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

第232章 土地问题(下)(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最新章节。

明代的土地按照所有权归属分为官田和民田两大类。其中明初官田数量颇多,形式多种多样,譬如皇庄、王侯公卿赐田、军屯、民屯、商屯、职田、学田、牧马草场、寺院田等等,在某些地区,官田数量甚至超过民田。

官田所有权归属国家,农户只有经营权,缴纳的是地租,而民田为私产,缴纳的是赋税,其内容都是实物。若是地租与赋税相同,官民并无差异。实则不同,官田赋重于民田,甚至十数倍。

此外,古代不仅有赋,还有役。洪武元年定役法,田一顷出丁夫一人,不及顷者以他田足之。承佃官田的农户不需要承担杂役,民田则需要。总体来说,官田赋重役轻,而民田赋轻役重,孰优孰劣,因情势而定。

明代杂役繁多,设定随意,成为民众的沉重负担,小户人家苦于杂役之重,看到官田没有杂役之所以宁愿变卖己田而承佃官田。而具有优免权的缙绅阶层,因为可以不承担徭役,看重民田赋税轻的优点,也更愿意购置民田,这样两方一拍即合,造成的局面就是民田都被集中在豪绅手中,贫苦的百姓都在耕种官田。

然官田所求甚重,承佃农户无以为继,便将所佃之官田谎称民田卖掉,购买的缙绅也乐得承认其就是民田。这样一来,官田只存在于纸面上,实则已经变成民田,国家收不到应有的官田地租,也没办法向缙绅收取田赋,就这样损失了收益。

长此以往,官田逐渐流失,私有化,民田又向具有优免权的贵族、缙绅地主手中集中,国家收入日益减少,百姓负担沉重。有明一代,从宣德开始,不少有识之士提出各种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其核心有两条:一,弱化官田与民田的差别,即官民一则。二,简化税收环节,一次性统一征税。最为着名的改革表示万历初年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赋税、徭役统一按照田亩征收,并且将原来的实物征收、出劳力服役都折算成白银,实现赋役的货币化,简化了征收的环节,减少了官员中饱私囊、贪污腐败的机会。

张居正身居高位,依靠皇帝的信任,强力推行一条鞭法,力图中兴。可惜人亡政息,他去世后,皇帝也没有坚持下去,导致故态复萌,前功尽弃。另一方面,到了万历初年,社会弊病积重难返,统治集团腐化堕落,利益盘根错节,真正的改革很难推行下去。

一条鞭法的改版——摊丁入亩,在清代工作狂皇帝雍正的直接倡导下实施,有最高统治者的支持,再加上继任者乾隆皇帝在位时间悠长,让这项利国利民的政策最终落地。

就明初的情况来看,朱标所面临的情况,与历次战乱后重建的朝代一样,人口减少,土地大量闲置,国家收入不足,需要做的无非是提高人口数量,鼓励垦荒,而土地兼并,赋税不均的情况,暂时还不用考虑太多。就时代而言,朱标觉得改革明代社会,应该以清代为参照。清代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集大成者,有诸多前代的教训和经验可以借鉴吸收,它的各项制度更为合理。

当然时代不同,所面临的客观条件不同,各种因素也不相同,完全照搬照抄,只会弄巧成拙。因地制宜,结合本朝具体情况,才是正确的道路。在鼓励生产方面,朱元璋做得很到位,他对农民的心思了解得透彻,又有严刑峻法约束官吏,普通百姓的生活相对还可以。

除了延续垦荒的政策,朱标所想到的改革涉及以下几点。

第一,消除官田和民田的差异,同赋同役。

第二,赋税按照田亩数收,有田则缴税,田多多缴,田少少缴,无田则不缴。

第三,简化徭役种类,将徭役折成实物税,与均摊到田亩之中,一并征收。

第四,废除一切事前的优免特权,改为事后补偿。天下凡有田者都要按同一标准纳税,无一例外。原本有优免特权的,待核准后定额退回,以防止利用优免权隐匿土地,避免国家收入减少、百姓负担过重。

这样的要求是否能够贯彻实施,还有待与朝臣讨论,至于如何有效实施,这就需要古人自己的智慧了,反正朱标是自认力不能及。

此外还有解决实物缴税的征收、运输损耗以及货币征税等等问题,在明代的发展过程中已有相应的办法,只是过于细碎,朱标也只是知道个大概,具体办法当然是找饱学有识之士来想。

朱标身为皇帝,不可能凡事亲力亲为, 他需要做的就是出个概念,把握大方向,为真正干事儿的人撑腰,以求把好的制度落实下去。

无论如何改革,朱标所处的明代终究还是封建社会、阶级社会,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能消除的,只能尽力缓解。明代的地主阶级,主要分成三类,即贵族地主、官绅地主以及庶民地主。贵族地主包括皇室、诸王、公主以及勋臣贵戚,简单来说就是有世袭爵位的人。这些人位于统治阶层的最上层,有全面的免税免役特权,而且阶层相对固定,很难流动,这些人的奢侈程度最甚,是典型的寄生虫。

官绅地主,就是凭借高民一等的官身或者士身获得土地,有一定的优免权。这个阶层相比于贵族阶层,流动性大一些,普通人可以通过科举当官,进入该阶层,被贬失势的官员也有可能退出该阶层。

庶民地主,一般没有特殊身份,与普通农户无异,但是通过各种方式占有不少土地。这一地主阶层的流动性最强,他们与自耕农、佃农之间的变换最为频繁。

阶层的流动,意味着有上升通道,底层的人有奋斗的积极性,社会更具活力,这比之更早的世家门阀时代,要强得多。

朱标施行改革,对于贵族地主的利益触动是最大的,改革的最大阻力也来源于他们。这一阶层的人与朱标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妻子、弟弟妹妹、各位公侯叔伯都身处其中,人情关系很难处理。但是,这一阶层必须要压制,否则改革就会沦为空谈,这正好与他一直琢磨的宗室制度改革相契合。

看着纸上写的几条纲要,朱标自顾自地点了点头,向后一靠,闭目养神起来。这样的大动作,显然不是可以直接拿出来在朝会上讨论的,需要事先探探口风,找几个得力之人来查漏补缺,以免脱离实际,贻笑大方。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小巷:穿成黄玲后,庄家遭了殃
小巷:穿成黄玲后,庄家遭了殃
宝子们,刚出分,不是最终分数,以后会涨哒,别看分不高就划走啊!包爽的!现代牛马黄玲,几个通宵刷完电视剧又刷书,结果上班路上浑浑噩噩,被路怒症司机给送走了。再醒来时,她发现自己穿成了里的黄玲!看剧时她还和闺蜜开玩笑,自己和女主同名,会不会穿书,这下一语成谶。她对着天空怒吼一声:同志们!爽文女主来啦!庄家老登们!老娘来啦!你们的克星来啦!我要把我看剧时骂你的话真真实实再骂一遍!不让我上桌?那大家都别
幽九九
穿成哥儿下一秒
穿成哥儿下一秒
关于穿成哥儿下一秒:双男+双洁+温馨甜文+家长里短+一点点科举朝堂孟晚经历火灾后穿越到从未听说过的朝代,成为某公府小姐的陪嫁哥儿,他还没捋清身处何地,下一秒就被小姐捆了手脚发卖出去。孟晚:“?……唔唔唔!!!!!!”宋亭舟幼年丧父,母亲一手将他带大,力排众议送他读书,在他第三次落榜后,终于松了口同意先娶亲。结果正经订婚对象跟人私奔跑了,他娘怕他郁郁寡欢,竟然给他从街上买了个人回来!宋亭舟:“我自
梦里解忧
烽烟四起:逐鹿天下
烽烟四起:逐鹿天下
逐鹿天下:重活一次,好不容易攒够了钱粮,盖了房子,置了土地,马上就要老婆孩子热炕头了。凭什么你一场战争,我房子烧了,地被收了,还没过门的老婆跟人跑了。什么狗屁皇帝?你守不住国家,我来守!你给不了太平,我来给!乱世之中,杀出了个太平!
常太禹01
大明:最强锦衣卫,杀戮值无限
大明:最强锦衣卫,杀戮值无限
最强锦衣卫,杀戮值无限:++++“提升!”姜离在心中怒吼,现在他需要力量,需要把这群渣滓碾成粉末!“你……你竟然杀了他?”姜离瞥了一眼,淡淡地说道:“怎么?你有意见?”“没……没有……”这小子,惹不起,惹不起。
麦呆有点冷
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
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
关于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现代医生张嫣遭遇车祸,灵魂意外穿越到大明朝,成为了当朝太后。脑海中不断浮现原身的记忆,她惊觉自己与原身同名,且是朱瞻基之母、朱高炽之妻。当她闭眼时,竟发现脑海中有一部能获取任何信息的神奇手机通过脑海中的手机,张嫣深入了解朱棣叛乱的前因后果,以及朱允炆的悲惨结局。她见证了靖难之役的残酷,对这场叔侄之间的争斗感慨万千。
清清冷冷的上条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