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剑九天诸神坠落

第492章 妲己的恼怒(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问剑九天诸神坠落》最新章节。

妲己美目圆睁,满脸怒火,玉指直指向褒姒。

“长恨竹,你忘啦?犬戎之地,你被折磨得不成人样!要不是我救你,你早没命,还能在这儿跟我顶嘴!”

“你不感恩就算了,居然还跟我争,你的良心被狗吃了?”

话刚说完,她将脑袋一扭,看向妹喜。

“长恨兰,你最不该。你本就是个孤魂野鬼,在世上飘了千年。是我带着无上的法宝,让你重生。”

“你竟敢心存质疑,还要不要脸?”

妲己胸脯剧烈起伏,气得不行。憋了好久的怒火,一下全冒了出来。

妹喜和褒姒听着这顿骂,后背直冒冷汗,脸白得像纸一样。

两人低头,不敢看妲己,心里像是一团乱麻,却又找不出话来反驳。

若说起来,妲己的话,句句属实。

是妲己救了她们,并将她们带到长恨寺,描绘了一个美好未来。

一开始,她们心里激动,对未来充满希望,一直盼着能见那位传说中的神圣。

可日子一天天过去,一年又一年,她们始终没等到这一天。

她们又不傻,要是没有那位神圣带领,凭她们几个人,想实现那些大目标,根本不可能。

在褒姒与妹喜眼中,妲己口中云云,尽是操弄人心的虚辞,只为驱策她们永远听话。

只是,妲己确实对她们有救命之恩,对于她的怒火,她们也只能忍下。

直到妲己发泄完,褒姒才紧咬着下唇,眉头皱成个疙瘩,声音没了之前的冲劲。

“不是我俩忘恩负义,不领你的恩情。只是……只是打心眼里想见见神圣,盼着能得到老人家的指点,沾点恩泽。”

妲己自是清楚她们心中的想法,可神圣这次现身,还是没打算见其她三人。

此前,也在神圣跟前提过这事,神圣只是摆了摆手,没让再说,只吩咐将心月狐看好。

神圣的心思,像那望着遥不可及的星星,无法猜度。神圣不愿见她们,她也没办法?

见褒姒的口气软了下来,妲己叹了口气。

“我懂你们心里的念想,可现今,咱们能做的,就是耐着性子等,同时想法子提升自身修为。”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得到老人家的接见。”

此言一出,褒姒和妹喜都沉默下来,不再言语。

妲己的目光落在一直未曾言语的骊姬身上,忍不住摇了摇头。

她清楚,骊姬虽说从没表现出不满,可心里跟褒姒、妹喜一样。

她一声不吭,也是在等着自己给出个说法。

可又能给她们啥说法呢?

自己压根就琢磨不透神圣到底是啥意图。

山洞里的气氛有些沉闷,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一直没吭声的骊姬终于开了口,打破寂静。

“梅姐!我小菊打心眼里感谢你,要不是你从里克手里把我救出来,我哪能踏上修行这条路。”

“你说的话,小菊从来都没怀疑过。不过,我心里有几个疑问,不知道该不该问。”

对于骊姬,妲己倒是没啥不满,她勉强笑了笑。

“有啥疑问,尽管说,咱们都是一家人,不用藏着掖着。”

骊姬说:“梅姐,我看你最近心情特别好,是不是已经有了打算?”

妲己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淡淡的感慨。

“我们四人,各自都有着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往,被史书冠以四大妖姬之名。这称号既是我们的枷锁,也是我们的纽带。”

“正因为我们都有着相似的经历和遭遇,才更能理解彼此的痛苦和挣扎。”

顿了一下,她接着道:“所以,无上正是看上我们这一点,才将我们聚到了一起,来践行她老人家对我们的期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傲世英侠传
傲世英侠传
关于傲世英侠传:武祖已陨!邪魔再生!谁来解救天下?少年牧晨出生无极,资质一般?一步步踏入武道之巅.....
区凤
魔宫血影:于明瑶的异世之旅
魔宫血影:于明瑶的异世之旅
于明瑶,以外穿越到仙魔大陆,的西方大陆。魔宫成了魔王的贴身侍女。还被魔法内衣套装给管束。她要咋样在魔王身边活下去,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只有强大的灵魂,和不屈的要活下去的心。
邻吟
巡天妖捕
巡天妖捕
关于巡天妖捕:人鬼殊途,阴木配婚,鹄女报恩,百鬼夜行,还有爱吃肝肾美其名曰水木相生、别有风味的狐妖......在这个有妖魔鬼怪也有权谋相争的世界,林季表示,作为妖捕我压力好大啊!------本作品无系统,有节操,智商在线。已有五百万字精品老书,人品保证,各位老铁们请放心收藏品阅!
寂寞我独走
书魔盒
书魔盒
关于书魔盒:“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出自宋代赵恒的,我们从小就把其中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女颜如玉。两句铭记于心,没想到,没想到竟然让我如此深刻的体会。一个20厘米正方体怪异铁盒,将书的内容变成了现实,我不断坠入书的世界,领略壮美山河,经历光怪陆离的场景。
志林墨羽
繁星凌霄照万国
繁星凌霄照万国
诸江渔火照群雄,遍地狼烟起重楼。孰能沽酒捉仙月,谁家灵藕钓醉翁。乘舟溯流观天路,卧赏香兰嗅剑红。月落层波寒江阔,浮鱼衔网献朴拙。漫随泊船送流水,繁星凌霄照万国。
细嗅书香闻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