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透领导内心的龌龊,三国职场术

第171章 权力重组是阴谋的土壤,历史会掩盖事实(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看透领导内心的龌龊,三国职场术》最新章节。

阴谋论的成因是不少人发现了事情不合理的地方,偏偏这些不合理还被掌权者或发言人强行合理化。

认定重大事件背后一定有不可告人的阴谋诡计,是阴谋论的生存土壤,必要条件包括:“损人利己”、“故意欺骗”,“合谋操纵”,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算一个阴谋论观点。

从古到今,跟权力相关的事情就离不开阴谋的影子。因为跟权力无关的事情,很多人都不会注意,所以也用不上耍阴谋。

对于别人的阴谋,我们是吃瓜群众时,看得是津津有味,但若这阴谋落到你身上呢?

你能被卷入阴谋,是因为契合了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你一定是权力场上的人。

如果你没有权力,谁会闲着没事阴谋害你?害你也需要计算投入的成本的。

第二,你跟掌权者或大多数人的利益背道而驰。

别人害你一定有理由的,因为阴谋不是临时起意的犯罪,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准备,没有足够的动力或心理支撑,害你的人可能会半途而废。

第三,史书不一定会还你清白。

史书是胜利者来写,那胜利者想指鹿为马、颠倒黑白,后世也不一定能看出来,只能从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推测。而由于年代久远,很多事情已经湮没于时间了,也就成了千古悬案。

曹操死于公元220年阳历三月十五日,曹丕于公元220年阳历十二月十日称帝,改国号为“魏”,这件事大大刺激了刘备一众人。

在曹丕称帝以前,所有的大臣中,只有我一人嚷嚷着为关羽报仇,去攻打东吴,其他人都三缄其口,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关羽平时人缘不好,没人为他说话。

第二,诸葛亮的大政方针仍旧是联合东吴抵抗北魏,只要他不吐口,下面的人不敢乱说话。

所以我天天喝醉了去磨刘备,刘备避而不见。我酒醉之下,兼高血压脾气暴躁易怒,干了不少混账事,《资治通鉴》说我"刑杀过差",我认账,我没少鞭打下级士兵出气。

但是曹丕称帝,让刘备和诸葛亮意识到了必须改变策略,一定要称帝,并把联合东吴抵抗魏国,改成联合东吴讨伐魏国。

在这种情况下,我要求攻打东吴为关羽报仇,就违背了诸葛亮的大政方针,成了一颗挡路石。

其实刘备是极想称帝的,这是他奋斗了一辈子的终极目标啊!但是称帝要摆足姿态,要再三谦让,连曹丕都曾三次上书辞让以显示“名正言顺”,刘备比他更会演戏。

但是因为我对刘备不肯攻打东吴不满,不愿配合演戏,所以只有诸葛亮带着一帮文臣跪求刘备称帝。

武将中关羽一死,不管资历还是年龄都以我为首,我不去跪求刘备称帝,其他武将都不好意思去,所以刘备称帝显得比曹丕冷清多了,刘备心里肯定怨上我了。

这是显而易见的,刘备于公元221年五月十五日称帝时,只有一帮文臣跪拜,他也仅册封了文臣,所有的武将一个都没封,这些昭示刘备的统治从"武将集团"向"官僚帝国"的蜕变,权力迭代开始了。

对于刘备称帝,我是满肚子的怨气,关羽死无全尸,刘备却走上人生巅峰。关羽都死了一年多了,丝毫没有为关羽讨个说法的打算,这算什么结义兄弟?

因此我默许刘备称帝,而不当众闹事的条件就是——刘备在称帝后宣布讨伐东吴。

对此诸葛亮早有准备,找了赵云当他的嘴替。因为五虎上将中,马超跟我关系亲厚,是站在我这边的,黄忠年纪大不愿掺和事情,只有赵云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资历上也能和我掰一掰腕子。

但是赵云出言反对以后,我不吭声,其他武将没一个附和的,刘备下不来台了,只能继续宣布攻打东吴,并任命我为主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