娘亲!娘亲你终于醒啦!”

南晚烟蹭着两个小家伙的小脸蛋,“嗯,我家小宝贝真香。”

“娘亲也香香的,娘亲,你知不知道,昨天晚上你‘怀春’了!”

小蒸饺一本正经地拍了拍南晚烟的手背,小包子看着南晚烟,附和的点点头。

南晚烟险些呛着,“我怀春?”

那些书,是再也不能给两个小丫头看到了,不然还不知道会从她们的小嘴里听到什么。

可她有些茫然,‘怀春’,她们是怎么定义的啊。

湘玉正好端着醒酒汤走进来,闻言吓得差点摔碎手里的碗。

她讪讪一笑赶忙上前,“王妃,这是醒酒汤,您快趁热喝了。”

这两个小祖宗,真是什么话都敢说。

南晚烟看向湘玉,“湘玉,昨夜是不是发生了什么?”

湘玉顿时咽了咽嗓子,看着南晚烟,小心翼翼的问:“王妃您……什么都不记得了?”

南晚烟皱眉,纤长的手指搭在下巴上,脑子依旧一片空白,轻摇摇头。

“我只记得我给两个小丫头做了烤串,唱了歌,舅舅在旁边舞剑,再然后就没有什么印象了。”

她原本不想喝那么多的,但后来实在是太开心了,一时兴起便控不住自己。

倒是忘了原主酒量奇差这一茬。

“您忘记了,也挺好的,”湘玉拍着胸口长舒一气,不知怎的脸色有些红润,害羞的别过脸去。

“不过您昨夜……对奴婢说了一些奇怪的话,然后……”

湘玉支支吾吾的描述。

小蒸饺和小包子则绘声绘色地,给南晚烟情景再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关于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太孙朱雄英病重,魂穿未来十年,带着现代的知识王者归来朱元璋:大孙,别当皇太孙了,当皇帝吧,咱当太上皇朱雄英: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生产队的驴都没有皇帝那没累,我爹就是这么被你累死的。朱雄英:要我当皇帝也行,你来给我打下手,我要摸鱼。朱元璋:行行行,都依你,其他事情可以放放,先把婚事定了吧……朱雄英:……且看魂穿现代的朱雄英回到古代愉快的称霸还要摸鱼的人生。
触摸黑白
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
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
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御末年,匪徒横行,苛税如刀。萧辰从虎口捡回一命,却背上了三十两银子的阎王债。县衙悬赏二十两屠虎,员外逼纳娇妻为妾,猎弓朽烂,米缸见底。他握紧手中豁口的柴刀,冷笑一声。——这世道,猛虎在深山,更大的虎却在庙堂。从猎虎到猎天下,从寒门到开国帝。一柄精钢刀劈开东沟村的晨雾,也劈开了八百年皇朝的铁幕。“他们说猎户不配争天下?”“待我黄袍加身时,且看这万里山河,尽是猎场!”
几两碎银
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
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
关于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明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个铮铮铁骨的汉人王朝,朱雄英的早逝对明朝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去世后,朱标一系的继承人空悬,使得朱允炆与朱允熥成为皇位继承人的候选人,最终朱元璋选择朱允炆为皇太孙。而朱允炆即位后的削藩政策引发了靖难之役。若朱雄英未早逝,以他的身份和地位,继承皇位的可能性极大,或许能够避免明朝初年的这场内乱,朱雄英作为嫡长孙,继承权无可置疑,无需急于削藩,可采取更稳健的
西风山鬼九千七
四合院:吃绝户?开局灭了养老团
四合院:吃绝户?开局灭了养老团
张建华从小父母双亡,跟孙大壮从小在四合院一起长大,后来兄弟俩一起去当兵打仗,战场上大壮为了保护他身亡,张建华答应孙大壮要帮孙妈养老。受了重伤的张建华,最终退伍回了四合院,才刚到院子,就看到众禽吃他们张家和孙家的绝户。自己的两间房子全部都被贾家给霸占,家里的东西全部都被洗劫而空,养老团霸占了他的房子还不行,不但抢走了孙妈家里所有的物品和金钱,还要把孙妈赶院子,吃张家和孙家的绝户···张建华彻底忍无
蔺三七
八部云河
八部云河
大道不存,人心崩坏,三生石裂,神魂不齐,轮回不转。亿年钟情,穿书历险,捡拾碎片,修补轮回,重建大道。
木虽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