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石游记

第994章 工业化需要的高素质工人!(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离石游记》最新章节。

之所以会将造纸业选定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其背后的缘由实则与深受儒家文化长期浸润的汉人群体契合,所具有的独特性息息相关。

在那个风雨飘摇、五胡乱华,致使汉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急年代,汉民族在中原北方大地上,生存空间已经被极度压缩,北方的汉人人口数量,已经降至危险值,眼看着曾经的家园变成了放牧羊群的草场,再过百年,北方将不再是汉人的故土,而是胡虏的跑马地,幸存下来的北方汉人依然顽强坚守着,对于读书和识字的那份深深渴望。

哪怕仅仅是迎来了短暂而宝贵的和平时期,只要能够勉强填饱肚子,汉人便会迫不及待地投身于求知问学之中,心心念念着通过读书识字,来打破阶层固化的枷锁,从而实现自身社会地位的飞跃提升,更是期望着世上再出一个盖世英雄,驱逐胡虏再现一个汉人强大的王朝,护佑汉人安居乐业尽享太平。

想当年,离石之所以要在军队内部,雷厉风行地推行识文断字之举,最初的出发点也不过是,期望借此提高广大士兵们的识字水平,以便让处于社会底层的士兵们,能够清晰明了地读懂他亲自编纂的那些小册子,兵书战策划时代的帝国土兵操典,训练出流水线上的大秦士兵。

如此一来,便可有效避免因底层士兵目不识丁,而被他们的长官蓄意误导,进而沦为某些人谋取私利的工具。

起初,当那些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底层士兵,听闻军队将要强制推广识字活动,并将识字率列为晋升基层军官的关键指标之时,内心或多或少都曾产生过抵触情绪。

然而,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识字率的逐步攀升,这种原本带有抵触色彩的举措,竟渐渐演变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习惯,这也是汉人刻在骨子里的基因起了作用。

追根溯源,造成这一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底层士兵们,逐渐意识到这件事情所带来的巨大益处——毕竟在此之前,无论是文字知识还是学术研究成果,几乎都被那些高高在上的门阀世家所牢牢掌控并垄断,能读书识字只是门阀世家的特权。

即便有一些人心怀向学之志,但残酷的现实却是,知识已然成为贵族阶层所独有的特权。那些身处社会底层的广大民众,根本无人施教习读书识字,只能望洋兴叹。

而在大秦国内,各类官吏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受欢迎程度堪称火爆至极。这种对官吏进行系统性培训的方式,犹如一把火,进一步点燃了人们对于识文断字的热情。

紧随其后的便是工会、农会以及商会等组织纷纷行动起来,各自开办起了识字班。

一时间,大秦国内仿佛掀起了一场学习文化知识的热潮,突然间就涌现出了上百万能够识字之人。然而需要明确指出的是,在这里,“识字”与真正意义上的“学问”之间仍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识字只是能看懂官府张贴的文告,看懂文告里写了什么,知道了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听官府的话作事,会有什么奖励,不听官府的话,会受到什么惩罚。

但即便是如此,那些开始学习认字的人心里都很清楚,识文断字仅仅只是开启了通往学问殿堂,那扇厚重大门的一把关键钥匙而已,要想更进一步,还需要不懈继续努力。

只有当他们真正地握住并转动这把钥匙,才有机会推开那扇象征着高深学问的大门。

至于说在推开这扇门之后,能否成功登堂入室,进而实现自身阶层的跃升,并彻底改写自己乃至子孙后代的命运轨迹,则完全取决于个人后续的不懈努力。

退一万步讲,就算最终无法达成上述目标,至少学会了认字以后,便能够读懂那些记载着各种实用技能的书籍中的学问,从而熟练掌握一门足以维持生计、养家糊口的精湛技艺。

相比起往昔那种目不识丁、如同睁眼瞎子一般,浑浑噩噩过日子的状况,如今这样的情形无疑要好上太多太多。毕竟,过去不认识字的时候,甚至可能稀里糊涂地被他人卖掉,却还傻呵呵地帮忙数着卖掉自己所得的钱呢!

除此之外,还有众多其他的理由促使着人们,积极投入到这场识字运动之中,推动了识文断字的普及。

在那个知识被门阀士族牢牢掌控、普通百姓难以触及的时代背景之下,离石所推行的这种强制性,识文断字举措犹如一道划破黑暗夜空的闪电,带来了惊天动地的变革和成效。

在短时间内,这项政策产生了极为显着的影响。其直接导致了大秦官吏数量迅速攀升,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态势,让法家的管理理念得以贯彻执行。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原因在于只要人们能够掌握读写能力,并熟悉大秦的规章制度,那么即便起点只是一名小小的吏员,但这已然成为踏上仕途、晋升为官的必要途径。

仅仅凭借这一诱人条件,越来越多的北方汉人开始主动,投身于识文断字的学习运动之中,渴望通过自身努力成为大秦官场中的一员,同时,应募官吏职位的人数也与日俱增,就是抄抄写写也是一份安定、平稳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新晋的官吏自然而然地构成了纸张消耗的主力军。随着大秦成功实现北方地区的统一大业,当地初步建立起了一定规模的工业体系。各类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对于工人的需求日益旺盛。

为适应工业化发展潮流以及提高生产效率,这些工厂纷纷开展大规模的识字教育活动,将原本目不识丁的流民引入知识的殿堂,培养成能读写的工业化工人。

毕竟,工业化进程使得对工人个体素质的要求水涨船高,具备识文断字能力的工人,不仅更容易上手操作复杂的机器设备,而且还能够积极主动地钻研产品说明书中的相关内容,从而在遇到机器故障时,可以尝试依照说明自行维修排除问题,自己写下操作过程的标准流程,总结改进机器设备的窍门灵感。

更重要的是,经过文化熏陶的工人思维敏捷灵活,善于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推动着机器设备的改进与升级换代。内务府对这类自学成才的工人,都给予重奖和荣誉,用实际利益奖励学习成绩突出的工匠。

这一情况使得广大普通工人对于学习文字的热情愈发高涨起来。原因无他,只因如今想要考上官吏所要求的标准正变得越来越严苛。

然而,如果选择通过自学成才去考取一个维修匠人的资格,相较而言就要容易许多,并且也更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要知道,每年可供报考官吏的名额仅仅只有区区百来个而已,但参与官吏考试的人数却多达上万之众!更为糟糕的是,这个数字现如今还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

也正因如此,社会上涌现出了大量具备一定文化知识、能够识文断字的人群。面对这样庞大且不断增长的需求,造纸厂不得不持续地进行扩建。

尽管已经实现了工业化造纸,但即便如此,其生产速度仍然远远无法跟上识文断字群体,那几乎呈几何倍数般的快速增长。

而读书识字的人多了,就要求书籍的大量增加,史书典籍、公文邸报、户籍民典等等,都开始呈倍暴涨。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
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
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处男文理科双博士李甫白,仅仅因多瞥了一眼新转来的班花,竟惨遭无情杀害。本应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的浪漫,却成了他无法释怀的悲惨结局。然而,命运弄人,他竟莫名其妙地魂穿成一个同名同姓的废物七王子。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李甫白却坚定地大手一挥:“文理科双博士,绝非孬种。”他朱唇轻启,便是盛唐的诗风悠扬;大笔一挥,便是苏米技能以及二王那流传千古的书法神韵。后宫佳丽多多,更是为
梦里诗香
神奇宝贝:破晓的传说
神奇宝贝:破晓的传说
[神奇宝贝/宝可梦/宠物精灵/口袋妖怪]超古代的神魔之战,阿尔宙斯阵营虽以全胜告终,却也损失惨重。几亿年后,命运的齿轮重新转动,上亿年的恩怨情仇再次从尘封中苏醒,一切的一切都是宿命,一个人类世界的少年不知为何重生到了神奇宝贝的世界。这个少年的诞生引起了阿尔宙斯和整个神界的关注,并不是因为他来自人类世界,因为他,像极了某个人。而这个少年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要背负的是什么。亲情,爱情,友情,力量,宿命
半城孤独
大乾杀猪匠
大乾杀猪匠
大乾高宗六年,局势动荡,名将叶战遭构陷被斩,主战派失势,大乾与北元屈辱议和,割地赔款,山河破碎,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主角武安君穿越而来,附身成为武大郎。此时的他,父母双亡、家徒四壁,为谋生计,不得不重拾杀猪旧业。在一次杀猪时,他意外激活杀戮值兑换奖励系统,就此开启逆袭之路。
乱世浮萍
豪情德克萨斯
豪情德克萨斯
此去经年,午夜梦回,犹忆烟雨关山。二十世纪中华好男儿一吴宇,穿越重生成先祖吴明德,字宇的清朝顶级官二代。吴宇身负家族使命,到达十九世纪美国。在美国游历多年,终于选择了美国德克萨斯州美墨边境埃帕索市的一个小镇定居。定居后的吴宇,利用小镇警长的身份开设牧牛公。暗中用八旗铁骑练兵之法,训练了一队武装牛仔。吴宇带着他们,夺重宝,大秤分金。灭顽敌,立坚城,坐拥红颜多娇。使得众华裔纵横北美,扬我祖龙血脉之威
烟雨关山
驸马威武:从卑微面首到一品皇夫
驸马威武:从卑微面首到一品皇夫
从卑微面首到一品皇夫:一觉醒来,身在大莽。陈跃亭悲催的发现自己不但穿越古代,还成了被长公主榜下捉婿捉来的驸马。若是吃软饭,这个陈跃亭在行。只可惜自家长公主文武双全,威仪四方,不逊男儿,府中却有后宫面首三千,渣到跳脚,这怎么能行?于是,驸马大怒,府中天翻地覆。恰逢,草原提亲,陈跃亭化身护妻狂魔,朝堂激辩,怼的满朝文武哑口无言。陈跃亭本想登高一呼亲手将自家娘子捧上女帝之位。未曾想到,陛下也是女儿身。
灵鹫宫田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