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抗战之新晋绥军》最新章节。
阎锡山将在太原的亲信全部召集在一起,商议起对日军潜在的下一次大规模进攻的应对方案。
现在中央军已经基本撤离,阎锡山知道现在的情形,中央军未必会再像之前几次会战那样,派出精锐来支援山西。
事急则从权,事缓则周延,阎锡山想听听众人的意见,并且让众人心里有个底。
原本在这种会上,阎锡山会优先询问杨爱源、赵戴文、王靖国、李志坚这些虑事周全、谋事有方的人的意见,不过现在他准备培养其他将领,让更多的大将成长起来,就改变了以往的议事方式,让以往不怎么发言的人先说。他发现如果让杨爱源、李志坚等人先说的话,后面的人很难再补充什么有力的意见,长此以往之下,很多人都不再费心思考,就是听别人说。
这对于阎锡山掌握其他人的心理,和让这些人成长都不利。他现在想重点培养赵承绶和陈长捷,这两人作战比较勇猛,但是谋划并非其所长,在这种会议上发言不多,他也在尽量培养他们的这方面能力。
阎锡山在说完会议的主要的议题后,首先点名陈长捷问道:“介山(陈长捷的字),你有什么意见?”
陈长捷最近经常被阎锡山首先提名问询意见,所以日常中也开始注意思考一些原本不愿意思考的问题,并且所处的位置不同,考虑的层次自然也就上去了。
“阎公,如果日军再次派大军而来,我认为在张家口设置第一道防线,赵司令先进行抵挡,挡上一阵子,然后就放日军通过。
我们集团军主力作为二线,继续在忻口防线驻防,忻口有地利,已经挡住了日军三次,这次一定也能挡住。
赵司令的部队就在日军到忻口的这段空间里在日军后面袭扰。现在从张家口到忻口的纵深更大,可以给日军造成的杀伤也会更大。”
陈长捷的这个方案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意见,不少人都在点头。忻口的地利加上坚固的国防工事给了晋绥军很大的信心。
阎锡山听完后也跟着点了点头,不过没有继续问陈长捷,转向了第七集团军司令赵承绶,“印甫,你的意见呢?”
“俺认为介山的方案很具有可行性,张家口现在也建了一些国防工事,应该可以抵挡一阵子,先杀一杀鬼子的锐气,不过需要阎公同意19军伺机退往忻口,加上在忻口一线的兵力密度。”
陈长捷和赵承绶都对当初李服膺的事心有余悸,日军兵力少了,过不了张家口,兵力太多的话,张家口肯定无法挡住。
并且日军过了张家口后,进军大同可以走的路线比较多,分兵防守的话,会更加分散晋绥军的兵力,就造成哪里都要守,哪里都守不住的后果。如果重兵守大同的话,正好遂了日军的心意。
陈和赵都是久在军伍之人,在排兵布阵上的眼光自然不弱。
赵承绶先讲完大概的部署外,继续说道:“不过如果日军过了张家口,要在张家口到忻口之间袭扰的话,虽然可以供俺们游击的纵深大了,但是由于日军可选择的路径相对多,所以我们的兵力还是有所不足,能够起到的作用还是有限。”
作为晋绥军高级将领,赵承绶对于中央军调离的原因自然清楚,所以没有提这方面原因,现在只增加一个98军,虽然是一个军,但是谁都知道兵员并不多,根本无法和之前中央军的精锐比。现在暴露出来的兵力不足问题就比较严重。
阎锡山还是只点头,不变态,继续向坐在赵承绶后面的李志坚发问,“振武,说说你的意见。”在安排座位的时候,阎锡山就吩咐以集团军序号排名进行排列,这样陈长捷和赵承绶就排在了前面。
“阎公,我认为陈司令和赵司令已经说的很全,我们如果要面对日军大军,现在兵力上的确有一些不足,不过这个不足,并不是说我们人力不足,而是部队战斗力有的强,有的弱,有足够战斗力的部队不足。
四个集团军下辖的八个军的战斗力都有保证,但是经过作训部的考核,由守备团改编的独立旅的战斗力则相对弱的多。
如果能将这些守备团改编而来的独立旅的战斗力也提升起来的话,相当于又增加了几个师的可用之兵。”
现在李志坚兼任作训部总监,说这个话名正言顺。
在1941年阎锡山下令将30个预备役团都改编为守备团,之后除了晋东南的四个团并入23军外,其余的都改编为独立旅,不过守备团的人数要比正规部队一个团人数少几百人,所以将一部分守备团拆分补入其他部队,总共改编为24个团,组建了八个独立旅。
这些部队在日常中没有作战任务,职能已经和警察相差不多。部队虽然花费不小,口号也喊的响亮,但是却没什么实际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