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侯门弃少黑化日常》最新章节。
<div class="tt-title">第786章 登基称帝
翌日。
街头巷尾,茶馆酒肆,百姓们都在热烈地议论昨夜之事。
在街边的一个小茶摊前,围坐着几个百姓。
其中一个穿着粗布短衫、满脸胡茬的中年男子皱着眉头,眼神中满是忧虑。
“叛军进城后就直接攻陷了皇宫,到现在都没有一点消息传出来,你们说眼下算是个什么情况?咱这日子以后可咋过哟!”
他身旁一个身材瘦弱、眼神机灵的年轻人一听这话,赶紧伸手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角,压低声音道:“你疯啦?造反失败才是叛军,现在应该称呼他们为新帝亲军。这话可不能乱说,要是被有心人听到,那可是要掉脑袋的事儿。”
那中年男子撇了撇嘴,摆了摆手道:“这个不是重点,如今的关键是,到底是谁当皇上?咱总得知道以后要给谁磕头不是。”
这时,一个头戴毡帽、面容憨厚的老头端起茶碗,抿了一口茶,然后慢悠悠地说道:“这还用问?肯定是江大人啊!除了他还能有谁。”
“之前不是说告御状、请君侧什么的,这就篡位当皇帝了?”
一个穿着旧长袍、模样文弱的书生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满脸疑惑。
“这也太突然了吧?这不是和一开始说的不一样嘛。”
那头戴毡帽的老头放下茶碗,拍了拍桌子,大声说道:“京城都被打下来了,肯定是要登基当皇帝。你想想,费了这么大的劲儿,打下了皇宫,要是不当皇帝,那费这么大劲干啥?”
“话是这么说,可京城外面呢?听说勤王大军已经在路上了,淮南道那边还有白莲教作乱,这时候登基的话,能坐稳皇位吗?”
那文弱书生皱着眉头,长叹一口气,继续说道,“新皇帝怕是不好当啊!”
众人一听这话,顿时又炸开了锅。
有人觉得江景辰本事大,肯定能摆平这些事儿。
有人则认为这局势太复杂,这时候登基恐怕坐不稳皇位。
还有人担心天下大乱,百姓的日子会更难过。
众人议论纷纷,每个人对此都有不同的看法,整个茶摊逐渐被热烈的讨论声所笼罩。
……
江景辰并不知晓外界如何议论,早起洗漱用过早膳,随后在忠畏侯府内召见了麾下一众心腹将领。
“我打算在前来勤王的各路兵马到来之前登基称帝,你们觉得呢?”
“当然好啊!”谭磊大笑道:“这样一来,那些前来勤王的兵马要么归顺新皇,要么成为反贼,嘿嘿,想想就觉得好玩。”
尤惟明迟疑了一会,略显担忧道:“若是如此,天下怕是会大乱啊!”
谭磊冷笑道:“哪里乱就平哪里,有什么可担心的,咱们身为武将,还会怕这些?”
一旁的庄延昌过忽然开口道:“可以先拥立稚子为帝,随后下旨让各路前来勤王的将帅进城,将他们拿下后收拢兵权,届时再让稚子禅让。”
黄宏耀赞同道:“这个办法的确更加适用当前的形势。”
江景辰笑问:“你们可曾想过会有多少兵马前来勤王?”
谭磊默默估算了下,回答道:“应该不会超过二十万。”
江景辰又问:“区区二十万府军,你们难道没有信心将其吃下吗?”
不等回应,紧跟着又道:“各地方与京城之间的距离不一样,抵达的时间也不一样,完全可以主动出击,将他们逐个击破。”
此前为了分散大周朝廷兵力,他事先安排白莲教竖起反周大旗,倘若拥立稚子为帝,那这天下依旧是大周的天下。
所有矛头都将会指向白莲教。
江景辰仔细思考过,只有自己登基称帝建立新朝,然后再对白莲教进行招安,到时候便可名正言顺的拥有百万人马。
有着战马、军械、弓弩、甲胄加持的百万大军在手,还有谁能与之争锋?
“那些投降的禁卫军能用,但不能放在京城皇宫里用,所以我找你来主要是为了成立新军之事。”
他将心中想法仔细说了一遍,主要围绕兵权一事。
首先,新建十军。
撼山、虎贲、飞熊、天策、鹰扬、神武六军,以万银为首的江南旧部担任六军主将,替代北衙六军。
玄甲、狮鹫、神勇、豹韬四军,以尤惟明、黄光耀、独孤岚为主将,负责平定四方。
其次,是以董瓒为首的江南旧部为主将,重组南衙十二卫,各路折冲都尉则重组京郊四大营。
最后,成立锦衣卫,任命万金为锦衣卫指挥使,凌涛、伯海为指挥同知,江南旧部为指挥佥事、北镇抚司镇抚,江鸠则为南镇抚司镇抚。
锦衣卫是一把双刃剑,但国朝初立,朝堂内外存在诸多隐患,唯有拔剑出鞘,以为帝刃。
有关锦衣卫的职责,江景辰暂且模糊带过,只把其他军、卫、营的职责都仔细说了一遍。
“如果没有异议的话,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了,接下来咱们再说说兵力部署分配。”
加上不良人、蚍蜉帮众,以及投降的大周禁卫军,兵力已经达到五十三万。
江景辰稍作思考后继续说道:“拟定,北衙六军十万兵马,南衙十二卫每卫一万兵马,锦衣卫一万兵马,各司其职,戍卫京城。”
“四方军,四大营各领十五万兵马,勠力同心,以御外敌。”
投降的数万名大周禁卫军肯定是要打乱拆分,江景辰将具体事宜交由四方军及四大营主将各自商议。
众人没有异议,事毕后各自前去整顿军务。
江景辰则让万金亲自带人跑一趟,去将青瑶接来京城。
随后又唤来董瓒,吩咐道:“那些皇亲国戚不能留,这件事可以慢,但一定要做的干净。”
……
七日后。
经历过一系列繁琐的礼仪,江景辰在百官的拥护下,三辞三让之后,登基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