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之道法自然

第62章 阅后即焚(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天青之道法自然》最新章节。

上回书说到,那冰井司的周督职日夜兼程带来手诏一封。上书“令班师,赴阙奏事”。

宋粲见诏且是一个绝望,倒是心下埋怨了官家不容他些个时日。

却不知,这封“手诏”且是多少人的辛苦在里面。

周督职亦是一个苦口婆心,劝了一场,等来却是那宋粲一句:

“门公!且在容我些时日!”

那周督职见了宋粲如此,顿时以掌击桌,惋惜道:

“将军误我,岂非咱家不容你。”

说罢顿觉失态,便上前扯了宋粲将他拉到蒲团上按下,又放缓了语气,轻声道:

“将军可知青苗、市易?”

周督职这话,问得宋粲一愣。心道,你这老官惫懒!我便是来烧瓷的,怎的又牵扯上这“青苗”、“市易”来?想罢,便又疑惑的望那督职,道:

“何为青苗、市易?”

宋粲本就是个武将,自然不知这青苗、市易之法。

此法乃是神宗年间行的“常平新法”。其中便有“青苗法”和“市易法”。

说起这两法,乃是熙宁年间的“常平新法”,由制置三司条例司颁布施行。

此法推行本意为富国强兵,却动摇了旧党的根基。

这元佑党官徒多为仕族,或由乡绅资助科考之生员。而士绅在乡间拥有良田百顷,且有商贾在市。

而青苗法则是年岁青黄不接之时,由朝廷出国帑借款于百姓,使其度得年荒,待秋来仓谷盈实之时,百姓再将那借款本带还于朝廷。

而家族仕绅则是在年岁青黄不接之时,亦会以百姓之田地作为质押放贷于百姓度日。然,此贷本息看似不多,但是这利息算法亦是一个层出不穷,算下来饶是一个高的吓人。百姓不知,且在饥荒之时急需钱粮度日,于是乎便中了这利滚利的算计。既然是算计,这百姓在秋收之时自然是还不上本息。既然还不上,这百姓的土地麽,作为抵押物也就归了那士绅之手。

赚的百姓土地合法兼并之后,便再租于失地百姓而获利也。

然,“青苗法”则是由朝廷以国帑放贷,意在养民而不在得利。而元佑党之根本——仕绅们却反其道而行之,贷款或为利,或为百姓之田亩。这利率方面自然比朝廷要高出许多。

而这“市易法” 则是边境和重要城市设市易司或市易务,平价收购市上滞销的货物,并允许商贾贷款或赊货,按规定收取息金。

且在东京汴梁设置“市易务”。由朝廷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待到市场短缺时再行卖出。

这就限制了仕绅家族为背景的大商对市场的控制。此举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所以,这青苗、市易说白了,就是按了那富户夺钱,基本上是断了仕绅们的财路。

那位说了,这不是妨碍市场的行为麽?

对,很标准的政府干预市场。

不干预也没办法,高附加值的商品无所谓,如果是柴、米、油、盐这些个刚性的消费一旦形成市场垄断和控制,那就不是商品奇缺,物价奇高所能言之!且是能给你个饿殍遍野,浮尸千里!那是要死人的!

然,元佑党徒多有仕绅家族的背景。

自此新、旧两党便是水火不得两立。

元丰党指元佑党守旧误国,有伤国体。

元佑党则斥责新党变法与民争利,与儒家的道义相背,祸乱纲常不讲道德。

大家都知道,这儒家的道义和利益之间是一个根本的矛盾,且不可并存。

朝堂论辩竟有“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之憾世名言出之。

言外之意昭然若揭,藐皇权,视百姓之如草芥。

神宗无奈,于是乎,便重用元丰党施法改革,以图国强民富。并兴佛教暗以“长生”之法以期替代国帑之出,堵士大夫之悠悠之口。

然,神宗崩,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伊始便重启元佑党人。

此举致使士大夫集团做大,便开启了朝堂之上的党同伐异之举。

彼时“欺藐皇权”之势便是一个愈演愈烈。

高太后薨,哲宗亲政既伐之。

这场权、利的争夺,其中取舍对错自当别论,但其后果,却造就了北宋这皇权与朝廷之间令出多门,朝令夕改之始端。

然,此时那周督职提起这青苗、市易却是为何?

那宋粲却不知这现下朝堂之上已是烽烟再起,元丰、元佑两党相互攀咬,杀伐日胜。

然,这焦点却在这汝州天青贡上。

宋家本于这元丰、元佑两党素无瓜葛,宋父正平因厌倦这朝堂之上的党同伐异,而如同致仕。便是一个不闻不问,图,远离这朝堂知性相攻之地。

然,现下是自家儿子且被那朝上宵小牵扯其中。那正平且深知其中险恶,于是乎,便求了童贯,讨了官家的一封“令班师,赴阙奏事”手诏,以图彼强自保。

朝廷那帮人,官家自是信不过他去,便只能差了这冰井司前来调令宋粲,速离这是非之地。

说这皇帝也是做的窝囊,朝廷已无人可调用,圣旨且刷不出来一道,只能自家亲自写条子了,还得用了内侍瞒了朝廷的耳目送至这汝州之野。

话说,这朝廷不就是皇帝吗?

咦?这话说的。

自古,皇帝是皇帝,朝廷是朝廷。

朝廷乃皇朝中央统治机构,包含二府、六部、三司、三衙。

皇权强势,朝廷为皇帝所控。若皇权弱,则大家伙都能参与。

这个大家伙包括权臣擅权,内戚干政,宦官干政。

这“权臣藐视皇权”的事且是一个古来常有。

倒是宋太祖一早便做了铺垫,在宋,却没有什么权臣。

然,亦是一个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权、利的诱惑,且不是一般人能扛的住的。于是乎,你分权,我抱团。再者宋,便有了“士大夫”这个很独特的团体。

其强势之大,自真宗始,便是造就了一个“太后权处分军国事”的垂帘听政。

乃至皇帝人选也是听取士大夫所议定夺。也就是谁继承皇位,那皇帝说了不算,得大家伙商量着来。

自神宗朝,其势之大,便可分解皇室宗族。

到得哲宗朝时更甚,以主少国疑为由推举那“女中尧舜”的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使得皇权孱弱再下一城。

且那史书皆为士大夫集团所撰写,稍有不如意便口诛笔伐,刀笔毁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现代医学博士谢宁,一朝猝死,再睁眼成了古代乡村打爹骂娘、卖媳妇的人渣混蛋。上辈子活活累死的他,本想搂着老天派发的美貌妻子懒懒躺平,可妻子和村民的期望,让他被迫努力,他提高粮食产量,广济良方,就连科举也是一骑绝尘。不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科举状元?谢宁这个现代医学博士根本不怕。一口气考他个大宴朝第一个六元!被皇帝、太子捧为眼珠子之后,谢宁发现庙堂之高,朽木为官,殿壁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形之辈,凶
霸气侧漏漏你一脸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关于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洛尘穿越古代平行世界,成为科举考场上抓耳挠腮的穷书生。离金榜题名只差最后一篇治国策论,可他连毛笔都不会用。好在穿越时绑定历史推演器,在虚拟推演中可以练习文章,锻炼技能,只要辅助皇女登基,就能将练习的才能带回现实。本想着随便选个最有优势的皇女速通游戏,却误打误撞选中政治头脑为零的秦王李瑾瑜。与此同时。得到天道推演能力的秦王李瑾瑜好奇之下开始未来推演,却发现自己的父皇将
灰色的灰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关于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先救妈,后救爹,救完奶奶救爷爷!我本科院研究员,转世投胎好圣孙,洪武爱我胜珍宝,家人改命把我靠。我爱发明和创造,爷爷爱我让我搞!成立各种研究院,科技医疗类目全。酒精玻璃抗生素,医疗条件大跨前。红薯玉米种下田,百姓消饥展开颜。土地改革进行中,生产力大幅提升!大明有了炮和枪,藩王海外守边疆。世世代代镇他乡,十年百年成故乡!皇明有了蒸汽机,远洋战舰把敌欺!万国物产献神州,天下万
春风卷碧云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苏氏的传承:平行世界,一个后世的理工男苏砚穿越到秦末乱世助刘邦建汉,于是一个千年家族开始诞生。自此云梧苏氏穿行于史册夹缝——这场横亘两千年的文明暗战,终要在蒸汽轮机与燧发枪的轰鸣中,迎来最后一次淬火。
晨曦行者