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离石游记》最新章节。
迦毗罗卫城自从成为离石的别宫城市后,大秦的工匠们便按照一贯的传统,着手修建坚固的城墙和圆形堡垒,将整个迦毗罗卫城严密地包围起来。
这项工程无疑是极为浩大的,但好在天竺地区人口众多,尤其是当地居民生育能力极强,劳动力资源十分充足。
众所周知,天竺的高种姓人掌控着平民的生计,其手段便是通过对粮食的严格把控。然而,在此次修建外围防御工事的进程中,达旺藏人展现出了极高的配合度。
他们作为高原人的一个分支,不仅外貌与汉人颇为相似,更是凭借自身独特的魅力,赢得了大秦工匠们的好感。
更为重要的是,达旺藏人坚决拒绝接受婆罗门所推行的种姓制度,这种态度使得大秦工匠,对他们越发容易接纳。
于是,在这座城池里,达旺藏人除了达罗毗荼女人之外,成为了最为关键的管理者角色,同时也是同化速度最快的人群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类特殊的群体库洛姆特人。这些人与罗兴亚人以及达罗毗荼人之间,存在着世代难解的仇恨纠葛,彼此之间势同水火。
与此同时,他们对于婆罗门所倡导的理念同样难以认同,对佛教接受程度有限,形成了独特的上部众佛教和密传佛教。
为了抵御婆罗门教的渗透和影响,库洛姆特人几乎全体皈依佛门,笃信佛教教义。如此一来,未来的天竺局势将会如何发展演,谁也说不准。
在这个世界上,有着数不清来说不明来历神秘的种族,他们的数量多达数百个之多。而其中的库洛姆特人,则主要是由刚刚覆灭的大勃律王国的,遗留民众所组成。
说起这大勃律王国,它可是一个比着名的迦毗罗卫城,还要地势高耸且险峻万分的国度。
令人惊讶的是,尽管大勃律王国拥有如此险要的地势,但它之所以能够一直存续到现在,并非凭借着强大的实力或者有富饶的资源,反而是由于其所处之地,生存环境实在太过恶劣和贫穷。
正因如此,天竺历代的统治者们对大勃律王国都是避之不及,甚至极为嫌弃,认为这里的人们既蛮横又穷困潦倒。
然而,与其他国家截然不同的是,大秦对于这样一个看似毫无价值的地方却毫不介意。
秉持着哪怕只是一坨屎,也可以拿来当作肥料肥沃田地的理念,大秦果断地采取了行动,把文明之光带到这里。
帝国派遣出了三十多名装备着遂发枪的士兵,乘坐着先进的氢气飞艇,轻而易举地便攻占了大勃律的皇宫。要知道,在大勃律王国,那座皇宫实际上也就是整座城池。
成功占领大勃律之后,大秦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立即展开了大规模的扩建工程。
经过一番努力,原本就已经坚固无比的大勃律王城,如今更是变得坚不可摧、固若金汤。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座新建成的王城虽然防御能力极强,但唯有面对大秦那氢气飞艇时,才会显得有些不堪一击,威胁来自天空。
就在大秦的工匠们热火朝天地扩建大勃律城的时候,他们意外地发现位于大勃律更高处的鹰嘴崖,那里常年吹拂着强劲而稳定的大风。
而且,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可以用来发电,这里简直就是一个天然的风力发电设备试验场啊!
如此得天独厚且便捷有利的地方,当然必须牢牢地掌控在手中才行。正因如此大秦才没有选择放逐库洛姆特人,而是对他们实施了汉化政策。
不仅如此,还从达旺藏人中征召了那些身强力壮的男性,将他们组建成一支高原军队。
这些达旺藏人生于斯、长于斯,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所以完全不会出现高原反应这种情况。
甚至连他们中的女性,也被招募进入军队,专门负责组建高原的救护医疗队。
说起这些达旺藏人的来历,那可真是一段有趣的故事呢。当初,向问天驾驶着飞艇空,在雅鲁藏布江下游一带巡游的时候,意外发现并成功驯服了这个部落。
自那以后,当这些达旺藏人亲眼目睹了神奇的飞艇之后,竟然坚信大秦帝国乃是上天派遣而来的神族。
于是,他们毫不犹豫地追随在了向问天的身后,并曾多次与厌哒人展开激烈的厮杀,其舍生忘死的悍勇,直接吓疯了顽抗的厌哒人。
然而,令人印象深刻的不仅仅是他们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还有那种不计较个人生死和伤亡的独特战斗方式。每一次看到他们如此拼命地冲锋陷阵,所有在场见证过的大秦将士,都不禁为之侧目,心中更是隐隐作痛。
同时,大家也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民族,因为他们那份纯真无邪、天真烂漫实在是让人难以抗拒。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就是这么奇妙,仅仅因为长相相似或者有着某些共同之处,就会很容易产生好感。
而对于同样正在积极接受汉化的库洛姆特人来说,他们有优势,听话、聪明、人多,怎么看都是优势,他们比达旺藏人更机灵、更圆滑,也更聪明。
话说那库洛姆特人的眼珠子呈现出褐色,然而正是这个小小的差异,使得汉人工匠们对于拥有,黑发黑眼珠的达旺藏人格外亲近起来。
不得不说,达旺藏人固然有着一些缺点存在。
比如说,他们常常沉醉于载歌载舞之中,似乎永远不知疲倦;而且还特别钟情于喝酒,时常喝得酩酊大醉;不仅如此,大男子主义在他们中间也是相当盛行,男人们总是自以为是的认为女人应该顺从听话;再加上他们的脑筋似乎不太灵光,有些时候显得颇为愚笨,一旦认定了某件事情便会一条道走到黑,绝不轻易改变主意。
但即便如此,汉人工匠却仿佛对这些缺点视若无睹一般,仅仅因为看达旺藏人比较顺眼,便将其所有的不足全都抛诸脑后。
更为令人惊讶的是,他们竟然能够从这些所谓的缺点当中,发掘出别样的美感来!
且看那紧邻着喜马拉雅山南面的地域,大秦天竺的物资基地已然正式投入生产运营。
随之而来的便是数量庞大的各类物资如潮水般,源源不断地被运往吐火罗以及喀布尔城等地。尤其是那些从天竺贵族家中,搜刮出来的海量棉花与粮食,数量多的更是令人咋舌。
说来也怪,尽管天竺本身并不缺少这些东西,但每年仍有成千上万的人因饥饿而死去,不是饿死就是冻死。
倘若不是天竺的人口基数足够庞大,以他们这种每天数万人持续饿死的状况发展下去,恐怕用不了多久,整个民族都会面临灭绝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