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

第167章 战前议战(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最新章节。

刘禅瞪了他一眼,冷声道:“你懂个嘚,弓箭的射程跟突火枪能比吗?”

这批突火枪是刘禅的改良版,精度高射程远伤害高,跟后来的燧发枪高度相似。

“可弟兄们对它并不熟悉,精度比弓箭差了不少,再加上装填弹药繁琐,若敌人趁此间隙发起冲锋,对弟兄们是致命性的打击。”句扶皱眉道。

“精度差可以练,这个无妨,至于填弹药的步骤…”说到这里,刘禅指向前面的几个将士,喊道:“你们几个过来。”

兵士们走了过来,刘禅开始指挥:“你,将枪平举,瞄准木靶。”

“你,去他的后面蹲下,抓紧时间装填弹药。”刘禅指挥另一名兵士。

“你,检查枪支,没有问题后也准备填充弹药。”刘禅又命令第三名兵士做准备。

“站在第一排那个,开始放枪,打完后立刻跑到最后面,然后检查枪支弹药,第二排那个,你往前三步,瞄准靶心射击,第三排的跟上,蹲下装弹…”

简单的指挥后,兵士们放枪的效率果然提高了不少。

站在一旁的句扶恍然大悟,这种放枪的方式,能弥补装填弹药繁琐的短板。

“这叫三段式攻击法,按照这个法子操练,打出去的子弹可以做到无间隙发射,即便敌人发起冲锋,等他们冲到弟兄们面前时,弟兄们也已经打完五排枪了。”

“打完五排枪后,任何的阵形都会被击溃,到那时我军两翼的骑兵开始冲锋,火枪营的弟兄慢慢往后撤,相信敌人还来不及追击,我军骑兵就已经冲到他们的面前,将它们分割包围。”

闻言,句扶连连点头,听刘禅这么一解释,使用突火枪的威力的确比弓弩大的多。

“殿下,末将明白了,依此之法训练,我火枪营假以时日必能成为战场上的一大杀器,令敌人闻风丧胆。”句扶激动地说道。

刘禅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训练,先把精度练好。”

三段击的射击模式并非刘禅所创,而是出自明朝的将领沐英,后来在日本战国时期,织田信长的火枪队以三段击的方式,击败了武田胜赖的骑兵。

这也是热兵器与冷兵器的初次交锋。

热兵器的诞生有着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英国人用船坚利炮轰开了清朝的大门,那时的中国人亲眼看到了热兵器的可怕之处,几万手持冷兵器的兵士,硬是被几千手持火枪的外国人打的体无完肤。

近代战争对于中国来说,是一部屈辱史,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归结于清朝的贫穷落后和军事武器的差异。

……

……

行军十日,蜀军抵达长安。

刘禅并没有立刻发动进攻,而是先让将士们潜伏下来,随即派斥候探听长安城的虚实。

两个时辰后,斥候来报。

长安守将曹仁正调集军队,准备北上突袭马超,留任长安的是昔日的雁门郡太守郭缊之子,郭淮。

“郭淮么?”

望着近在咫尺的长安城,刘禅双眸微微眯起,郭淮此人他有所耳闻,也是当世不可多得的名将,历史上他随司马懿南征北战,立下赫赫功勋,不可小觑。

而且此人擅守,非急躁轻敌之人,与他对峙刘禅也颇为头疼。

随后刘禅召集将军们前来议事。

诸将到齐后,刘禅看了他们一眼,把军报置于他们面前,随即轻声道:“诸位都说说吧,我军已抵达长安城下,这仗该怎么打?”

“末将以为,应当直接发动强攻,趁长安守军空虚之时,一鼓作气攻破城池!”傅佥扯着嗓子喊道。

张嶷皱着眉头道:“殿下,长安城城高墙厚,我军又没有大型攻城器械,强攻怕是不妥……”

“怕什么,有火枪营和陌刀营在,保管杀人如砍瓜切菜!”傅佥扬声道。

张嶷冷冷地说道:“两千陌刀手而已,你狂上天了?敌人不是傻子,不会伸出脑袋任你砍,这是攻城战,三轮弩箭就能射穿你!”

“要不咱俩练练?看看我陌刀营是不是浪得虚名?”傅佥怒声道。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苏治只是一个普通的短视频制作者,直到有一天他点进了一个小网站。只要在该网站发布的视频,就能被平行世界里各个朝代的人物所看到。他不仅可以获得点赞奖励,还能得到大哥们的打赏。半信半疑的苏治,发出了自己精心制作的于是,皇帝们轰动了。秦始皇:朕灭六国,一统华夏!第一名,不为过吧?汉武帝:朕扫平匈奴,建汉家脊梁,前三名,应该有吧?李世民:朕文治武功,打得周围番邦磕头求饶,不是第一,也肯定是第二!朱元璋:咱
权照
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
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
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抗战+系统+争霸+反殖民+钢铁洪流)穿越抗战前线,身份溃败部队小兵,武器老套筒没子弹,面对天崩开局,张云峰本想拼掉一条小命,干掉一个鬼已不亏。什么?有系统?那不好意思,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几十人几十条枪,请叫我张排长!几百号人几百条枪,那我得是张营长!占据一地,拥兵数万,我就是张军长!雄踞数省,部将数十万,坦克大炮喀秋莎,那得叫我司令!驱逐外敌,反向殖民,大家谁
古城老巷
朱门风流
朱门风流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穿越千疮百孔的封建王朝,陆清河却只是个七岁小娃娃。父母双全,外加个呆萌小妹,可家徒四壁,穷困潦倒。读书,必须读书!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看我读他个太平盛世!
幸运的七号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关于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先救妈,后救爹,救完奶奶救爷爷!我本科院研究员,转世投胎好圣孙,洪武爱我胜珍宝,家人改命把我靠。我爱发明和创造,爷爷爱我让我搞!成立各种研究院,科技医疗类目全。酒精玻璃抗生素,医疗条件大跨前。红薯玉米种下田,百姓消饥展开颜。土地改革进行中,生产力大幅提升!大明有了炮和枪,藩王海外守边疆。世世代代镇他乡,十年百年成故乡!皇明有了蒸汽机,远洋战舰把敌欺!万国物产献神州,天下万
春风卷碧云
阿姐,我中举了!
阿姐,我中举了!
陈秀才苦读一辈子也没能中举,临死之前对大女儿嘱咐道:“一定要让你弟弟读书,让他考取功名,不然爹,死不瞑目!”长兄如父,长姐如母。陈招娣带着爹的遗愿,毅然决然放出了自己的条件,“想要迎娶自己,就必须要送小弟去读书。”村里其他人沉默不语的时候,逃难来的糙汉眼巴巴将陈招娣与陈及冠两姐弟带回了家,任劳任怨供养小舅子读书。多年以后,衙役敲锣打鼓,簇拥陈及冠来到村里。“阿姐,我中举了!”......意外落水
螳螂爱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