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第83章 建议成立锦衣卫(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我的规矩就是规矩》最新章节。

\"陛下,微臣此番觐见,怀揣千钧之重事,恳请陛下先过目这份密函。\"

李夜言罢,双手恭敬地呈上一封密封的急报,其上字迹隐现,透着不容小觑的紧迫。

李世民眸中闪过一丝疑惑,却也迅速接过,缓缓展开,逐字阅读。

随着内容的深入,他的面色逐渐凝重,直至铁青,猛然间,他霍然起身,怒意勃发,低吼道:\"岂有此理!此等贼影,实乃国之大患,罪不容诛!\"

他转首望向李夜,眼中既有怒火也有急切,

\"夜儿,此情报确凿无误乎?关系重大,万不容有失。\"

李夜闻言,坚定摇头,语气中满是自信与忠诚:

\"陛下放心,此情报源自城防营精锐暗探之手,他们正严密监视,

确保每一丝动静皆在掌握之中,绝无半点疏漏。

微臣以项上人头担保,其真实性毋庸置疑。\"

李世民轻轻摆了摆手,眉宇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与深沉的悲悯,缓缓言道:

“何至于斯,朕心自明,信卿如磐石。

世间竟有这等胆大包天之辈,为了一己私欲,

竟不惜以孩童为饵,拐骗、掳掠,施以残酷无情的血腥训练,以壮大其隐秘武装。

他们难道就没有骨肉亲情,不曾念及己身亦有稚子?

这些无辜的孩子,哪一个不是我大唐的血脉,未来的希望?

朕惑而不解,京兆尹、尚书令等朝廷重臣,为何对此等恶行竟一无所知?

观卿所呈情报,受难孩童之众,实非小数,何以民间未曾闻有丝毫风声,更无一人挺身报案?

莫非这朗朗乾坤之下,竟有暗流涌动,遮蔽了天听,寒了百姓之心?”

李夜沉吟片刻,眸光深邃,缓缓言道:“陛下,这正是臣心中所虑。

这些暗卫训练营,实则是各大世家、各大官员暗中豢养的利刃,

其背后皆有错综复杂的势力支撑,犹如参天大树之根系,盘根错节。

若要彻底拔除这些隐患,非但要摧毁其枝叶——即那些训练基地,

更需深挖其根,将那些幕后黑手一一揭露并剪除,方能达到釜底抽薪之效。”

李世民闻言,轻轻颔首,眼中闪过一抹赞许之色,温声道:

“夜儿所言极是,朕心亦同。然则,此事隐秘非常,朕之百骑司虽精锐,却也有力所不及之处,

否则,何以至今仍未有丝毫线索落入朕手?

此等隐秘,需更加细腻之手段,方能窥其全貌。”

”陛下,百骑司,这支昔日驰骋于沙场边陲的侦察精锐,始终是您麾下最为忠诚的利剑。

然,时移世易,昔日他们擅长于刺探军情,穿梭于烽火硝烟之间,

而今,朝堂之上,风云变幻莫测,各官吏府邸、世家大族之中,隐秘重重,犹如深潭静水,暗流涌动。

此等情境之下,对情报的搜集与监控,已非单纯军情所能涵盖,

它要求更为细腻入微的洞察,以及更为隐蔽高明的手段。

百骑司虽勇,却似利剑用于绣花,难免力不从心,难以触及那些被精心藏匿于高墙深院之内的真相。”

李世民深思片刻,眉宇间透露出几分凝重与释然,缓缓言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关于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王厚穿越三国,成为袁绍帐下第一毒士。他给袁绍献毒计十二策,十八路诸侯会盟,灭董卓,屯冀州,威震天下!官渡大战,他谏言毒计上中下三策,灭曹操,诛刘表,袁绍志大才疏,认为王厚毒计太毒,冀州之大,无他容身之地,逼得他投奔曹操帐下。此时,曹操正值赤壁大战前夕,面对袁绍二十万兵马,天崩开局。他在曹操帐下,屡献毒计!曹操军中爆发瘟疫,何解?王厚献计:用投石车投放到敌方阵营
隐居的鱼
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
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
老六权谋爽文。朱钧穿越到了大炎王朝,成了寄居侯府的庶人皇子。原本想着和侯府世子一起潇洒快活,哪曾想,这些皇子们一个个都不想放过他,都成庶人了,还是想要搞死他,没奈何,只能反击了!先拥兵自重吧!边疆练兵种田,回京搅风搞雨,出外征战四方,反正怎么爽怎么来,我是老六我怕谁!
老黄金兔
大秦世子之首富老婆是反派
大秦世子之首富老婆是反派
最重要的是:两人感情超级甜!!!世子:“我要的是一个大同盛世!”世子妃:“然后就天天拿我的钱!”七年前,秦国世子赢辰安被逼入大周王朝帝京为质从此,破奇案、清田亩、斗门阀……“既然礼崩乐坏,难道世子就不能是天子?”“百万秦军在手,你们应该没意见吧?”七年后,秦国终于动手,强攻要塞、掘断河流、威逼诸侯……“我掌握所有人的命运,包括天子。”“那我就撕开黑幕!”王朝诸国门阀世家皆被操纵,那就一起掀了它。
吃海鲜的小熊
大明第一能臣
大明第一能臣
关于大明第一能臣:李洪意外重生洪武初年,这时候,朱标还建在,朱元璋还不喜欢杀人。但身为后世之人,李洪知道,那一日终究会来。于是,他常劝身边的人赶紧辞官归乡。“诸位,辞官归乡吧,皇帝要杀人了,保命要紧啊。”“大明的官,狗都不做!”
万里天和
华夏风云人物传
华夏风云人物传
故事梗概华夏历史长河悠悠,自远古三皇五帝始,文明曙光初现。伏羲创八卦以启智,神农尝百草而救民,黄帝战蚩尤,部落遂合,华夏根基乃定,自此文明火种渐盛,绵延千载。夏启承禹业,废禅让而启世袭之朝,然夏桀荒淫无道,终致夏亡。商汤得伊尹贤佐,兴兵伐夏,建殷商之邦。伊尹佐多君,国势日隆。纣王继位,沉湎酒色,周武王应天顺人,在姜子牙等能臣辅佐下,兴兵牧野,商军倒戈,周室代兴。周公制礼作乐,明等级秩序,封诸侯以
司马上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