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

第797章 口舌之利(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最新章节。

离得近的不愿意惹,但是隔着一个大明的邦国,可不会给两人好脸色。

比如金成一和藤原佐,一个是与大明相接的朝鲜,另一个是要依靠大明的倭国权贵。

看到伯颜和拜延,金成一用那标准的官话开口道:“怎么还有狗在外面站着,是想着找骨头吃吗?”

“是极,是极,无知夷狄,真当是夜郎自大。”

藤原佐丝毫不惧什么帖木儿和察合台,别说隔着大明,甚至隔了片海。

至于施二姐,她连看都不看对方一眼,毕竟在场所有使者之中,或许没有谁比她更了解大明的真正战力。

金成一和藤原佐说完之后,相互对视,突然就觉得对方有些顺眼了。

朝鲜仇视倭国不是一朝一夕了,以前倭国还会自视甚高,可现在金成一看着藤原佐,完全没有感觉到以前倭国使臣的那种无礼。

而藤原佐,也感觉到金成一没有之前在会同馆外的敌视,相互间有了共同语言,藤原佐就觉得没有那么孤单了。

“一群土鸡瓦狗,聚在一起也是土鸡瓦狗。”

伯颜有着自己的自豪,就好比印度地区的小国,他连踩都不愿意踩。

“藤原君,你有听到有犬狺狺狂吠吗?”

金成一看向藤原佐,一手伸到耳旁,似乎在听什么东西,又面露疑惑询问藤原佐。

“听到了,好像是癞皮狗。”

藤原佐听后,就学着金成一的动作,点头回答。

两人一唱一和,让伯颜的火气蹭蹭上涨,脸都憋红了。

若是在以前,他早就上前揍对方一顿,甚至要是手里有武器,伯颜更不介意,就直接将其打杀在地了。

但是,想到朝堂上的场景,还有城墙和街道边上的士兵,隐忍,就变成了伯颜脑海中最佳的选择。

口舌之利而已,没必要将自己的命留在这里。

“两个矮子,这事,我记下了。”

恶狠狠瞪了两人一眼,伯颜才气愤离开。

“哟,金君看看,那个人好像一条狗啊。”

藤原佐的声音很大,引来了周围百姓的目光。

“别侮辱狗了。”

金成一一脸不屑,在他看来,对方已经恶了明廷,之后的下场应该不会太好。

“好了,别说了,赶紧去酒楼,美食不可辜负。”

马权度看风波过了,恰时开口,引着众人前往西城。

方才两方开骂后,马权度就有注意周围士兵的举动,发现城墙上悄悄多出了一些。

若是在紫禁城外打起来,他丝毫不会怀疑,受伤的只会是伯颜和拜延。

在使者去吃饭的时候,奉天殿内也在用餐。

接见使者不过是议政的插曲,正事都还没议完,所以朝臣吃完之后,还要继续朝会。

吃完饭,都没有午休,朝臣立刻就挽起袖子,清好嗓子,开始了新一轮争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关于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当代三国爱好者,重点大学理工科大学生高凡无意间穿越三国,竟然回到诸葛亮南征时期。刚刚穿越就当了诸葛亮的俘虏?果断投降。作为先锋出生入死打南蛮。自己当前锋出生入死总算是有机会参与北伐,而且,任务是守街亭。守住街亭获封亭侯,结果任务是被派回成都去收税,我可是大汉历史上少有的专门收税的侯爷。制火药,印刷术,办义务教育,诸葛亮将历史的接力棒传给了他,他能否在这个新世界中打拼
梨大工
四合院:傻柱清醒了,拒绝带盒饭
四合院:傻柱清醒了,拒绝带盒饭
关于四合院:傻柱清醒了,拒绝带盒饭:穿成何大清同父异母的弟弟--何林清,四合院里头想要占便宜的众禽兽傻眼了!何林清刚踏入大院就发现,贾张氏在傻柱门口撒泼打滚要把傻柱送进去,要不然就得把房子让出来!三个大爷和四合院所有人都在冷眼旁观,何林清冷笑着反手狠狠教训了贾张氏……众禽兽这才发现何家杀出了个活阎王叔叔!
福宝宝
堪破三千世相
堪破三千世相
关于堪破三千世相:本书中的所有内容均属杜撰,不代表真实情况。本书是对人情世故的本质解析,揭示人际关系中更隐蔽的博弈维度。夫鸿蒙初辟,人伦肇始。往来成古今,交游化经纬。今有世道幽微处,潜龙隐鳞,白虎藏爪,非明镜无以照形,非灵枢何以度势。故作此篇,解构人间棋枰,勘破三千世相。是书凡六十卷,暗合甲子轮回之数。论市廛之交、庙堂之谋。析情伪之本,辨欲念之根。立九变之法,设六奇之策。昔太史公云:究天人之际,
湿水的石头
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
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
(前期刚写三国,有点小白,后面会变好)黎生开着自己的餐车突然出现在一条从未见过的土路上,还没反应过来就把一个背着老式背篓的少女创的飞了出去,背篓里面的草鞋都飞出八米,黎生正以为下半辈子要在铁窗后度过的时候,少女居然像没事人一样爬起来怒瞪着自己,然后到处找自己飞出去草鞋这时黎生这才知道自己穿越到了一个奇怪的三国世界刘备:黎生大人,请助我拯救这黎明苍生吧曹操:刘备的男人就是润啊吕布:布愿拜为义父,请
无双沼跃鱼
我在大明摸鱼的日子
我在大明摸鱼的日子
在老朱手下干活,本着摸鱼的心态,谁知实力不允许,这官越做越大。战战兢兢中,郑雄鼓起勇气上了奏章。“臣,乞骸骨老朱“哥屋恩
郑家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